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五百年来王阳明》有感

读《五百年来王阳明》有感

作者: 刘进_4044 | 来源:发表于2018-08-18 09:36 被阅读0次

     王守仁(1472-1529),汉族,幼名云,字伯安,号阳明。儒家“心学”集大成者,是中国明朝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军事家,为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全能大儒,与孔子、孟子、朱子并称为孔、孟、朱、王,死后被封“先儒”,奉祀孔庙东庑第58位。

      作为阳明先生的崇拜者、阳明心学爱好者,我总是有股莫可名状的冲动,很想谈谈自己对阳明心学的一些看法,阳明先生通过自身的努力最终实现了自己十一岁时的理想,成为我国历史上真正“三不朽”的圣人。中国传统士人之三不朽者 —— 立德、立功、立言。据说,历史上能做到这“三不朽”的只有两个半人:一个是孔子,另一个是王阳明,曾国藩只做到了半个“三不朽”。

    王阳明做到了立德、立功、立言,被誉为“真三不朽者”。他非但精通儒、释、道三家之学说,而且上马能战,下马能文,曾官至明代南京政府的兵部尚书,是一位中国历史上难得的全能大儒。 

    梁启超称赞阳明为“阳明先生,百世之师”,并表示王阳明“是一个豪杰之士”,是因为他在程朱理学笼罩一统天下,以极大的勇气,挺身而出,用“心即理”的学说之与抗衡,以“知行合一”理论戳穿了那些道貌岸然的理学家。著名的“阳明格竹”正是阳明先生在年少求知阶段通过实践验证当时被奉为真理的“格物致知”理论,结果阳明格竹以失败告终,最终阳明先生只能另辟蹊径,这也是阳明先生在追求成为“三不朽”圣人之路的一道坎。

    智慧和成就来自于历史积累的总和,现在我们认识到的王阳明,是整个历史量变过程中一次质变的火花, 阳明心学的精髓在于“心即理”、“知行合一”和“致良知”。他认为“天理”就在每一个人的心中,要求人们“知行合一”,通过提高自己内心的修养和知识水平,去除自己的私欲与杂念,从而达到社会的和谐运行,即所谓的“致良知”;教化人们,应将道德伦理融入到人们的日常行为中去,以良知代替私欲,就可以破除“心中贼”。                                                                         

相关文章

  • 读《五百年来王阳明》有感

    王守仁(1472-1529),汉族,幼名云,字伯安,号阳明。儒家“心学”集大成者,是中国明朝著名的思想家、哲学...

  • 《五百年来王阳明》有感

    王阳明(1472—1529),名守仁,字伯安,世称阳明先生,宁波余姚人,我国古代著名哲学家、政治家、教育家和...

  • 《五百年来王阳明》有感

    心学,对我来说一直是神一般的存在,多次尝试去了解、学习、掌握,最后都是无疾而终。本周因为参与一项工作,读书的...

  • 听《五百年来王阳明》有感

    “十一”国庆小长假,举国欢庆,普天同乐! 打开喜马拉雅,听到南京大学郦波教授讲授《五百年来王阳明》,安心聆听,收获...

  • 听《五百年来王阳明》有感

    最近在听南京师范大学郦波教授讲的音频课程《五百年来王阳明》,共有26个章节,我目前听到第13章节,却早已被阳明老师...

  • 读《五百年来王阳明》(四)

    读完书时又回头看了一眼封面,发现真的如封面文字所说的:这是一本让人忍不住流泪的书,是学习心学的入门书。这几天反...

  • 读《五百年来王阳明》(二)

    ——“黔中之有书院,自龙冈始;龙冈之有书院,自阳明先生始”(《贵阳阳明祠阳明洞碑刻拓片集》) 先了建龙岗书院,又王...

  • 读《五百年来王阳明》(三)

    ——阳明心学所说的这个良知,典出孟子。孟子说:“不学而能为之良能,不虑而知为之良知。” 就是说,知天理、知人间大道...

  • 王阳明简介

    到新华书店,偶然看到一本书——《五百年来王阳明》,随手翻看,不仅大吃一惊。王阳明,中国五百年来第一人,数千...

  • 2022-12-24

    湖北中心《五百年来王阳明》共读分享 【地域】黄石阳新 【日期】2022年12月24日 【姓名】黄蕾 【章节】第二十...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五百年来王阳明》有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kgxi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