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画地为牢”遐想---课子修身018

“画地为牢”遐想---课子修身018

作者: 轻而扬是谁 | 来源:发表于2022-07-09 07:16 被阅读0次

故事一:话说商朝末年,武吉卖柴为生。有一次正赶上文王出行,事有凑巧,武吉挑扁担换肩的时候,扁担头儿正打在文王一个侍卫的耳门上,侍卫当场毙命。文王急着赶路,给武吉画了个圈儿当牢房,从武吉的柴火上拽出一根木柴当狱吏,留待回头再发落。就这么一个圈儿,武吉愣是在里面三天没出来......

小时候听老人们念叨“一尺墙三尺法”,其实跟这个画地为牢并无本质不同。这个圈儿,或者一道矮墙,并非不能突破,而是我们知道不该去突破。说起来好像是对上古治国安民的理想化形容,其实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几千年来社会的现实存在,此中价值,我们现在仍然珍视。

这种圈儿,跨过也许容易,后果却不堪设想,乃是需要敬畏之圈儿。

圈儿里最安全(网图侵删)

还有一种圈儿,我们似乎意识不到它的存在,虽然该跨越、想跨越,却难以跨越。比如,

故事二:据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以后,有些王公贵族觉得那没什么了不起的,只要向西航行就可以了,那么大的一片,撞都撞上了。哥伦布说,简单的事儿也不是谁都能做到,比如,大家可以试试,看谁能把这个鸡蛋立在桌子上。大家试了半天,没人成功,宣布:这绝无可能。哥伦布拿起鸡蛋,在桌子上磕了一下,立住了。

这么简单!对,就这么简单。可是你为什么没想到呢?

你给自己画了个圈儿,认为鸡蛋不能磕破,谁说不能磕破了?

这件事如此,仔细想想,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到底画了多少圈儿?当我们喊解放思想的时候,其实并不知道自己的思想有什么需要解放的,因为我们并没有意识到那些圈儿的存在。为什么意识不到它们的存在?因为这些圈圈儿都是在不知不觉中套在我们的头脑中的,以至于习以为常了。

也有些是习惯了。小时候放牛,用一根铁锥把牛绳儿的一端插在地里,牛的力气虽然很大,但一般不会把那锥子拽出来去吃远处的草,而是很“自觉”地在绳子限定的圈儿内活动。可能当它还是小牛儿没有力气的时候曾经不管这绳子,但那时候绳子显示出了自己的存在,等它长大有了力气了,却习惯了在绳子范围内活动,甚至几乎意识不到绳子的存在了。

化蝶(网图侵删)

突然想起鲁迅先生曾有一问:从来如此,便对吗?

轻而扬是谁

相关文章

  • “画地为牢”遐想---课子修身018

    故事一:话说商朝末年,武吉卖柴为生。有一次正赶上文王出行,事有凑巧,武吉挑扁担换肩的时候,扁担头儿正打在文王一个侍...

  • 做事三境界---课子修身017

    只有美好愿望,仅凭一腔热血,暂时没列入境界。所说的三重境界如下: 一、模仿 此境界也不太适合叫做“境界”,似乎称为...

  • 我随我心动

    战狼一班018 查明旭 修身养性亦或行走江湖者,更甚者游戏中也有提到“随心而动,随刃而行”。...

  • 曾国藩修身日课训练集结号

    以曾国藩为榜样,发起修身日课活动,我的修身日课:早起、锻炼、书法、读书、写作修身日课,以文会友,欢迎朋友感兴趣的朋...

  • 影响孩子一生的教育智慧

    《教育智慧》第一课:父母是一辈子的职业,更需要持证上岗 修身齐家,为学治世。古代《大学》中有修身齐家,治世之道。 ...

  • 001我的《诫子书》---课子修身

    001我的《诫子书》---课子修身 孩子学了诸葛亮《诫子书》,学校让家长也给自己的孩子仿作一篇。以下是我的作业: ...

  • 我理解的“厚积薄发”---课子修身014

    这几天看到好几次“厚积薄发”这个词儿,“厚积”好像大家理解都差不多,“薄发”的理解似乎略有差异,学习如下: “厚积...

  • “学而时习之”的“时”是啥意思?---课子修身005

    “学而时习之”的“时”是啥意思?---课子修身005 “学而时习之”是《论语》的第一句话,这里面的“学”、“时”、...

  • 习字修身是什么?

    字修身源于传统,是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的日课,也就是每天都要做的事——习字修身日课。这个传统延续了数千年,「习字修身...

  • 榜样的力量是什么?---课子修身019

    毛主席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这力量是什么呢? 在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突然想到了阳明先生的“圣人处此,更有何道...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画地为牢”遐想---课子修身018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enub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