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图解《山海经》||山经之中山二经

图解《山海经》||山经之中山二经

作者: 山东宇哥 | 来源:发表于2023-06-03 14:44 被阅读0次

《中次二经》记载了从辉诸山到蔓渠山共计九座山的位置及物产。它们大致位于今河南境内。经中记载了各种让人难忘的奇兽。如:四翅能预测大旱的鸣蛇,豹身鸟翅能预测大水的化蛇,人面虎身的马腹兽。

中次二经济山之首,曰辉诸之山,其上多桑,其兽多闾麋,其鸟多鹖he。

中次二经中济山山系的第一座山,名叫辉诸山,山上长着许多桑树,山中的野兽多为闾和麋鹿,鸟类多为鹖鸟。鹖鸟长得像鸡,却比鸡要大,虽然样貌平平,但却很有个性,是一种非常好斗的禽鸟。

辉诸山
《诗经》记载,鹖鸟性感与斗,死犹不置,是不知死也。《玉篇》也记载它“斗死而止”。鹖应该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褐马鸡。褐马鸡性情暴躁善斗,领地意识极强,是中国特有的一种禽鸟,主要分布在华北地区。数量极少,是国家一级保护禽鸟。它也是山西省的省鸟。因为这种鸟非常勇猛,所以古人会将它的羽毛插在头上,来激励将士的斗志。后来发明了一种专门给将士戴的帽子,名字叫做鹖冠。纹镜上有个骑马的武士,武士头上戴的就是鹖冠。三国演义里人物的帽子也是鹖冠,不过由于鹖鸟是国家保护动物,他头上羽毛用的是白色的鸽子毛。到了近代,褐马鸡的羽毛依然是昂贵的装饰品。
褐马鸡
战国错金银狩猎纹镜
三国演义剧照

又西南二百里,曰发视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砥砺。即鱼之水出焉,而西流注于伊水。

再往西南二百里有座山,名叫发视山。山上有很多金和玉,山下有很多磨刀石。即鱼水发源于此山,向西流入伊河。


发视山

又西三百里,曰豪山,其上多金玉而无草木。

再往西三百里有座山,名叫豪山,山上有很多金和玉,不长花草。


豪山

又西三百里,曰鲜山,多金玉,无草木。鲜水出焉,而北流注于伊水。其中多鸣蛇,其状如蛇而四翼,其音如磬,见则其邑大旱。

再往西三百里有座山,名叫鲜山。山上有很多金和玉,不长草木。鲜水发源于此山,向北流入伊河。水中有许多鸣蛇,它的形状似蛇,但长着四只翅膀,发出的声音与敲磬时发出的声音相似。它出现在哪个地方,哪个地方就会发生旱灾。


鲜山

又西三百里,曰阳山,多石,无草木。阳水出焉,而北流注于伊水。其中多化蛇,其状如人面而豺身,鸟翼而蛇行,其音如叱呼,见则其邑大水。

再往西三百里有座山,名叫阳山,山中有许多石头,不长草木。阳水发源于此山,向北流入伊河。水中有许多化蛇,长着人一样的脸,豺一样的身子,鸟一样的翅膀,像蛇一般爬行游动,发出的声音像人在大声呵斥,它出现在哪个地方,哪个地方就会发生大水灾。


阳山

又西二百里,曰昆吾之山,其上多赤铜。有兽焉,其状如彘而有角,其音如号,名曰蠪蚳,食之不眯。
再往西二百里有座山,名叫昆吾山,山上有许多赤铜。山里有一种兽,形状与猪相似,头上长着角,发出的声音像是人的号哭声,这种兽名叫蠪蚳,吃了它的肉就不会梦魇。

昆吾山
传说越王勾践也取了昆吾山上的铜制造了八把剑,第一把叫揜日剑,第二把叫断水剑,第三把转魄剑,第四把悬翦剑,第五把惊鲵剑,第六吧灭魂剑,第七把却邪剑,第八把真刚剑。

有人觉得这不过是个传说,但是1965年12月,在江陵土墓中出土了一把宝剑,震惊世人。这把宝剑历经千年,出土时依然寒光四射,锋利无比。宝剑上用鸟虫文刻着八个字:越王勾践,自作用剑。传说虽然有夸张的成分,还是有所依据的。***


周穆王的昆吾剑
揜日剑
第二把 断水剑
第三把 转魄剑
第四把 悬翦剑
第五把 惊鲵剑
第六把 灭魂剑
第七把 却邪剑
第八把 真刚剑 越王八剑 江陵土墓中出土的宝剑

又西百二十里,曰葌jian山。葌水出焉,而北流注于伊水。其上多金玉,其下多青、雄黄。有木焉,其状如棠而赤叶,名曰芒草,可以毒鱼。

再向西一百二十里有座山,名叫葌山。葌水发源于此山,向北流入伊河,山上有许多金和玉,山下有许多石青和雄黄。山中长着一种树,它形状似棠树,长着红色的叶子,名叫芒草,它可以毒杀鱼。


葌山

又西一百五十里,曰独苏之山,无草木而多水。

再往西一百五十里有座山,名叫独苏山。山中不长草木,有很多水。


独苏山

又西二百里,曰蔓渠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竹箭。伊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洛。有兽焉,其名曰马腹,其状如人面虎身,其音如婴儿,是食人。

再往西二百里有座山,名叫蔓渠山,山上有很多金和玉,山下生长着许多小竹。伊河发源于此,向东流入洛水。山中有一种兽,名叫马腹,这种兽长着人面虎身,发出的声音与婴儿啼哭声相似,能吃人。


蔓渠山

凡济山经之首,自辉诸之山至于蔓渠之山,凡九山,一千六百七十里。其神皆人面而鸟身。祠用毛,用一吉玉,投而不糈。

总计济山山系中的山,自首座山辉诸山起到蔓渠山止,共有九座山,距离为一千六百七十里。每座山的山神的形状都是人面鸟身。祭祀这些山神时都要用带毛的动物,并且用一块彩色的玉,把它投入山中,不用精米。


中山二经

相关文章

  • 《山海经》异兽夫诸

    今天介绍山海经异兽夫诸。 《山海经·中山经》记载:“中次三经萯山之首,曰敖岸之山,其阳多㻬琈之玉,其阴多赭、黄金。...

  • 《山海经》

    《山海经》分为山经和海经。其中山经五卷,海经十三卷。 山经分为南山经、西山经、北山经、东山经和中山经,共5卷。 海...

  • 荀草

    或叫苞草,山海经中的草,菅似茅,方茎,黄花,赤色果,服之可以美容颜。 《山海经》 中山经 青要之山...有草焉,其...

  • 山海经|山经|中山经二

    中次二经济山之首,曰煇诸之山,其上多桑,其兽多闾(lǘ) 麋,其鸟多鹖(hé)。 译:中央第二列山系:济山山系之首...

  • 山海经

    《山海经》包括《山经》和《海经》两大部分。山经分东南西北中山经,海经分海内经,海外经,大荒经

  • 山海经之济山、煇诸之山

    读山海经解上古之迷六百九十一:济山、煇诸之山 作者:大禹昆仑 日期:2019年6月6日 中山经中次二经中记载了一座...

  • 山海经•第二卷(10~16)中山首经

    (10)又东百二十里,曰吴林之山,其中多葌草。 (十)《山海经》中山首经~吴林之山 ①其中多葌草。 ②无木。 ③无...

  • 逸之录

    敖岸之山,有兽焉,其状如白露而四角,名曰夫诸,见则其邑大水。 ——『山海经·中山经』

  • 山海经之䴦

    读山海经解上古之谜三百五十九:䴦 作者:大禹昆仑 山海经中山经中次四经中记载了一种动物: 西五十里曰扶猪之山,其上...

  • 山海经之芑

    读山海经解上古之谜四百零九:芑 作者:大禹昆仑 山海经中山经中次十二经中记载了一种植物: 又东二百三十里曰荣余之山...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图解《山海经》||山经之中山二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khve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