美文网首页
从孤星到明星,他是北宋璀璨众星中最亮的一颗星

从孤星到明星,他是北宋璀璨众星中最亮的一颗星

作者: 给丘吉尔做饭 | 来源:发表于2024-06-16 00:01 被阅读0次

    原创

    这个标题显得很大,其实我只是想说刚读完的一本书《苏轼的朋友圈》。

    之前读完51万字的《孤星之旅:苏东坡传》,以为已经是关于苏轼的书中颗粒度最小的一本,因为它基本是按时间顺序,根据苏轼诗文和旁人笔记,以天为单位沉浸式地记录苏轼的生活,包括当日天气,传主心情等,有些篇章会让人产生与苏轼狭路相逢的感觉。

    而且作者以自己曾任文化记者的素养,在书中醅了很多高清图片,或者是苏轼自己的书画,更多是当时画家的作品,似乎是选用了那个时代的“老照片”,对理解时代氛围和人物、生活细节等,都增加了可触摸的质感。

    而这本37万字的《苏轼的朋友圈》,名字取得这么接地气,一开始我不觉得它能给我更多史料上的信息,仅仅因为出版社是“岳麓书社”,以及在豆瓣上有一个比较高的分数,让我相信它的品质。

    但是它似乎是拿了一个放大镜,在《孤星之旅》致密的文字之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时间缝隙里,找到了更多人物和故事。

    这或许与它从“朋友圈”的角度来写,因此有更多机会把镜头对准苏轼的朋友们,而它的体例也允许述评,更增添了从作品维度来分析传主的思想发展脉络。

    述评方面,之前我介绍过书中说苏轼在黄州写《赤壁赋》之后的豁然开朗,而这个豁然,是苏轼的一小步,也是中国文学的一大步。“至此之后,中国文学依然会写到痛苦,但不仅仅写痛苦,甚至痛苦已经不是主旋律了。此后诗人们更关注对生命价值的看法、对生命质量的体验,而不再是‘泣不成声’。”

    在人物故事的颗粒度上,随便举一个例子就可感受。

    苏轼兄弟参加制科考试的主考官是欧阳修,当阅卷老师梅尧臣把苏轼的卷子推荐给欧阳修的时候,还闹了个乌龙,欧以为这么好的文章必定是自己的弟子曾巩写的,出于避嫌给了个第二。爱才心切的欧阳修自认识苏轼之后,发出要放他出一头地的赞叹。后来两兄弟与欧阳修的关系一直很好,爱开玩笑的苏轼甚至会当面怼老师。

    话说熙宁四年(1071年)九月,苏轼兄弟去颍州看望刚刚过完六十五岁生日的欧阳修,师徒相见欢,气氛非常好,苏轼写诗,把老师比作芙蓉、晚菊,为他插花起舞,祝他长命百岁。

    师徒无话不谈,欧阳修说:中医的医等同于于“意”,比如,一个人乘船受到惊吓得了病,医生从舵工汗水浸渍过的舵把上刮下粉末作为药引,佐以丹砂、茯神,病人吃了就能痊愈。结论是:“医以意用药多此比。初似儿戏,然或有验,殆未易致诘也。”让苏轼不要怀疑。

    苏轼却不相信这一套。尤其是从字形或读音来牵强比附,他总会当场反驳。他对王安石说的“波者水之皮”就讽刺到位:“那么滑者水之骨喽?”王安石还是他阁试(比制科考试高一级的考试)的覆考官呢,这个过关后就是参加皇帝主持的殿试策论了。他们做了同事之后,苏轼总是跟王安石聊不到一起,所以王安石虽然看重他的才华,却觉得要搞变法,这小子实在是过于碍手碍脚。

    说回他怎么跟欧阳修抬杠的。他说:按照这个逻辑,把笔墨烧成灰给那些正在学习的人喝,脑子就不昏惰了?喝伯夷的洗手水,能够治贪心?吃比干的剩菜剩饭,能够治奸佞?舔樊哙的盾牌,能够治怯懦?闻西施的耳环,能够治各种恶疾?

    欧阳修竟无言以对,只有哈哈大笑。

    《苏轼的朋友圈》倒不是专讲段子的,只是用老师、朋友、亲人等不同关系的人物来形成结构,同时在关系中再现苏轼的人生。

    在欧阳修这个段落的结尾,书中是这样写的:

    钱钟书的父亲钱基博认为:“苏轼之于欧阳修,犹欧阳修之于晏殊,皆由门下开拓,不拘师法。而欧之境,去晏未远;苏之笔,视欧益豪。”

    继承和发展,是最好的纪念。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从孤星到明星,他是北宋璀璨众星中最亮的一颗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jzaq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