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3243290/40ebe031f9656d4a.jpeg)
人体内的中性脂肪粒包括甘油三酯(TG)和胆固醇(CH),类脂包括磷脂(PL),糖脂、固醇、类固醇,这些统称为脂质。
脂质不溶或微溶于水,必须与蛋白质结合成为水溶性脂蛋白,才能在血液中溶解和转运,故高脂血症常为高脂蛋白血症的反应;
其中与脂质结合的蛋白质称为载脂蛋白。
临床上血脂主要是血浆中的CH和TG。
1、乳糜微粒CM
颗粒最大,密度最低,富含TG
2、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
极低密度脂蛋白颗粒较乳糜微粒小,密度较乳糜微粒高,主要成分是TG,在肝和小肠内合成,其主要作用是将内源性TG运送至肝外组织。
VLDL水平升高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3、低密度脂蛋白LDL
低密度脂蛋白是极低密度脂蛋白的降解产物,故颗粒较VLDL小,主要含内源性胆固醇。
4、高密度脂蛋白HDL
HDL是颗粒最小的脂蛋白,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各一半。
*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
1、临床表现
异常脂质在真皮内沉积可引起黄色瘤,多表现为两眼睑内眦扁平黄色斑块;
在血管内沉积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以及继发的冠心病、脑血管病及周围血管病。
高脂蛋白血症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其中TC、TG、LDL、VLDL升高,HDL降低尤为重要。
调整血脂使其达到理想水平是防治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内容。
2、实验室检查
血脂异常是通过血液生化检查发现的。
治疗原则:
对高脂蛋白血症的治疗,应首先注重生活方式的调整,如控制饮食和适当锻炼。
饮食治疗是首要的基本措施,应长期坚持。
根据高脂蛋白血症的分型、危险因素、血脂水平等,选择适宜食物。
用药期间应注意监测血脂水平及其可能的不良反应,调整血脂至最理想水平。
对继发性高脂蛋白血症,如继发于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等疾病者,要积极治疗原发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