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本华说:“你看到的世界,只是世界的表象。”你看到的人,也只是人的表象。
康德说:物自体永远不可能被认知。人类永远无法知道物质是由什么组成的。因为人们认识物质是在形状的概念下,而是要有形状的概念,物质就可以无限再分。所以人类只能认识物质的表象,而不是物质的本质。
从自身说起,假如生活必定痛苦,其必然结果绝不是人们对生活失去兴趣,而至多是人们以后就只好认可“生活”。生活中的痛苦确实非常多,甚至使人宁愿自杀,但这并不影响一个人对生活意义的肯定。即使我并非不得已而是兴高采烈地去自杀,我无非是不愿过我所过的那种生活,而想象死亡能使我以另一种身份(比如说纯粹的灵魂)去过另一种比较好的生活。
我经常是零成就感的,做成功了一件事,会归因为环境,或者会努力压制自己的喜悦,告诉自己不该骄傲。而一件事失败了,则会拼命指责自己,认为都是自己的错,都是自己没用。哪怕事情失败的原因不在于自己。于是,大脑里逐渐会充满挫败感和无助感。感觉自己在泥沼中陷入越来越深,无力挣扎。
写作和摄影,我并不想用来商业化,靠它们赚钱。起初写作和摄影都是我用来发泄抑郁情绪,用来孤独自己的,我并不是一个群居生物,我也承认我并不适合团队合作。我所热爱的,便是我心灵的最后一块净土。我出书只是把我的故事完整的讲述出来,我拍照片只是把我看到的记录下来。
时间长了,也许真的有所谓能力上的提高,那也是极好,我也并没有刻意去做些什么。你可以选择表扬我,你也可以选择批评我抑或贬低我。这些都不重要,请你们给我尊重,我的世界你走不进来,那就请你务必闭上你的嘴巴。
我喜欢孤独,享受孤独,小众群体,非普世价值观。在初夏的午后,依着靠窗的桌子,窗外的阳光懒洋洋的洒在阳台上,用一个最舒适的姿势坐下,静静的阅读自己喜欢的文字,在阅读时不仅随着书中的情节跌宕起伏,还可以遨游在更为浩瀚的精神世界。
在那里,只有一个人静静的,享受着,欣赏着,甘于寂寞带来的幸福与力量。
倾听遥远灵魂对你一个人的窃窃私语,那种感觉妙不可言,别人无法与你共享,就如某些灵魂深处的东西只能孤芳自赏,而不能与别人分享一样······
也许,我就是那个双面人,表象有着很活泼,阳光的一面,本质的那一面喜欢孤独,并且会享受孤独。
孤独是宁静中的如痴如醉,在孤独中,让自己知道,外面世界的嘈杂,没有我的容身之地,喧闹中不会有我的身影,尘世的繁华不再属于我。
在记忆中慢慢爬行,在岁月里慢慢折腾,将自己抑郁的心揭开伤疤,露出粉色的嫩肉,看到淡淡的血丝,于是让自己再次受伤。
在自己的天地里轻吟,在自己的空间里飞扬,在宁静中享受孤独,在孤独中享受了静的美丽。
请给我一个生存的空间,我即将找不到可以容得下我地方,那么脆弱。
尔虞我诈不是我要的生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