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生活 | 乡村记忆(三)

生活 | 乡村记忆(三)

作者: 勾漏书生 | 来源:发表于2023-09-30 23:20 被阅读0次

小时候,我们几个生产队就在山脚边,大家的地都在半山腰,集中在两个山坳里。

一到干地里的活儿时,基本是大人小孩齐上阵。小个的帮放豆种,大一点的帮整地,再大点就得帮挑粪上山了。

小孩阶段,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是忙地里的活最多的时候。几乎所有的活我们都参与了。按我的回忆,种东西时,比较怕的就是要帮忙挑粪上山。那时是不会单靠化肥的,在农村,农家肥不用就太浪费了。大人们挑满满的一担,我们小孩就挑一半或大半。虽然不是很远路,但也不止半个钟头,还是上山的路。后半程就是意志和体力的双重考验了。

种的东西,以红薯、木薯、黄豆、花生这几样为多。

黄豆,晒干后可炖、可炒、可做豆腐。直到如今,我们县城的知名菜肴,酿豆腐依然榜首有名。下雨天,或节气日,在自家的石磨转上个把钟,煮开,加点石膏粉,大半天时间,豆腐就成了。小时候,附近三五家就我家有台老石磨,我最喜欢去推来磨豆腐,因为弄豆腐时还可以顺便吃上两碗豆腐花,难得的美味。酿豆腐需要一定的技巧,将一块块方块状的豆腐再切成半公分后的薄片,在上面放一小撮肉馅,再切一块同样大的盖上去。弄满一簸萁后,烧热锅,加油,将豆腐一块一块移到锅里,先煎后炆,差不多后再翻过另一面继续煎炆。以出锅的豆腐酿两面金黄,不偏白,无焦黑者为佳。在儿时的记忆里,酿豆腐就是村里最好的硬菜了,有亲戚来,端两盆豆腐酿上桌,绝不失礼。

花生,用途更大了。一可以榨花生油,基本家家户户都会弄一些,因为有亲戚来,用猪油炒菜的话,不够尊敬。二来也是美味的开胃菜。来一锅花生猪脚煲,或者炒花生米送酒,都很不错。挑回来没晒干时,煮一锅出来,加点盐,拿出来剥开壳,一帮人围一起,边吃边聊,好不快活。

红薯长得快,一帮在种完其他主季的作物后才种一下,藤和叶也是切来喂猪多,红薯则是我们一帮孩子难得的零食。早上煮一小锅,塞两条进口袋,高高兴兴去上学了。

在印象中,最怕的就是种木薯,因为种得多,又重,还要一担一担的挑回家,下山的路累得人脚都软。

但木薯是养猪的主粮,肯定要种的。收获的时候,费的功夫也多。先把它整棵连根拔起来(拔的时候不会操作的容易把木薯拔断掉在地里),摆在一起,用一个土制工具就在地里给它们趁鲜去外皮,把它挑回家里,砍成一片片的,摊在平地晒个好几天,全干了才能收着。磨成粉后,便可以煮来喂猪了。

其实有时人也吃得津津有味的。生的时候,洗干净,煮或蒸一下,就能闻到一股香味扑鼻而来了。也可以切成一小段一小段的小片,放大锅里加葱姜炒,一碗腕的舀来吃,也别有味道。还可以将木薯粉加进去煮粥,比白粥好吃。小时候的夏天,天天都是早上煮好一大锅木薯粥,早上吃两碗出发,中午回到家,大人基本都出去干活了,自己舀上两碗粥,不用菜也肚子不饿了。

木薯粥颜色棕红,口感顺滑,比白粥的平淡无味多出一丝别有风味的感觉。邻居伙伴阿峰就经常说家里白粥难吃,经常客串来我家吃木薯粥。用他的话说,“吃起来滑滑的,一下子就到肚子里了,不用菜。”我们那时却都不知道,村子里,只有穷一点的家庭才会天天吃木薯粥,家境好点的都是煮白粥再炒菜的。

工作后,很少回家了。再后来,又把父母接在身边帮看小孩,更少回家了。听说,多年前,一条高速路把山脚和村子隔开了,把往两个山坳的两条大道缩减成一条道,往山上的路程更远了。

有一次,闲来无事的我重上山岗,想再观摩一下当年一村人忙活的山地。可是,现实情况让我大吃一惊。放眼四望,哪里还见当年蔓延无边的一块块高矮错落的黄土地,到处荒草丛生,一派荒凉。

想来也是,老一辈越来越老,年轻的又出去干活,哪里还有人会从家挑粪上山种那不值几个钱的豆子?现在,想要的,都很方便买得到,守着几分地也没出息,大家都懂算数。

虽然明白,但看着记忆中数百块大大小小的良好山地变成荒草丛,还是让我心里一阵唏嘘。小时候身体瘦弱的我,一心想着拼命争取逃离这黄土地;没想到原来不只是我,现在大家集体都把它放弃了。

那一大片曾养活我们的山坳里的黄土地,竟成了永远的回忆。

相关文章

  • 乡村生活记忆

    乡村生活记忆 八一年我小学毕业,暑假在家,没有作业。左右无事,于是和家里打个招呼,跟着堂哥小庆去老家玩。堂哥小庆是...

  • 乡村生活||秋的记忆

    文图/一江 乡村生活栏目编辑:文言明语[https://www.jianshu.com/u/e648dae06f6...

  • 都市生活那么快捷方便,你却仍然钟情田园山水

    对于从小在乡村生活长大的人,乡村生活的清苦仍然还在记忆里存放着。长大后,生活城市里,体验到了城市生活的方便快捷...

  • 乡村情——Darling 2

    乡村里的中国,乡村里的记忆 1.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看费孝通的乡土中国你会发现他笔下的乡村生活,以及乡村那些人...

  • 山东省“乡村记忆”工程,九区三带总体布局规划

    山东省“乡村记忆”工程, 九区三带总体布局规划。

  • 乡村记忆

    跟邓郦闲聊,聊到小时候家乡情景,同为山东人,可能记忆中颇有些相像。勾起了不少对家乡回忆,但又都是一些片段,虽是自己...

  • 乡村记忆

    “蜂蚜婆婆快点来,蓑衣凉帽背以来,黄牛水牛牵以来,砧板薄刀带以来,夜壶马桶倒以来,花花水桶挑以来,阿爹阿妈喊以来,...

  • 乡村记忆

    (1) 淡淡的云雾依然萦绕在半山腰上 远行脚步在此停歇 仿佛停留在时间的夹缝里 忘却尘世的繁华和喧嚣 那些渺远...

  • 乡村记忆

    乡村记忆 村中又一老人去世,虽知他身患绝症,来日无多,但当噩耗传来,还是令我惊愕不已。 印象中,老人沉默寡言,不苟...

  • 乡村记忆

    我常常幻想,伫立在长长的田埂之上,像一个在乡村长不大的孩子,在苍茫的暮色中回首凝望炊烟飘荡。因为儿时的记忆...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生活 | 乡村记忆(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kqjb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