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在何方?(二)

作者: 抱璞曲谨 | 来源:发表于2023-12-08 21:32 被阅读0次

还有当兵提干的,就基本不回村里来了,剥玉米皮会剥到半夜,到了最后眼皮打架打得厉害,甚至会直接倒下去睡着了,爸爸妈妈最后背回家……

还有马棚,其实我对于马棚的记忆也并不太深刻。因为我们这里是1985年底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而在此之前的两年,就划分互助组——《咱们的牛百岁》就是反映互助组时期的事情。

在互助组时期,牛马就分开了,分配给各个互助组。再后来就分到各家各户,马棚就名存实亡。我曾去这里玩耍——马棚占地有十几亩,在这里面还有生产队时期的猪圈,在周围几个村里面,我们村在生产队时期养的牛马骡子驴特别多。

别看我们村只有五六十户,可马拉的大车有四五辆,马拉的大车可以拉脚赚钱,车把式也是令人羡慕的职业。

大车一般由三匹马驾辕,马匹毛稍亮堂,马头上还有装饰,威风凛凛的。拉脚一般都是拉沙,这需要村里有河流,我们村来的早,河流站得长,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村里人不需要拉沙,随便推,可有的村没有河,或是沙质不好,只能买我们村的沙,我们村因此马车多。

牛也特别多,农忙时有些周边的村雇我们的牛,所以我们村的人牛把式也多——田垄笔直笔直的那种,包括地头都没有一点点儿含糊,可分光后,好长一段时间马棚闲置。

再后来,马棚被扒得成为光板,也建了房子。即使是闲置那些年,小孩子也不敢去——空房子太多,显得阴森森的。

所以,我们村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左右,麦收的时候劳动强度就不太大——两台十二马力的拖拉机天天“突突……”忙碌个不停。麦子一片片的倒下来。

人们在麦田里面捆麦子推麦子,运到场屋那里大麦子,我们小孩子紧跟在后面到大人们收完的地里捡麦穗——“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这两句话的的确确在我身上发生过。

麦收结束,这些拖拉机也放在马棚旁边的机器屋里。小孩子天天来这里玩——机器屋没有门,南面的墙只有三个承重的柱子。

三辆车并排放在一起,小孩子可以爬上来,坐在座位上掂着屁股,手转悠着方向盘,嘴里模仿者拖拉机“突突……”

相关文章

  • 1梦在何方——《根鸟》读后感

    曹文轩的《根鸟》是2023年读完的第三本书,倒不是读书真的细了深了或慢了,而是读书时间少了,玩手机时间太多了。 这...

  • 野鹿的根长在何方

    二月二,龙抬头。 小时候,每到这一天,妈妈都会带着我去城中心的水上花园。现在我已经二十二,依然记得那时自己无忧无虑...

  • 在何方

    有个四川的学姐搬进来了,四人寝也终于被填满。在她来之前的一周我们就得知了关于她的一些消息,导员和我们说,这个...

  • 在何方

    原来他一直是对的,只是我不理解; 他曾经感慨--人在哪里,家就在哪里。 曾经我潇洒的翻页,如今经历四次家的更改,我...

  • 在何方

    岁月可漫长,才有沧海桑田; 生命只期短,但求人在旅途!

  • 在何方

    夜色降临,大地被蒙上一层面纱 还未回家的小鸟,似乎迷了路 在空中盘旋许久,却不见归巢在哪 夜色,越来越沉,街头行人...

  • 在何方

    我在这里等你。

  • 在何方?

    回首往事,曾经或许错过了一些爱情,导致现在依然单身,依旧要面对家人,邻居们的关心。开始变得越来越越茫然,越来越不知...

  • 在何方

    夏末的午后,小鸟只扑闪了几下翅膀就躲进树下阴影里。广场上的喷泉仍在永恒流淌,直到又一个夏天结束。这是一个王冠样式的...

  • 在何方

    《在何方》 宝竹园 广场的木仓 开启更加野蛮与疯狂…… 一部分人 认清了它的底色 一部分人 从此跪倒在怪兽脚下捧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根在何方?(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khyg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