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当妈妈,诸多事宜已熟能生巧,但如何更好与孩子相处却是需要继续努力学习的。
于是,朋友推荐下,我入手了《正面管教》这本书。
我在书的首页,写下几句话:
“这是一本当你已是准妈妈时候需要看的书。
而我,第二次当妈,
读完感慨,如何当妈妈是学不完的智慧。
妈妈是不完美的,孩子,请你接受。
孩子也是不完美的,可妈妈依然爱你。
我们一起学习,做更好的孩子和妈妈。
不嫌弃。”
周围人知道我要生二胎,一脸的疑惑。生下又一个男宝宝时,一脸同情。
“哼,两儿子,看他们如何吃掉你们”
“俩孩子,愁死了”。
我不屑一顾,只有我自己知道,老大5岁,老二3个月,至今带给我的快乐和幸福时光多了去了。至于以后的什么叛逆期和青春期,我也很自信满满地相信我和他们会携手一起度过。
直到读到《正面管教》这本书,貌似我心灵的契合点开始在这里无限扩散。我告诉自己,想要幸福快乐,需要不断学习和智慧经营的。而家庭的幸福,就从这本书开始。
孩子是我们生命的延续。生命的起初,我们期许他太多的爱和期待,等到他渐渐长大,我们发现大人的力不从心和孩子叛逆对抗,于是一场以爱的名义的战争爆发了。通常时候,都是两败俱伤,双方精尽人亡。都这种结局了,家庭生活何来幸福之说,亲情之爱何来温柔港湾。
这是我们想要的结局吗?答案是肯定的,“不”。
“我们究竟从哪里得到这么一个荒诞的观念,认定若想孩子做的更高,就得先要让他感觉更糟?”
是的,我如此爱你,可我为什么又如此让你难过、伤心、流眼泪呢?
大多数时候,孩子会做出与其年龄不相称的行为。孩子还小,他们的大脑还没有发育到能领会大人要求的程度,他们的语言和行为还不能让他们正确表达自己想要什么,尤其是当他们的要求对于身边的大人来说似乎是不合理时候、制造麻烦或者不合适时候。如果家长懂得儿童心理学,了解其行为背后的原因,就不会把自己的孩子列入“捣蛋者”“坏孩子”“不良少年”之列了。家长都有这样的经历,孩子有时会做出超出我们教育底线的行为,这时候家长的行为往往会以愤怒和沮丧来回应,更有甚者会大打出手。当你的情绪如洪水般倾泻出来时候,你是否停下来想一想:我的孩子想告诉我什么,而不是我要怎样反击孩子的不良行为。我一直认为孩子是很可怜的一种生物,稀里糊涂被生下来,爹疼妈爱奶奶抱的成长,怎么就忽然有一天莫名其妙的挨了骂揍了屁股。“我想要爸爸妈妈了解我的内心真实想法和需求,于是我做出一些我能力范围的行为,我也不知道怎么了,就引得爸爸妈妈如此咆哮?”亲爱的爸爸妈妈们,最惹人讨厌的孩子,往往是最需要爱的孩子。一个行为不当的孩子就是一个丧失信心的孩子。这种信心的丧失来自缺乏爱、归属感和自我价值感。
现代社会节奏快,成年人的压力与日俱增,我们太忽略小家伙们心灵成长了。孩子出现不良行为,大人往往第一时间要求孩子控制他们的行为,而大人在要求的时候却难以控制自己的行为。人在感受到伤害时候第一反应就是反击。当孩子感受到伤害时候自然就出现反抗,一场大人与孩子的打击报复循环起来。
明明很爱你,却又伤害你,始终以爱的名义对这些小生物用惩罚、说教以及其他的形式的责难、羞辱和痛苦来促使孩子做的更好,做成我们想要的样子。
正面管教需要积极的暂停。
如今,人人都在争取自由和平等,想摆脱奴役的地位。孩子和父母发生冲突,双方也是在争抢“赢家”。大人往往使用控制和惩罚的手段战胜孩子,以维护大人的尊严。于是孩子成了失败者,而失败通常会导致孩子反叛和盲目顺从。为人父母需要牢记,孩子不是父母的私人物品,他是鲜活的个体,有自己的成长轨迹。无效的控制还不如想想如何有效的合作,更何况有时候父母的行为也并不是很正确。
人在冲动的时候容易出现过激行为,冲突的对方彼此伤害就发生在这个时候。这就是“爬行动物脑”行为,爬行动物在冲突发生时候会吃掉自己的幼仔。这时父母需要从“爬行动物脑”转向“积极暂停”。当孩子的不良行为激怒父母时,你可以选择“冷静期”,走开,在另一间屋子里,等到双方感觉好起来再解决问题。对于年龄较小的孩子,只要给他一点时间,适当分散他的注意力,就足以改变他的行为。
我们要孩子控制他们的行为,我们先要学着控制我们的行为。冷静过后,需要解决问题,你是愿意把孩子放在在对立面还是愿意和他一个阵营,这种选择很重要。选择和孩子一个阵营,会让他们觉得这个世界他不孤单,即使犯错,也不会感觉天塌下来。如若你和孩子对话时能将“好好检讨下你自己的行为”换成“我们一起来找下问题的原因,妈妈或者爸爸希望我们越来越好”,孩子的感受和接受能力是完全不一样的,切勿划分阵营。父母的陪伴和支持比什么都重要,这时孩子会感到,生活中糟糕也罢,美好也罢,成功也罢,失败也罢等,爸爸妈妈会永远支持我,和我一起承担,我不是孤军奋战。在平等和尊重的前提下,父母“赢得了”孩子而不是“赢了”孩子,家庭教育也事半功倍。
接着就是允许孩子犯错误。我们要让孩子和我们一起认识到“不完美”,以便让孩子能从我们身上看到犯错误不是“十恶不赦”而是很好的“学习机会”。错误是对大人和孩子来说都是很好学习机会。父母能把握机会,积极的使用正面管教的方法,会让孩子和父母的心更近,重新发现错误对于提升家庭关系的价值。
所有人的首要行为目的都是价值感和归属感。在赢得了孩子之后,这时“鼓励”就开始起作用。不良行为的孩子都是信心丧失的孩子。他们或许缺少父母的关爱、鼓励和注意力,于是就用“不良行为”表达抗议,赢得关注。父母要知道最讨人厌的孩子,往往是最需要爱。要学着放弃对孩子“完美主义”的期待,肯定和鼓励哪怕是小小一点的成功,适当安排一些增加孩子成功感的小活动,用积极的“鼓励”帮助孩子找到价值感和归属感。
确保把爱的讯息传递给孩子。
给孩子再多的爱都不为过。有一天他们总会离我们远走高飞,不再躲在我们的臂膀之下,何不从行动上让他们能感知到这种爱。父母的性格直接影响孩子的性格,父母的处理事情的方式也会影响孩子处理事情的方式。我们给孩子营造一个,有爱、平等、尊敬的家庭氛围,为他以后组建家庭做了个好榜样。做父母的就需要将自己变成一个更温和更理性的父母。“和善而坚定”的和孩子成为成长路上的战友。
俗话说“人生哪能都如意,万事只求半称心”。生活中,一半靠努力,一半放过自己。孩子也如此。我们一起为了改善而努力,不必期待完美。
孩子,我和你一样不完美,但我们现在相处很快乐,足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