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今天又惹祸了!
今天洗澡的时候把浴缸里当成了游泳池,把水玩弄的满浴室都是!可把爸爸气坏了,怎么办?打
孩子今天又闯祸了!
居然和几个小朋友一起到外边玩泥巴,冲回家的时候满身是脏泥往沙发上一躺!怎么办?打
孩子又要闯祸了!
居然偷偷拿着板凳去踩着够厨房高处的糖罐!怎么办?打

在数十年教导孩子的职业生涯里,御猫老师会不断跟家长沟通,告诉他们虽然要对孩子有适当的管教,但是要避免暴力处罚小孩。
因为“打”这种行为,根本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反而会伤害到孩子脆弱的心灵,造成阴影,直接影响亲子关系,甚至会让孩子仿效施暴家长的行为,变成暴力倾向的人。
孩子“无理取闹”是真的“无理”?还是没有按照大人们的“理”?家长朋友们到底该如何应付孩子的“闹”呢?
为什么不应该打孩子?
1、孩子是天生的模仿者
孩子很容易会去模仿他仰视的人,第一个模仿的对象通常是父母。
当你责打,拳脚相加他时,他就会学习你的行为。他会认为大可以欺负小的,强可以欺弱的,孩子越来越长大,暴力倾向也会越来越明显。一个暴力的习惯通常都是从小在家庭“培养”出来的。
2、拳头下长大的孩子,容易出现人格障碍
受到暴力责罚的孩子很容易困惑,自己到底为什么被打?为什么要被如此处罚?有的时候孩子可能明白,是因为“没有听爸爸的话”“没有按时做作业”,但大多数时候孩子其实根本不知道或者不理解为什么这样做会被打。直接会导致今后的生活里,条件反射般躲避父母,逃避应做的事情,更甚会出现人格障碍,逐渐学习家长的暴力行为,今后变本加厉用在同龄人身上。
3、影响亲子关系
责罚孩子的父母通常会事后懊悔,在内心深处,他们会觉得自己这样做有点过分。结果他们经常会在施暴后,用一些好处、甜头去补偿自己心理的愧疚,殊不知这种暴力+奖励的行为更加让孩子困惑,孩子会陷入迷茫,甚至可能造成孩子的恐惧,直接影响了正常的亲子关系。
4、暴力一定会升级
当开始打孩子,你会发现,处罚手段会忍不住升级。刚开始可能会打的很小力,从打手掌、打孩子屁股起。但如果孩子持续不听话,不认错,你可能就会忍不住加重力道,严重的会逐渐变成虐待儿童。
5、恶性的循环
孩子会认为这样处罚自己是不公平的,所以都会衍生怒气,甚至是升级至屈辱的感觉。对这种暴力的家长来说,处罚是对孩子好,是教育的手段,但其实通常是发泄自己怒气的借口罢了。这种冲动往往会陷入一种循环,阴影会影响孩子一生的行为,造成一家人精神上的痛苦。
【育儿知识每天更新,请点个关注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