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制,是伪造的爱。
说起小孩看电视、吃糖果,我们大部分人都说“应该限制”。我的做法也是,女儿每天看电视不超过1小时,一周最多吃一次棒棒糖。
然而,李雪在《当我遇见一个人》书中讲:可以放任孩子吃糖果、看电视。
我很惊讶,她的理由呢?
01
理由一
人类进化到今天,如果还要靠限制才不至于把自己搞坏,那么人类早就灭亡了
父母担心孩子吃糖坏牙齿,甚至导致肥胖、糖尿病;担心电视看多了眼睛近视,降低孩子智商。
但是,她说,父母真的不必这么操心忧虑。孩子吃糖,吃到血液含糖量平衡了,干吗还要继续吃?
吃到心脏负担加重,肯定会不舒服。看电视看得眼睛累了,自然会去做别的,这不需要任何人教育,因为没人愿意跟自己的身体过不去,怎么难受怎么来。
如果人类这个物种进化到今天,还要靠限制才不至于把自己搞坏,那么这个物种早该灭亡了。
02
理由二
身边朋友的例证
她讲,她的一位朋友极度焦虑自己的孩子会近视,严格限制孩子看电视的时间。
他还研究医学资料,发现近视跟吃糖也有很大关系,于是每天都要跟孩子强调糖果对视力的危害。
结果稍不留意,孩子就会偷糖吃,逮到机会就要看电视。
他花费了很多精力看管孩子,在每天“吃糖等于近视,看电视等于近视”的负面催眠下,他的孩子果然高度近视。
后来,他彻底放弃对孩子的限制,孩子果然疯狂地看电视,而且是饥不择食地什么节目都看。
他强忍着不发作,陪孩子看到凌晨。这样一星期之后,孩子开始有选择了,只看一些制作精良的节目,连爸爸都觉得确实挺好看,父子俩还能一起探讨节目内容。一个月后,孩子主动跟爸爸说:“电视其实挺没意思的,就xx节目还不错,我们每天看两集吧。”
糖果也是如此,因为供应充足,孩子对吃糖的兴趣越来越小,最后只吃少量的高品质糖果。
03
理由三
自己的例证
李雪讲,她小的时候,父母不懂健康科学,只有简单的一条:你爱吃啥就吃啥,想吃多少就吃多少。
父母抱她到商店里,她指什么父母买什么。那时候,很多小朋友都爱吃起士林巧克力,算是当时一种比较奢侈的零食了,可她只尝了一口就不再吃了,跟爸妈说里面有种奇怪的味道,而德芙巧克力没有奇怪的味道,于是她说:“以后就吃这种。"
别的小朋友喜欢甜食,经常偷糖吃,她却跟爸妈说: "甜的吃多了会累”,只吃一两块,大人再塞给她也不要,她宁愿吃水果,因为 "那里面的甜味不会有负担”。
看电视也是一样,毫无限制,所以她会挑真正觉得有意思的节目。
04
理由四
她学员的反馈
主要来自她学员的回信:
“每天陪他在家刷马桶(我不得不把马桶刷得干干净净,因为他兴奋起来会到里面洗洗手、洗洗脸,或者直接来两口),陪他到马路上捡各种宝贝,看到什么都要摸摸拍拍,我知道这样不卫生、但孩子笑得无比幸福、自在!也许在我身边,他真的感觉到爱和自由了,每天像小鸭子一样紧跟着我。”
“宝宝六个月,一开始为了保护视力,只要他在可以看到电视的范围内,我们就会关掉电视,他一看到电视就好奇地紧盯着。后来敞开了,没那么刻意了,宝宝居然开始有选择地看自己喜欢的节目或广告,其他时候则低头玩玩具,或者干脆要你抱走他。"
“今天带孩子去超市,我放下以往对垃圾食品的敌意,跟她说:'今天随便挑,妈妈不干涉。'她欢天喜地地挑了一路,最后也就拿了三样东西,不算很垃圾。回家时,她的幸福洒了一路。放手信任孩子,如此快乐!"
05
理由五
心理学原理
李雪讲,“为什么一些人会在无限制的情况下把自己的身体搞坏,比如酒精成瘾、药物依赖,甚至吸毒?有的孩子真的会整天捧着Pad,智力发育低于同龄人。”
“每个顽固的坏习惯背后,都是匮乏爱的痛苦的呐喊。如果内心的某个空洞长期得不到爱的填补,就只能往里面塞酒精 、药物、电视、网游、滥性等,但永远也填不满。”
父母可以不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但要避免用自以为是的“正确道理”去限制孩子。若真心为孩子好,爱比教育重要一万倍。
以上理由,与我的尊重和信任育儿理念高度吻合,所以我想尝试敞开孩子的零食和电视,我也会及时向大家分享我的经验。
松鼠果果,joulel
超级奶爸|少儿演讲|写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