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来个谜语:再三谦虚,打一人物。
![](https://img.haomeiwen.com/i3076660/1adabcf18a480912.jpg)
难得闲暇,陪孩子看了京剧《白帝城》,欣赏之余,有些许感想,落于笔端,跟大家共享。
![](https://img.haomeiwen.com/i3076660/413c4d1b93f78d4f.jpg)
故事梗概(熟悉此故事的朋友可以略过)
白帝城,大家都很熟悉,尤其是李白的那首《早发白帝城》中有“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从小就背。还有刘备“白帝托孤”的故事,也是家喻户晓,刘备就死在此处。京剧《白帝城》就是讲的这一段故事。
故事说的是刘备为了给关羽和张飞报仇,起兵攻打东吴,吴主孙权求和不成,只得拜陆逊为帅引兵拒敌。刘备认为陆逊年幼少谋,傲慢轻敌、恃强冒进,在猇亭之战(也叫夷陵之战)被陆逊火烧连营七百里,险些丧命。多亏赵云将其救出,败走白帝城,一病不起,招来诸葛亮,托孤而死。
![](https://img.haomeiwen.com/i3076660/b37c8100fd19ca1f.jpg)
胜可知而不可为也
兵法有云“胜可知而不可为也”,以弱胜强的希望还是很渺茫的。这也是为什么那些脍炙人口的故事都是这种以弱胜强的案例,这种案例其实并不多,但三国年间就有三个著名的: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猇亭之战。
这不是常态!战争的正常情况是实力说话,在绝对实力面前,花招儿往往管不了多少用,正如老叟戏顽童,顽童能有多少胜算呢。我们说“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并不是在大帐里遥控指挥,千里之外的部队就能大胜仗。这在现代社会倒是有可能,在古代那种信息传递成本和效率极其低下的情况下,遥控指挥瞬息万变的战场,只能是“求败”之道。其实它的意思是,在家里算算双方的力量对比就“知道”千里之外的战场胜负如何了。就像下象棋,对方车马炮士象全,自己这边儿老帅加一个卒,被将死几乎是一定的,对方要考虑的只是用“几步”来结束这一盘儿的问题。
骄兵必败
那这样力量悬殊的战役如果“侥幸”绝地反击“逆袭”成功,当然就会成为大家传扬、研究、评论的对象了。但在我看来,这些战例从技术层面值得借鉴的成功经验并不多,最重要的还是在“教失败训”方面来的更深刻、更重要。
这个重要的教训就是“骄兵必败”,这个道理不用特别强调,因为古今中外这种例子一点儿都缺。远的不说,曹孟德当日破荆州下江陵、舳舻千里,横槊赤壁,结果被周公瑾弄得'“樯橹灰飞烟灭”,败走华容;关云长挥师北上,斩庞德擒于禁、水淹七军,威震华夏,结果被吕子明白衣渡江,失荆州走麦城。殷鉴不远,猇亭之战中的刘备,又跟赤壁之战中的曹操、失荆州之前的关羽一样,睥睨天下,托大自负,可怜一世英名、半生经营差点儿毁于一旦。
《三体》的作者刘慈欣的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无知和弱小不是生存的障碍,傲慢才是”;“战战栗栗,日谨一日,人莫踬于山,而踬于垤”,据说这是尧帝的座右铭,意思是人没有被大山绊倒的,绊倒人的都是小土包儿。刘备“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不但哀之还要鉴之才好,千载而下,再看白帝托孤,仍不免感慨万千。
揭晓谜底
大家应该已经猜到了这个谜底了,就是“陆逊”。我多年前看到这个谜面,一直记得,是觉得这个谜面很精巧。“再”就是“二”,“一举而二也”,有时候指“又”,也可以专指“二”。“再三”就是二三得六,“六”大写是“陆”,尤其是京剧念白念做“陆”。
“逊”就不解释了,写了这么多其实就写了这一个字儿。
![](https://img.haomeiwen.com/i3076660/5191c87c47ad5458.jpg)
轻而扬是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