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年1月3日
王安石是个奸臣
这句话是老苏苏洵说的。王安石与苏洵都列位唐宋八大家,两位在文坛都有着很高的地位,能列位八大家的试想人品应该不会差,否则不会被这么推崇,所以看到此断言着实颠覆了我的认知。
这阵子一直在读林语堂写的《苏东坡传》,今天为止看了不到四分之一,看之前,有评语说这本书是一本能看清宋史的书,对此我无法去评判,但这本书是本能让人耐得住性子看的传记,原因之一为林语堂写得风趣,其中的故事写得有理有据,又穿插着苏东坡的诗文,地铁上看到有趣时还会笑出声。
他对苏东坡的评语说道“我简直不由得要说苏东坡是火命,因为他一生不是治水,就是救旱,不管生在何处,不是忧愁全城镇的用水,就是担心运河和水井的开凿。说他是火性并无不当,因为他一生都是精力旺盛的,简单来说,他的气质,他的生活,就犹如跳动飞舞的火焰,不管到何处,都能给人生命温暖,但同时也会把东西毁灭。”
他没有因为是写伟大的古代文学家而严肃或者是恭维,透着点幽默风趣,一个鲜活的苏东坡自他笔下扑面而来,如果你没有看过,推荐一读。
苏洵是苏东坡他爹,他觉得王安石是国家一大害,并写了一篇《辨奸论》。暗喻王安石一旦得势,足以欺骗英明的皇帝,成为国家的大害。
在这本传记里专门一章名为王安石变法,介绍了王安石种种,没想到王安石竟然是个邋里邋遢至极之人,不注意仪表和饮食,分别讲了袍子和鹿肉两个有趣的故事。至此,一个一心为了国家坚持变法,再多阻碍也依旧坚持己见的劳苦宰相形象瞬间崩塌。王安石成了一个韬光养晦二十年深有心机,打着为人民服务的旗帜实际上搞坏国家的恶人。
这样的书是不是读来很有趣,给你长见识了。
古龙是个鬼才
金庸用十四部武侠小说奠定了他的江湖地位,但是古龙在某些方面比金庸更胜一筹,比如悬疑,比如搞笑。
我看的第一本古龙的武侠小说叫做《欢乐英雄》,那时大概才十二三岁,这部搞笑的江湖故事让我从此在武侠小说的道路上欢乐地行走。至今几个主人公的故事还留在我的记忆里,看过那么多书,它的搞笑地位依旧屹立不倒。
小说从一开始介绍主人公时就用了诙谐的言语,先是从他的名字说起。郭大路人如其名,的确是个很大路的人。“大路”的意思就是很大方、很马虎,甚至有点糊涂,无论对什么事都不在乎。
然后交代了他的现状。大路的人通常都很穷。郭大路尤其穷,穷得特别,穷得离了谱。他根本不该这么穷的。
他本来甚至可以说是个很有钱的人。一个有钱的人如果突然变穷了,只有两种原因:第一是因为他笨,第二是因为他懒。
郭大路并不笨,他会做的事比大多数人都多,而且比大多数人都做得好。譬如说--骑马,他能骑最快的马,也能骑最烈的马。
击剑,他一剑能刺穿大将身上的铁甲,也能刺穿春风中的柳絮。
你若是他的朋友,遇着他心情特别好的时候,他也许会赤手空拳跃入黄河捉两尾鲤鱼,再从水里跃出抓两只秋雁,为你做一味清蒸鱼、烧野鸭,让你大快朵颐。你吃了他的菜保证不会失望。
他做菜的手艺绝不在京城任何一位名厨之下。
他能用铁板铜琶唱苏轼的“大江东去”,也可以弄三弦唱柳永的“杨柳岸,晓风残月”,让你认为他终生都是在卖唱的。
有人甚至认为他除了生孩子外,什么都会。
他也不懒,非但不懒,而且时时刻刻都找事做,做过的事还真不少。像他这种人,怎么会穷呢?
他究竟怎么会穷呢,故事就是这样开始了。
故事的主人公共有三人,都是各有特色,如果你没有看过,强烈推荐一看。
一本有趣的书在手,拥挤的地铁里或者是舒适的被窝里都一样能够开心的阅读。
读书不仅长知识,而且很欢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