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在带熊孩子,果然根据熵增原理。不管开始在怎么喜欢,随着时间推移消耗墒值,逐渐出现厌恶甚至开始将情绪在小孩年轻表现出来。
从带熊孩子这几天,观察孩子和孩子父母,更长辈以及我的行为方式,发现几个有意思的点。
了解孩子生下来就想一张纸一样,他/她往哪飘看的是风的方向和力量。
看了2岁外甥女多次出现肠胃的问题,发现父母和长辈溺爱时候,那一句话“”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永远觉得你饿硬喂”“妈妈觉得冬天你冷穿秋裤”从没想过一个问题,小孩能不能承受得了。 就如我外甥女 胃容量只有50ml, 她爷爷奶奶胃容量100,然后以大人方式喂养,然后就出问题了。小孩胃涨了,消化不良了。开始难受,然后睡不香了。开始哭闹不止了
在看小孩子怎么老是容易生病,难道体质差,其实不是看了我姐那一套操作我就觉得会生病理所当然。因为父母越怕小孩受到细菌尘埃侵入,给他喷那些杀毒液体,还有天天换几套媳妇,手脏了就去洗,这样无菌环境形成,确实看起来没啥大问题。但是小孩难道永远都在无菌环境里吗? 没有吃点细菌,让身体去提高免疫系统记忆工作,那系统不工作了或者处理缓慢,小孩不就动不动出生病了吗? 这难道就真的在保护小孩吗?
二看外甥女睡觉时间,虽说1-3小孩睡眠十个小时以上,让脑部发育。但这不能作为你,这小孩半夜玩耍,早上补睡眠,还是间隔去睡觉,让身体出现了混乱。 看了我外甥女,现在开始出现了 到点睡觉睡不着就是玩,玩了过头出现亢奋状态,就是睡不着只能睡前综合症;然后睡觉时候,就是起床气严重,后来发现她睡觉需要仪式感,开灯睡安全感,抱着睡觉不能放床。 没说小孩不能有这个状态,而是小孩状态可以去引导。有小孩专家有教,但适不适合我不知道呦。
这些就是细节,大家不知道当做是小孩子行为罢了。?然后小孩子慢慢养偏了习惯。 老话说的 小孩三岁看老,其实原因就是说小孩行为习惯的基础构建,在三岁前就决定了。
so,希望大家带娃娃,能够从细节抓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