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02态度:限制是伪造的爱

02态度:限制是伪造的爱

作者: 郭霁凡心爱至简胎婴幼教 | 来源:发表于2020-10-22 13:09 被阅读0次

限制是伪造的爱

限制是伪造的爱父母可以不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但要避免用自以为是的“正确道理”去限制孩子。若真心为孩子好,爱比教育重要一万倍。

有的父母不能放任孩子吃糖、看电视,担心吃糖坏牙齿,甚至导致肥胖、糖尿病;电视的参与性不强,看多了不但容易近视,还降低孩子的智商。

我想说,父母真的不必这么操心忧虑。孩子吃糖,吃到血液含糖量平衡了,干吗还要继续吃?吃到心脏负担加重,肯定会不舒服啊!看电视看得眼睛累了,自然会去做别的,这不需要任何人教育,因为没人愿意跟自己的身体过不去,怎么难受怎么来。如果人类这个物种进化到今天,还要靠限制才不至于把自己搞坏,那么这个物种早该灭亡了。

我的一位朋友极度焦虑自己的孩子会近视,严格限制孩子看电视的时间。他还研究医学资料,发现近视跟吃糖也有很大关系,于是每天都要跟孩子强调糖果对视力的危害。结果稍不留意,孩子就会偷糖吃,逮到机会就要看电视。他花费了很多精力看管孩子,在每天“吃糖等于近视,看电视等于近视”的负面催眠下,他的孩子果然高度近视。

后来,我劝说他彻底放弃对孩子的限制,孩子果然疯狂地看电视,而且是饥不择食地什么节目都看。他强忍着不发作,陪孩子看到凌晨。这样一星期之后,孩子开始有选择了,只看一些制作精良的节目,连爸爸都觉得确实挺好看,父子俩还能一起探讨节目内容。一个月后,孩子主动跟爸爸说:“电视其实挺没意思的,就××节目还不错,我们每天看两集吧。”糖果也是如此,因为供应充足,孩子对吃糖的兴趣越来越小,最后只吃少量的高品质糖果。

我小的时候,父母不懂健康科学,只有简单的一条:你爱吃啥就吃啥,想吃多少就吃多少。他们抱我到商店里,我指什么他们买什么。那时候,很多小朋友都爱吃起士林巧克力,算是当时一种比较奢侈的零食了,可我只尝了一口就不再吃了,跟爸妈说里面有种奇怪的味道,而德芙巧克力没有奇怪的味道,于是我说:“以后就吃这种。”后来才明白,奇怪的味道其实是代可可脂——含有大量饱和脂肪酸,号称“健康杀手”。各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的零食,我一吃便知。

别的小朋友喜欢甜食,经常偷糖吃,我却跟爸妈说:“甜的吃多了会累”,只吃一两块,大人再塞给我也不要,我宁愿吃水果,因为“那里面的甜味不会有负担”。看电视也是一样,毫无限制,所以我会挑真正觉得有意思的节目。

孩子越小,身体与天地相连,智慧越高。如果观察婴儿,他们的一些奇怪动作其实是在给自己调节气血运行。只要保证环境安全舒适,父母不要轻易纠正婴儿的一些动作姿势。

尽管人的病症跟不良生活习惯相关,但心理因素对病症也有影响,只是因为先天的基因条件、不良习惯和心理因素交互作用,很难量化分析。在我的咨询案例中,有大量的案例证明,至少心理因素和病症之间存在高相关度联系。比如父母长期争吵,或者一些被大人共同掩盖的羞耻事实、俄狄浦斯冲突等孩子不愿意参与和不想看到的事,跟孩子的一些病症,比如视力衰弱等体现较强相关;长期处于惊恐状态,跟孩子的牙齿或其他部分的病症有相关性。我深深感到,有时候大家认为毋庸置疑的说法,并不一定就是正确的,这个世界远比我们想象的更微妙。

为什么一些人会在无限制的情况下把自己的身体搞坏,比如酒精成瘾、药物依赖,甚至吸毒?有的孩子真的会整天捧着iPad,智力发育低于同龄人。每个顽固的坏习惯背后,都是匮乏爱的痛苦呐喊。如果内心的某个空洞长期得不到爱的填补,就只能往里面塞酒精、药物、电视、网游、滥性等,但永远也填不满。

孩子的恶习若已经养成,切忌强行戒断,否则一定会有更可怕的后果。我在治疗中发现,守着电视其实是无助的孩子拯救自己的方式——现实中没有爱,孩子只能靠幻想来安慰自己,而电视提供了幻想空间。因早恋而退学自残的少女,当深入她的内心时,她内心的声音居然是:如果不是因为那个男孩还在乎我,我早就自杀了。

每个人成为自己现在的样子都有很深的原因。我们可以不理解,但要对现状有一些尊重,避免妄自尊大,用自以为是的“正确道理”去改变他人。若真心为孩子好,爱比教育重要一万倍。

这篇文章在网上发表后引起了很大争论。一些父母坚信,不喂饭孩子就会把自己饿坏,不限制吃东西孩子就会把自己撑坏。但是也有一些勇敢的父母,对孩子彻底放开限制,下面就是他们给我的反馈。放下受罪的较劲,办法总比困难多。只要有爱,我们总是能创造性地走出困境。

“每天陪他在家刷马桶(我不得不把马桶刷得干干净净,因为他兴奋起来会到里面洗洗手、洗洗脸,或者直接来两口),陪他到马路上捡各种宝贝,看到什么都要摸摸拍拍,我知道这样不卫生,但孩子笑得无比幸福、自在!也许在我身边,他真的感觉到爱和自由了,每天像小鸭子一样紧跟着我。”

“宝宝六个月,一开始为了保护视力,只要他在可以看到电视的范围内,我们就会关掉电视,他一看到电视就好奇地紧盯着。后来敞开了,没那么刻意了,宝宝居然开始有选择地看自己喜欢的节目或广告,其他时候则低头玩玩具,或者干脆要你抱走他。”

“我向来相信‘信任’的力量。从小孩子吃饭,她不吃了,我就收碗,不问饱不饱,相信她知道;玩就敞开了玩,不必到点睡觉,累了自然倒头就睡;她说热,就给她脱衣服,信任她的判断;现在学习也是一样,她说掌握了,我就不再唠叨了。她的成绩很体面,更重要的是她学得轻松愉快!”

“今天带孩子去超市,我放下以往对垃圾食品的敌意,跟她说:‘今天随便挑,妈妈不干涉。’她欢天喜地地挑了一路,最后也就拿了三样东西,不算很垃圾。回家时,她的幸福洒了一路。放手信任孩子,如此快乐!”

“孩子两岁左右,一天傍晚非要出门,扒着门不进来。我一怒之下把孩子推开,说:‘那你就在外面玩吧,不用回来了’,随手把门关上。孩子在外面大哭,我的心突然像被挤压了一下,非常痛。这个画面很熟悉,小时候我反抗的时候,父母就是这么对待我的。我打开门,抱住孩子,向他道歉,从此不再跟他较劲。庆幸自己醒过来,果断地剪断锁链。”

“女儿四岁的时候去海边浴场游过泳,那年冬天的时候,她突然想起游泳的经历了,嚷着要去。大人们都跟她讲道理,骂她也没用。我见她念叨了两个星期,就找了个周日上午带她去。她脱了鞋袜,亲身感受到冬天海水的温度,以后再也不念叨了。”

相关文章

  • 02态度:限制是伪造的爱

    限制是伪造的爱 限制是伪造的爱父母可以不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但要避免用自以为是的“正确道理”去限制孩子。若真心...

  • 限制是伪造的爱

    我的一位朋友极度焦虑自己的孩子会近视,严格限制孩子看电视的时间。他还研究医学资料,发现近视跟吃糖也有很大关系,于是...

  • 限制是伪造的爱

    爱,是“如他所是” ,非“如我所愿”。 我们每个人都有童年,或许美好或许不那么如意。你的童年是什么样子呢? 我小的...

  • 限制是伪造的爱

    2019.7.25 午睡醒来,望着窗外火辣辣的太阳,我都有点不想出门了。但三头小牛却不管不顾,每人拿上一瓶水,自己...

  • 限制是伪造的爱

    你敢放任孩子吃糖吃零食, 看手机看电视吗? -吃糖会蛀牙啦 -看手机会近视啦! -再接着看看试试, 以后我没收起来...

  • 限制是伪造的爱

    李雪在《当我遇见一个人》一书里讲到,父母可以不理解孩子的行为背后的原因,但要避免用自以为是的“正确道理”去...

  • 做到“不限制”虽然好难,但真的很赞

    有人说:限制是伪造的爱。 “伪造”说得有点厉害了,但我在似懂非懂中还是觉得这句话很有道理。 至少,不是最纯最真的意...

  • 限制孩子看电视吃糖果,是父母伪造的爱

    限制,是伪造的爱。 说起小孩看电视、吃糖果,我们大部分人都说“应该限制”。我的做法也是,女儿每天看电视不超过1小时...

  • 《当我遇见一个人》——02态度:放下批判,全然看见

    001 不干扰孩子内在的成长节律。 002 限制是伪造的爱。 003 规则要建立在尊重感受的基础上。给孩子的爱,再...

  • IP地址伪造

    IP伪造有什么用?1:当后台限制IP访问,可以通过伪造IP访问该后台。2:如果基于访问IP来记录访问者的次数,而这...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02态度:限制是伪造的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kium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