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上午去参加了一个模拟群面,面的题目是:畅想一种或几种新的科技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题目真的很大,真的真的很大。
我看到的时候很懵。事实证明大家也很懵。
所以前半段时间一直在讨论框架和维度。
感受是,整场气氛太温和了,就像是一场非常日常的小组交流😹。
导师的意见之一是看看MECE,其余的意见可以看当时在面试题纸上的记录。
遂诞此篇。
定义:
MECE,是Mutually Exclusive Collectively Exhaustive,中文意思是“相互独立,完全穷尽”。 也就是对于一个重大的议题,能够做到不重叠、不遗漏的分类,而且能够藉此有效把握问题的核心,并解决问题的方法。它是麦肯锡的第一个女咨询顾问巴巴拉·明托(Barbara Minto)在金字塔原理(The Minto Pyramid Principle)中提出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则。
两个步骤:
1.确认问题是什么
2.寻找MECE的切入点
当我们利用MECE法则分解问题的时候,实则在寻找两个或者以上“互斥”的两样东西。
例如我们需要分析客户消费特征,可以从性别、年龄、学历等来分解:
按照性别可以分为:男、女
按照年龄可以分为:18岁以下、18-25岁、25-35岁、35-50岁、50岁以上
按照学历可以分为:小学及以下、初中、高中、大学、硕士研究生及以上
这样,在每一层,我们罗列的都符合MECE法则“相互独立,完全穷尽”。想快速分解问题的时候,寻找“互斥”的确是最快速的方法。
5种常用的分类法:
1、二分法
这个分类方式在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其实就是把信息分成A和非A两个部分。
比如国内、国外,他人、自己,已婚、未婚,成年人、未成年人,左右,男女,收入和支出,专业和业余等等。
2、过程法
也就是按照事情发展的时间、流程、程序,对信息进行逐一的分类。
比如在日常生活当中制定的日程表,解决问题的6个步骤,达成目标的3个阶段,其实都属于过程分类。 过程分类法特别适合用于在对项目进展和阶段的汇报上。
3、要素法
我们在生活当中也经常会使用到要素法。
比如说优秀员工的7种品质、公司的组织架构图等等,其实都是把一个整体分成不同的构成部分。可以是从上到下,从外到内,从整体到局部。 这种分类方法是用于说明事物的各个方面特征的。
4、公式法
公式法就是可以按照公式设计的要素去分类,只要公式成立,那这样的分类就符合MECE原则。
比如,销售额=单价×数量,这里就是把销售额通过公式拆解成了单价和数量。
5、矩阵法
比如我们在安排工作的时候,有一种分类方式,是把你的工作分成以下四种:(1)重要紧急,(2)重要不紧急,(3)不重要但紧急,(4)不重要也不紧急。
然后可以把它们填到4个象限当中去,这4个象限就是2×2矩阵。这种分类方式就叫做矩阵法。
这种分类方式的关键在于,你要使用2次二分法。比如:
你给员工布置任务,你可以先用二分法把员工分为有意愿做任务的员工和没有意愿做任务的员工;然后再从另外一个维度再用一次二分法,把员工分成有能力做任务的员工和没有能力做任务的员工。
接着,你把这两个不同的类别交叉,就可以得到一个四个象限的类别,它们分别就是有能力有意愿,有能力没意愿,没能力有意愿和没能力没意愿。得出的这4项分类是MECE的,它是不重不漏的。
结语:
感觉这样的分类方法虽然能带来一些启发,但没有很大的启示(?)
p.s.最近发现你好喜欢用“感觉”开头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