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作者: Li止于至善 | 来源:发表于2020-10-26 14:49 被阅读0次

【原文】

4.3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①,能恶人②。”

【注释】

①好(hào):爱好。

②恶(wù):厌恶。

【翻译】

孔子说:“只有讲仁爱的人,才能够正确地喜爱某人、厌恶某人。”

【解读】

公正地评价别人

儒家在讲“仁”的时候,并非局限于“爱人”的一面,也有“恶人”的一面。孔子认为,不仁之人多是心存私欲,并受此蒙蔽,他们眼中的善恶并非是真正的善恶。只有心怀仁德之人,才会不受私欲的影响,明辨是非善恶。也就是说,只要做到了“仁”,就能公平公正地对他人做出评价,分辨善与恶。

“仁”并不等同于一般的理,但其又在情理之中。判断是非考人心,是情感和理性共同作用的结果,所以标准就会随着人的内心变化而不同。所谓“仁”,是合乎规律的天道,是没有偏私之心的理智,所以,仁者心正,能够站在客观立场上看待人和事。如果怀着一颗仁德的心,对人对事就能做到公平公正,不偏不倚。

唐朝贞观年间,太宗皇帝曾让王珪评价朝中大臣,王珪说:“孜孜奉国,知无不为,臣不如玄龄;兼资文武,出将入相,臣不如李靖;敷奏详明,出纳惟允,臣不如温彦博;处繁治剧,众务必举,臣不如戴胄;以诤谏为心,耻君不及尧舜,臣不如魏徵;至于激浊扬清,嫉恶好善,臣于数子,亦有微长。”太宗听了深以为然,这些被王珪评价的大臣,听后无不大为叹服,认为王珪的评价客观公正。王珪之所以能对诸君子做出如此评价,在于他心底无私。也正因为这一点,唐太宗重用他做谏官,并感慨地说:“王珪常居谏官,朕必永无过失。”

孔子的观点提示我们,在对他人做出评价时,不能因为个体间的差异,或是自己的喜好而对他人做出有差别的待遇或评价。只有从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对其进行分析,尽量不要将个人的感情色彩掺和进去,多从客观方面入手,才能做出准确评断。当然,若想做到这一点,大家还应从自身做起,内心要有着强烈的道德意识,以符合道义的标准待人接物,不能戴着有色眼镜去看人。

公正评价他人意义重大,有利于辨善恶,识美丑,弘扬正义和大道。表彰那些真正的善行,揭穿恶人的虚伪面纱,就是在培植人间正气,能够引导社会走上正确轨道。同时,公正评价别人也是一种处世智慧。假如我们能够对他人做出正确的评价,别人就会认为我们公正,就会信任我们。可是,若是我们对善行给以恶评,不但会伤害别人和社会,还会遭到他人反感或反击,不利于我们的事业。如果我们故意把坏的说成好的,将一些非常明显的缺陷当成优点进行赞扬,很可能会被别人当作阿谀奉承之徒,遭受无尽的白眼儿。

相关文章

  • 《论语》读書笔记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本章为《论语》:里仁篇 【原文】 4.3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①,能恶人②。” ...

  • 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 仁者到底有没有好恶——论语贯通76

    4•3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4•3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4•4 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

  • 2016-3-21论语4.3学习心得(72)

    【原文】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译文】孔子说:“只有仁德之人能喜好人,能憎恶人。” 【鲍建竹解读】仁者...

  • 2016-3-21论语4.3学习心得(73)

    【原文】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译文】孔子说:“只有仁德之人能喜好人,能憎恶人。” 【鲍建竹解读】仁者...

  • 走近孔子-《论语新解》里仁3

    里仁3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白话 夫子说:“只有仁者能够对好人好,对恶人恶。” 释义 能好好人,能恶...

  • 《论语》里仁篇3/26

    2021.10.14 子曰:“惟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子曰:“惟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子曰:“惟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 2022论语分享第37篇:学会分辨君子与小人

    【论语原文】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4.3) 【释义】 仁者好人,是因为仁者具有具有人性之光辉,能发自...

  • 德真写作训练营001队/傅佩荣视频摘录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译文:孔子说,只有行仁者能够做到喜爱好人,厌恶坏人。 这...

  • 2021年10月5日阅读《论语》35天

    69、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译文:孔子说:“只有仁者能真正喜爱人,能真正厌恶人。” 我的感悟:一方面仁者...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kvam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