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临时接到通知,说融媒体中心下午要来采访,C校转达时只是大概说了一下内容。想着总归以采访他为主吧,我也不用准备什么,也没放在心上。
![](https://img.haomeiwen.com/i4301270/d04ce466630d5bc9.jpg)
下午上完课,刚回到办公室,C校说他们来了,要不让他们直接采访你吧。我真是晕了,一点准备都没有,怎么采访,再说主题内容我都没完全搞清楚。
硬着头皮下楼,看到媒体中心的两位朋友扛着摄像机已经摆开了架势。其中一位是我们文学社的文友,算是老朋友了。记得他以前在广播电台工作,现在广播电台、电视台、报社合并在一起,成立融媒体中心。
前一段时间,我们当地一位残疾人成功创业的故事在社会引起了强烈反响。融媒体中心就趁热打铁,从关爱残疾人的角度,做一条综合新闻。他们分别采访了残疾人艺术团、某街道的残疾人之家,还有我们学校,体现社会对残疾人的关爱。
我们学校采访的内容是如何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和自强不息的精神。这种问题其实信手拈来,不用刻意准备,就把平时的做法、开展的活动谈一谈就可以。
但是什么媒体上用,还是有区别的。如果是直接报纸用,由记者写成文章,那我可以放松地随便讲,到时记者会帮忙梳理重点。这种,我自己也经常去采访别人,有经验。如果是电视台直接播放,那我语言得好好组织,不但要字正腔圆,说得流利,还要注意仪态。
所以,采访前,我直接问,新闻是哪里用。赵老师说广播电台、电视台、纸媒同时播放、刊登。同时播放刊登,这可有点紧张,怎么办。也容不得我做思考,镜头已经对过来了,算了,不管了,随便讲讲吧。
采访完,我说没有准备,语言组织得不够好。想说再来一遍,可是有点不好意思。赵老师说,已经很好啦,出口成章,很厉害啦!
那就马马虎虎吧,反正我是不太满意的。想想上次录制十分钟的微课,我都录了无数遍,容不得中间半点停顿和疙瘩。这回倒好,要上电视台,在全区人民群众面前露脸,竟然毫无准备,实在不是我的风格。早知道么,不但得精心准备稿子,认真练习,还得好好打扮一番呢。
不过想想也无所谓啦,不用过分在意这些,反正地方新闻也没几个人去看的。
今天晚上六点半,吃过晚饭丢了饭碗,准时守在电视机前看地方新闻。过了十来分钟,终于播到了有我镜头的那一条,截取了中间的一部分,语言、仪态什么的都还好,就是这个脸真大啊,胖得自己不敢认。电视机是宽屏的,一般上镜都是比本人要胖一点的。可以想象,我们电视上看到的明星身材那么好,现实生活中得有多瘦。
想想当个明星真累,什么都不能吃,错过了很多美食。像我这种对美食毫无抵抗力的人 ,胖也是情理之中。就这样吧,坦然接受那个越来越胖,越来越老的自己。阅历、年龄、皱纹,从某种意义来说,也是一种资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