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有句老话,叫做“老不读三国,少不读西厢”,意思是说,人若上了年纪,就不要读《三国演义》这样的书了,因为三国里尽是些计谋策略,读过之后,只能慨叹自己老矣,悔不当初懂得运用这些计谋,然现在已无用武之地,只能叹时光流逝,憾人生短暂,如此岂不徒生烦恼?至于年轻人不要读《西厢记》之类的书,是因为不要把大好的时光用在谈情说爱上或者其他休闲娱乐上(当然古时也有长者认为年轻人主动去谈情说爱是不道德的,不本分的,是低级趣味),而是要发愤图强,干好工作,勤奋努力,做好年轻人该做的事情,这里的勤奋努力也包括勤奋读书,读好自己该读的书。
说到这里,那么,到底该读什么样的书呢?必须有个了结,倒不是因为三国或者西厢之类的原因,而是现在的书浩如烟海,一片汪洋,如加上电子书,就不知是多少片汪洋了。书多不要紧,可以多读,眼见得周围的书友每年的读书计划200本、300本,甚至每个月50本,让我羡慕不已,因为我很难做到这样的量,一本书往往要读一个周、两个周。一本比较大的文学作品,总要读上个七八天,一本理论方面的著作,往往读完之后,觉得不行,还要再读一遍,薄薄的一本《现实不似你所见》,让我足足琢磨了半个多月,一套《资治通鉴》放在案头好长时间了,总也读不完。当然有的书读得也快,比如《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管理的21法则》,都仅用了一两天的时间,但是算算去年一年的时间,所读之书,大约也只有五六十本,而对我来说,这也是历年来读得比较多的一年了。
书读得不多怎么办,于是出现了听书的形式,可以充分利用碎片时间,出现了拆书的行业,把一本书的精华摘出来供你读,可以略去书中浪费你时间的“废话”。可是读着精华又不像读一本书了,总觉得那些“废话”是书的一部分,而且有些书不能只读精华,还要细细品味其中的细节。
古人读书破万卷,是可以的,因为古人手上的书本并不多。但是今天,仅翻开书的种类,悬疑、惊悚、军事、历史、都市、经济……门类纷繁复杂,就让人眼花缭乱,大有找不着北的感觉。但是,这个“北”必须要找到,要明确,要坚定,否则,难免慌了手脚,不知所措,无从下手。所以,在人生有限的时间里,读书必须要有取舍,要知道该读什么书。我觉得,至少三个方面的书是可以读的,与自己兴趣相关的,与自己志向相关的,与自己专业相关的,列书单的时候,可以从这三个方面的入手。至于提高技能、提高修养等等,只是读书的目的作用,如果把握不准或者说讲求功利性的话,就不一定太适合列书单。提高修养方面,那是个潜移默化循序渐进的过程,是在不知不觉中实现的,是急不得的。提高技能增加知识方面,那是一个不断应用于实践的过程,是一个开阔视野拓宽思路的过程,任何急功近利的想法于读书都是要不得的。
至于读多少书,当然越多越好,但我们不能只图读多少本,而是要让书于我有益。说得现实一点,就是既要讲求个数量,又要讲求个读书质量,所以,读多少书,一年读多少书,每个人是不一样的。我们的想法是既读得多又读得好,这样可以既博览群书,又专精术业,就像在我们学英语的时候,既精度又泛读一样,可以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读尽可能多的读书。我曾去过钱学森纪念馆,整面墙的书,都是钱老曾读过或者查阅过的书籍,而这只是钱老所读书籍中的一小部分。我驻足在这面墙的前面,仰望,凝神,冥思,伟人所告诉我们的是什么。
我们的时间是有限的,在浩浩书海中,只要能感受到读书的魅力,任何时候,我们都会有如饥似渴的感觉,但是没有方向、不加选择,无疑会浪费时间,说得狠一点,是浪费生命。我是上班族,读书只在业余时间,这些时间里,除却应酬,做点家务,辅导孩子作业,自己学点技能,每天用于读书的时间,并不太多。“不负韶华”,需倍加努力,一想到时间飞逝,正如朱自清先生讲,日子从水盆里过去,从饭碗里过去,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便有些汗涔涔了。即使是像梁实秋先生这样的大家,自己不打麻将,不经常地听戏看电影,不长时间看电视,也感觉时间大部分都浪费了,即使年过八十,也深感要读的书太多。何况我们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