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论语》读書笔记

《论语》读書笔记

作者: 谢然布 | 来源:发表于2021-11-14 20:21 被阅读0次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本章为《论语》:里仁篇

【原文】

4.3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①,能恶人②。”

①好(hào):爱好。

②恶(wù):厌恶。

【翻译】

孔子说:“只有讲仁爱的人,才能够正确地喜爱某人、厌恶某人。”

【解读】

公正地评价别人

儒家在讲“仁”的时候,并非局限于“爱人”的一面,也有“恶人”的一面。孔子认为,不仁之人多是心存私欲,并受此蒙蔽,他们眼中的善恶并非是真正的善恶。只有心怀仁德之人,才会不受私欲的影响,明辨是非善恶。也就是说,只要做到了“仁”,就能公平公正地对他人做出评价,分辨善与恶。

“仁”并不等同于一般的理,但其又在情理之中。判断是非考人心,是情感和理性共同作用的结果,所以标准就会随着人的内心变化而不同。所谓“仁”,是合乎规律的天道,是没有偏私之心的理智,所以,仁者心正,能够站在客观立场上看待人和事。如果怀着一颗仁德的心,对人对事就能做到公平公正,不偏不倚。

唐朝贞观年间,太宗皇帝曾让王珪评价朝中大臣,王珪说:“孜孜奉国,知无不为,臣不如玄龄;兼资文武,出将入相,臣不如李靖;敷奏详明,出纳惟允,臣不如温彦博;处繁治剧,众务必举,臣不如戴胄;以诤谏为心,耻君不及尧舜,臣不如魏徵;至于激浊扬清,嫉恶好善,臣于数子,亦有微长。”太宗听了深以为然,这些被王珪评价的大臣,听后无不大为叹服,认为王珪的评价客观公正。王珪之所以能对诸君子做出如此评价,在于他心底无私。也正因为这一点,唐太宗重用他做谏官,并感慨地说:“王珪常居谏官,朕必永无过失。”

孔子的观点提示我们,在对他人做出评价时,不能因为个体间的差异,或是自己的喜好而对他人做出有差别的待遇或评价。只有从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对其进行分析,尽量不要将个人的感情色彩掺和进去,多从客观方面入手,才能做出准确评断。当然,若想做到这一点,大家还应从自身做起,内心要有着强烈的道德意识,以符合道义的标准待人接物,不能戴着有色眼镜去看人。

公正评价他人意义重大,有利于辨善恶,识美丑,弘扬正义和大道。表彰那些真正的善行,揭穿恶人的虚伪面纱,就是在培植人间正气,能够引导社会走上正确轨道。同时,公正评价别人也是一种处世智慧。假如我们能够对他人做出正确的评价,别人就会认为我们公正,就会信任我们。可是,若是我们对善行给以恶评,不但会伤害别人和社会,还会遭到他人反感或反击,不利于我们的事业。如果我们故意把坏的说成好的,将一些非常明显的缺陷当成优点进行赞扬,很可能会被别人当作阿谀奉承之徒,遭受无尽的白眼儿。

相关文章

  • 《论语》读書笔记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本章为《论语》:里仁篇 【原文】 4.3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①,能恶人②。” ...

  • 一起读《论语》吧(1)

    请了位老师一起读—— 《与樊登读论语》视频笔记 为什么读《论语》? 1:几乎可以解决我们生活中的所有烦恼 2:...

  • 终于有本书把论语讲透了

    4月,开始读论语。 2020年的目标是把论语,孟子,庄子,史记,毛泽东选集都读完。并且每读一章都要写践行笔记。 另...

  • 何何读论语——文章目录

    何何读论语 001 何何读论语 002 何何读论语 003 何何读论语 004 何何读论语 005 何何读论语 0...

  • 《论语》笔记之六(《公冶长》《雍也》5.1-6.30):论语小舞

    题目:《论语》笔记之六(《公冶长》《雍也》5.1-6.30):论语小舞台,演绎大天地 作者:曲润琏 首读(粗读)时...

  • 读学《论语》第八讲 处世•上

    原创:读学《论语》笔记 《论语》第八讲 处世•上 为人第三个方面的内容:处世“为人”与“处世”是紧密...

  • 读《论语》笔记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易君子乎? 这句话的意思是:孔子说:“学到的...

  • 读论语笔记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孔子真是可敬可爱又可怜。这个主张,从来也...

  • 后续

    爷爷听了我读的《论语》比赛内容说:“我以为这次你俩会合作,要么古琴配读《论语》;要么古筝配读《论语》。《论语》的绵...

  • 借書读書还書

    這幾天讀了章乃器之子章立凡回憶父輩的書《君子之交淡如水》,以章乃器之才,先為李宗仁力挽狂瀾,以財政部長之職,他看清...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论语》读書笔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nvxt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