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被伤害与侮辱的人们》读后杂谈

《被伤害与侮辱的人们》读后杂谈

作者: 飞鸟未来 | 来源:发表于2022-01-25 13:17 被阅读0次

做个穷人吧,涅莉,等我死了,谁的话你也别听。不要去找任何人;就一个人过穷日子吧,要找活干,没有活干,就去讨饭,可别去找他们

在《被伤害与侮辱的人们》中,涅莉的母亲是个很重要的人物。

她没有在故事中直接登场,只在其他人物的叙述中“被描述”。通过她,我们可以看见整个故事的思想核心,可以窥见“陀思妥耶夫斯基式受苦价值观”的一角。

毫无疑问,她对故事反派瓦尔科夫斯基公爵怀有不共戴天的仇恨。但那不是通常意义下的仇恨。如果说她只是希望公爵倒霉、不得好过,她是做得到的,她想办法宣布自己与公爵是合法夫妻就可以。整个故事中,她是唯一的一个能对公爵构成威胁的人,能对公爵达成“复仇”的人。但她不会那么做。那是“体面人”、“文化人”、“社会人”的复仇。瓦尼亚可能会那样做,伊赫缅涅夫可能会那样做,马斯洛鲍耶夫可能会那样做,但她不会。一个人的“仇恨”如果只是想正义和公平得到伸张,只是想自己获得“应得”的东西,那就只是“不甘”,如果只是想对方不得好过,只是想坏人有恶报,那就只是“怨恨”。她不一样,她蔑视仇敌们的一切:财富、观念、幸福……她不屑“用他们的方式”获得正义,不屑“用他们的手段”让恶人难受,不屑“用他们的观点”让自己幸福。她要受苦,她必须受苦,她要一辈子是穷人,她要让自己在贫寒交迫中受难受死,她不能让自己富有,不能让自己风光,她不能让自己变得“体面”……她不能接受自己变得和他们一样幸福

她的自尊如此强大。

但是人,是会变的。贫穷和侮辱会逐渐摧毁、改变一个人的本质。她怕。她很害怕终有一天自己也会变,会被生活与命运所打败。尤其是,她有个女儿,总有一天,自己会因为无法承受眼睁睁看着女儿受苦受饿受死而放弃自尊低头求人(事实上,后来她确实试过“低头”、想过“请求”公爵抚养他们的女儿涅莉)。所以在她还力所能及的时候,她为自己斩绝了“恢复体面”的手段——她销毁了和公爵的婚姻证明文件。事实证明,这是有效的,后来直到惨死,她都没有恢复体面生活。她成功让自己成为了和他们不一样的人

通过拒绝幸福与正义,她成为了胜利者。

可惜的是,她的女儿涅莉完全理解她的想法,并跟随着她走上了同一条路、走向同一个结局。——而涅莉,本来应该是可以获得幸福的啊!她那自私而强大的自尊,摧毁了女儿的一生。

站在瓦尼亚(故事主角,也是小说的“叙事者”)的角度,可能很难理解吧。

相关文章

  • 《被伤害与侮辱的人们》读后杂谈

    做个穷人吧,涅莉,等我死了,谁的话你也别听。不要去找任何人;就一个人过穷日子吧,要找活干,没有活干,就去讨饭,可别...

  • 「读书」被伤害与侮辱的人们

    始于清晨,止于深夜。 掩卷,还来不及深思,就想急急切切的写下些什么。弗洛伊德说过,假如人生活在一种无力改变的痛苦之...

  • 被侮辱与被伤害的

    《十二公民》是我看过本地化翻拍最成功的电影。《十二怒汉》是部令人震撼的电影,一个房间,十二个人,仅靠对话撑起全场,...

  • 令人无法喘息——《被伤害与侮辱的人们》

    中午十二点钟左右,我不能描述我是怀着怎样的心情读完的这部小说的。因为《卡拉马佐夫兄弟》的上部,我成为陀思妥耶夫斯基...

  • 被伤害的与被侮辱的

    直到今天,我依然记得我被嘲笑的那节课,极其漫长、难熬,汗珠沿着额头往下滚,我急切的等着下课铃声响起,同学们...

  • 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人

    书的名为“被伤害和侮辱的人们”,但是,究竟是谁才是真正被伤害和侮辱的呢?娜达莎是,她的父母是,斯米特的女儿也是,但...

  • 谈情说爱,谈伤害——《被伤害与侮辱的人们》

    有一点我想不通,既然你这么说他,你怎么还能爱他呢?你不敬重他,甚至信不过他的感情,却毅然决然地随他而去,不惜为了他...

  • 半勺书言|读,被伤害与侮辱的人们

    很长时间以来,习惯性地会同时翻阅两三本书,相互交叉着翻看,但翻读到此书时,却意外地将这习惯搁置一边,只是日日夜夜地...

  • 2019-12-25

    被伤害与侮辱的人们 陀思妥耶夫斯基 大概情节:多年以前贪婪的公爵勾引了一个富商之女,占有了富商的全部财产之后抛弃了...

  • 解读名著|唉,这难缠的人性——《被伤害与侮辱的人们》读后感

    “人,千万别和人性作斗争!”这是我的人生导师郭德纲先生说过的经典名言之一。 一个人,最坏究竟能坏到怎样的程度?这个...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被伤害与侮辱的人们》读后杂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kewh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