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明日之星,无量之氢

明日之星,无量之氢

作者: 东者西迷 | 来源:发表于2014-07-11 22:16 被阅读48次

    氢是美丽自然界拥有朋友最多,存在最普遍的元素大家,据宇宙学家的保守估计,它构成了宇宙质量的75%。在我们生活的地球上,除空气中含有部分氢气外,其他的身影都谦虚的以化合物的形态贮存于你再熟悉不过的水中,而水是地球上最广泛的物质。据某位数学天才学着痞子蔡《第一次亲密接触》的思索样子推算,如把海水中的氢全部提取出来,燃烧所产生的总热量比地球上所有化石燃料放出的热量还大9000倍。但是必须有个前提,提取工艺要走上前沿,即方便实用消耗小,目前这个阶段还是万里长征第一步。下面我们一起走进氢,了解一下它的背景和开发能源之路吧。

    【追溯家世】

    开天辟地奇点爆炸的那一瞬间,氢就开始了漫长的造化。在宽广的自然界无忧无虑的度过了那看不到尽头的默默无闻的岁月,无人问津更别提为人类造福了。时间行进到16世纪末期,瑞士有个化学家叫巴拉采尔斯,一不小心把把碎铁片掉进了硫酸中,瞬间许多气泡,像旋风一样腾空而起。年轻的他缺乏饱经风霜的经验,没有再深入研究,错失了功成名就的机会。直到1766年,英国优秀的科学家卡文迪许确定这些气泡中的物质在空气中可以燃烧生成水,但是由于受到传统守旧思想的熏陶,没有创新大胆的魄力,只好称它为可燃空气。随着科学的发展和思维方式的转变,1787年法国杰出的化学家拉瓦锡最终给它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氢,这也让拉瓦锡光辉万丈。

    后来社会进步了,仪器先进了,又找寻到氢的两个“能干”的大“哥哥”,氘和氚。他们是氢元素的同位素,有时候也把它们称为“重氢”和“超重氢”,这样也给水找到了失散多年的的家人重水和超重水。

    【看家本领】

    虽然重量最轻,每升氢气只有0.09克,氢却身手不凡,常温常压下为气态,在超低温高压下又可成为液态;若将压力增大到数百个大气压,液氢就可变为固态氢。不仅体型有三变,在所有气体中,氢气的导热性最好,比大多数气体伙伴的导热系数高出10倍,因此是极好的传热载体。

    氢毫不顾惜的奉献自己造福人类,除了核燃料就数它的发热值最高。氢气火焰的温度可高达2500℃,只要与空气轻微的亲密接触(3%-97%范围内),遇见火花就熊熊燃烧了。与其他燃料兄弟相比,氢燃烧时最清洁,除生成水和少量氮化氢外不会产生诸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粉尘颗粒等对环境有害的污染物质,少量的氮化氢经过适当处理也不会污染环境。而且氢循环使用性好,燃烧反应生成的水可用来制备氢,来回反复的贡献自己给社会,无愧于老大的称号。

    【崛起之路】

    既然氢含量那么多,又能燃烧产热。人类怎么可能闭着眼睛不看不顾呢。既然司空见惯的水中有它的影子,就从水开始抽丝剥削吧。

    也许你不知道,氢和氧分子爱的那么深,在纯净的水分子中他们结合非常牢固,决意要生死相守,要把它们分开,需花费很大的力气。比方说,必须加热到二、三千摄氏度的高温,才能把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如果通过这样收集到氢,不仅要消耗很多的能量,而且还要有相应的耐高温、耐高压设备。为了避开这个技术难点,实际上主要还是利用天然气、煤炭和石油产品作原料来制取氢气。但是利用这些化石原料依然需要高温和各种各样的催化剂,所以算不上是一种有前途的制氢技术。

    随着科学家刻苦的摸索,发现太阳也能帮大忙了。在水中放入催化剂,阳光照射,催化剂便能激发光化学反应,把水分解成氢和氧。最困难就是找那些可靠稳定的催化剂了。现在找到的二氧化钛和某些含钌的化合物,就是较适用的光水解催化剂,但是还不能满足实际应用。一旦更有效的催化剂问世,水中取“火”——制氢就成为可能。那时,只要在汽车、飞机等油箱中装满水,再加入光水解催化剂,阳光照射下,水便不断地分解出氢,成为发动机的能源。

    用氢作为燃料,不仅干净,在低温下容易发动,而且对发动机的腐蚀作用小,可延长发动机的使用寿命。由于氢气与空气能够均匀混合,完全可省去一般汽车上所用的汽化器,从而可简化现有汽车的构造。看看,作为元素周期表的老大,不仅树立良好形象起模范带头作用,还主动担任重大的社会责任了。

    化学家们在黑暗中摸索前进之时,生物学家寻觅到了新思路。他们发现了不少能够产氢的细菌,一类是化能异养菌,一类是光合自养菌。已知产氢的化能异养菌有30多种,能够发酵糖类、醇类、有机酸等有机物,吸收其中的一部分化学能来满足生命活动的需要,同时把另一部分能量以氢气的形式释放出来。

    光合自养菌比化能异养菌更有能耐,它们不需要消耗有机营养物,而能像绿色植物那样吸收太阳光,把简单的无机物合成有机物以满足自身的需要,同时放出氢气。太阳光取之不尽,无机物到处都是,所以用光合自养菌产氢大有前途。至今,已经发现约13种紫色硫细菌和紫色非硫细菌可以产生氢气。据悉,美国宇航部门准备把一种光合细菌——红螺菌带到太空中去,用它放出的氢气作为能源供航天器使用。除了细菌,生物学家还发现,绿藻在无氧条件下被太阳光照射时,也可以放氢气,甚至某些高等植物也是光合放氢的好材料。

    【漂浮思绪】

    既然氢有那么多的优点,就不能不让人想入非非了。

    爱琢磨的科研者提出想法,从植物身上取出叶绿体,使之成为“生产氢气的工厂”。第一台叶绿体制氢装置于1973年在美国问世了,问题是天然的叶绿体寿命太短,需要寻找延长它们工作寿命的办法。

    还有些具备高级想象力的科学家提出培育“氢树”的设想。他们认为,如果让植物的光合作用保留在分解水的阶段,使氢不与二氧化碳起作用,而直接从植物体内分离出来,那么,一棵棵的“氢树”就可以直接给我们提供纯净的氢气了。

    这里还有一个更狂想的念头,先臆想一下这个震撼性的画面:大海的上空,刮过一阵凶猛的大风。大风过后,1千米的海面上,突然燃起了通天大火。你正疑惑吧,慢慢告诉你大火引起的原因。由于那阵以每小时200公里疾驰的大风与海水发生猛烈摩擦,产生了很高的热量,将水中的氢原子和氧原子分离,并通过大风里电荷的作用,使氢离子发生爆炸,从而形成了“火海”。据数学高手估算,这场“火海”所释放出的能量,相当于200颗氢弹爆炸时所产生的全部能量。氢弹也是用氢元素中的重氢(又称氘)等作为原料做成的,它们的原子核聚合到一块所释放的聚变能很大,比核电站反应堆里发生的裂变反应的能量大4倍!海水里含有几十万亿吨氘,按世界上目前的能量消耗水平计算,可供人类使用几百亿年。不过与氢的非核利用相比,后者更具危险性。

    不过这些都是有点终极幻想的喜剧感,只能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了。下面让氢做点实际的工作吧。

    【建功立业】

    以前国庆节到了,举国欢庆。首都天安门前,五颜六色、大大小小的气球高高地浮在空中,迎风飘扬,翩翩起舞,十分好看,人们都说这是“白天的焰火”。这可都是氢气的功劳。不过人们发现,如果氢气泄漏了,加上外界摩擦引起静电会发生爆燃,造成灼伤。为什么会被灼伤呢?我们知道燃烧的前提是易燃气体达到一定的浓度,如果装在气球中,氢气浓度较高查过了着火点。但燃烧时间不会很长,因为气球破裂后氢气发散的非常快,很快就全部烧完了,因此不会发生持久性烧伤,大部分是瞬间的高温灼伤。所以现在填充气球渐渐的不用它了,用氦气取代了。

    但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何况氢又本领卓越呢。氢最高兴的是自己很早就涉足航空领域了,那可是飞跃地球的伟大梦想啊。

    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氢即用作A—2火箭发动机的液体推进剂。196O年液氢首次用作航天动力燃料。1970年美国发射的“阿波罗”登月飞船使用的起飞火箭也是用液氢作燃料。再加上我们的神州系列飞船,氢已是火箭领域的常用燃料了。

    对航天飞机而言,减轻燃料自重,增加有效载荷变得更为重要。因为氢的能量密度很高,每千克氢燃烧后的热量,约为汽油的3倍,意味着燃料的自重可减轻2/3,这对航天飞机飞跃地球无疑是极为有利的。

    【瓶颈之苦】

    氢存储方式有物理方式和化学方式两种。物理方式有两种:一是液态氢法,此法的能量密度最大,其困难是,保持液态氢容器处于-253℃以下是一项难度极大的绝热保温技术;二是以高压方式(2000~3000kPa)储存于金属容器中,即高压气瓶法,此法的能量密度小,贮氢量少。

    目前研究最热的是金属“吸收”氢气,反应生成金属氢化物,同时放出热量。其后,将这些金属氢化物加热,它们又会分解,将储存在其中的氢释放出来。这些会“吸收”氢气的金属美其名为储氢合金。储氢合金都是固体,需要用氢时通过加热或减压使储存于其中的氢释放出来,因此是一种极其简便易行的理想储氢方法。主要有钛系储氢合金、锆系储氢合金、铁系储氢合金及稀土系储氢合金。科学家们正在研究一种“固态氢”的宇宙飞船。固态氢既作为飞船的结构材料,又作为飞船的动力燃料。在飞行期间,飞船上所有的非重要零件都可以转作能源而“消耗掉”,这样飞船在宇宙中就能飞行更长的时间。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明日之星,无量之氢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kxst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