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也许都不够了解自己
《暗时间》读后感
By Keru
最近阅读了刘未鹏 《暗时间》一书后,我对自己一直以来的学习思考方法都有所启发。但我认为更重要的改变是对习惯、思考方式的反省和改正。本文也是通过书中的一些思想来进行分类总结,对所学知识和想法进行一个简单的总结和消化。
思维体力
思维体力是书中较早提出的一个概念,思维体力即是思维的深度和密度的乘积。深度、密度两者缺少其中任何一项都会导致思维体力的孱弱。书中提出不少关于如何提高深度、密度的思考和作者自己的实践经验。我通过作者几个概念来对如何提高自己的思维体力进行一个梳理。
碎片时间
碎片时间的概念,大家都不陌生。这也是一个可以直观用字面意思解释的概念。碎片时间和作者书目题目《暗时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碎片时间就是那些被我们现实活动所割裂的时间,吃饭前后、等公交的时间、洗澡准备的时间等等不一而足。虽然这部分时间没有办法也无需用来全情投入到工作学习当中,但在思考上,这部分时间确是一个宝藏。暗时间的含义即来源于此,通常这部分零散的时间是大脑潜意识比较活跃的部分,如果用来思考未完成的棘手问题通常有很神奇的效果。这需要平时对问题养成积极思考,反复琢磨的习惯,这样一来,很容易在自己的碎片时间里进行再思考。
分割任务
分割任务的思想其实在克服拖延症里比较常见,但推而广之,在一些艰涩的毫无头绪的问题上,分割任务也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手段。分割任务背后其实是对时间管理的一个大的概括,我们在遇到一些大的问题时,通常有先天的沮丧和畏难情绪,而这种情绪导致的挫败感会一次次的阻止你向前走。
我自己的拖延症教训就是,在做一件“理智上对”的事情的时候,稍微一丁点的困难,都会转向更容易的“及时行乐”的行为中。通常这种转向意味着对“理智上对”的事情的放弃。其实对于拖延症本身,我也抱着“治好”或者“拖延”的思维定势,认为拖延症本身就是一个可以一蹴而就的事情。殊不知,拖延症背后是我们大脑如何处理信息、做决定、在情绪和理智之间做选择的一个综合的病症。
想要彻底治愈拖延症,有良好而清晰的时间管理技能和习惯,必须要在信息输入输出、情绪控制和思维反省上做出一定的改变和努力。而分割任务本身作为辅助大脑减轻挫败感的一种有效的小技巧,无疑是对我们去做一件“理智上对”的事情的一种有效的办法。在大脑处理一件远大的任务时候,系统里只有“完成”与“未完成”的状态,而通过你对大任务的进一步细分,大脑里的目标被分解成一个个具体易得的目标,所以情绪上大任务的挫败感转而成为小任务的成就感。虽然任务没有变化,但对于大脑处理信息而言,这是一个极好的伎俩。
思考深度
前两个概念都是在保证思考的习惯和环境的,思维体力另外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思考的深度。思考深度可以通过专注力来进一步解释。专注和后面会写到的流体验是非常相近的。思考的深度,一方面要求人对该问题有一个深刻全面的认识,另外一方面要求你对问题进行一个高密度的批判性思考。暗时间可以使碎片时间用来进行思考,分解任务则可以让你思考其中一个小问题来对大问题进行更为细致的思考。总之前两点都是针对思考深度的一个基础,在如何深度思考的上面,一方面要对自己的逻辑方式有一个清晰的了解,另一方面要对自己思考的方式有一个批判性的认识,更不能有“自利归因”的因素。
情绪大脑
这一部分是非常有意思的一块。主要围绕的是大脑如何做决定来进行阐述和分析的,其中很多思想是基于现代心理学和认知学所给出的。而情绪大脑,是我读完本书以后一个比较印象深刻的概念。情绪大脑是指大脑在做决定和分析信息时,不可避免的受到情绪的影响。而究其根源,则是大脑的决定机制仍然适用于远古群居的环境,所以经常会有“理智上对”但大脑拒绝响应的事情发生。
做决定
其实做决定发生在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个事情上,小到吃什么饭,大到职业、配偶的选择。做决定是基于一系列信息的获取、分析和判断基础上的,所以从根本上来讲,我们做的每一个决定都是信息导向的。而大脑在分析处理这一系列信息的时候,经常会出现的情况就是选择在远古时代“物资缺乏、群居为主”情景下的最优选择。这个理论最明显一个例子就是,人类对甜食的偏爱。虽然近百年来,科学不断的研究表明,人类在工业时代已经很少有“缺少能量”的现象,更多的问题是“肥胖”“糖尿病”等营养过剩的问题。但是在大脑面对甜食这个气味信号的时候,最本能的处理机制是基于“远古时代食物是有季节性的”,如果现在不吃,那么有可能挨饿。于是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都不会拒绝甜食。但返回到现代社会,这个以身材瘦削为美的时代,显然吃甜食的决定是不适应于时代的。所以做决定,本身有着“远古大脑”的限制和信息不对称的限制,如果情绪再输给理智,那么这些决定都会有着先天的硬伤。
注意力
我认为的注意力是和信息获取紧密相关的。在注意力这个方面,一样存在着和远古大脑一样的问题。那就是大脑仍然武断的存在这样一个假设:“信息是缺乏的”。所以在任何一个可以获取信息,尤其是一次性大量的信息的面前,大脑很难拒绝这样的信息输入。但随着网路的普及,信息本身获取已不再是什么难事。相反,筛选信息变成当前更为重要的问题。理智很容易判断这样的局面,但是我们远古的大脑可能还需要一些训练和纠正才能明白,并不是所有“提供大量信息”的东西都值得投入注意力。
主动注意力
主动注意力应该更多的放在“系统”“专业”的知识积累和思考上。尤其再网络时代,主动注意力的稀缺更需要我们投入更多的精力来规划和分配我们的主动注意力。主动注意力首先应该是“自发的”“主动的”,而不是现在大多数网站采取的timeline的模式。我想比较接近的是“搜索模式”。即我们应该在获取信息前,首先确定要获取什么样的信息,哪些方面的信息,以及需要了解的程度。当然,信息有可能有更多的延展,所以在获取信息前的一些计划工作显得尤为重要。这一点,很类似于写作大纲。写作本身是一个不断拓展方向的过程,很容易在写作过程中偏离原来的计划,这未必是坏事,因为很多灵感和有趣的东西是发生在计划外的。但对于一个文章的大部分,还是需要在写作之初就心里有数,该写什么,写多少的一个计划。这个道理类比于主动注意力,在获取信息前,应该要有一个大纲。
被动注意力
被动注意力,我认为多数是打断我们深度思维的一些信息。类似于,学习、思考过程中的信息,来电,微博微信的提醒等等。现在大多数的sns网站的设计之精妙,是一个让人逐渐上瘾而有粘性的设计。而sns是我自己生活中,比较大的一部分被动注意力开销。在写这段文字的时候,我正在进行“戒除微博微信”的一个小型的计划。回想起来,尤其是近一两年,对微信的依赖已经到了病态的程度。这是一个典型的被动注意力管理失败的案例,我一开始是出于“礼貌回复”,对每一条微信都进行3分钟以内的回复。久而久之,随着周围人越来越多的加入微信,以及微信在智能手机上的及时提醒,我对“叮咚”这个声音产生很强的应激性反应。发展到后来,简直一场灾难,对于朋友圈、微信提醒,几乎已经上瘾,每个学习工作稍微有点困难的时候,就会想来刷一刷。幸运的是,我意识到这样做信息的奴隶是一件不好的事情,于是从取消微信的提醒开始,接着取消朋友圈功能,取消微信的程序标记,到安排每晚9点半查看信息。不能说我已经完全控制了自己的被动注意力,但我觉得现在的这个状态,虽然还会在工作中有“好奇心”去查看朋友圈,微信消息,但我会告诉自己“在晚上九点半”去做,减少了很多不必要的注意力开销。
情绪极点
情绪极点这个概念是我根据对书中的情绪控制和运动中的极点概念提出的。情绪对于我们思考,学习工作的影响不亚于信息本身,尤其对于先天情绪丰富的女性和脑力劳动者,情绪对于我们的影响,正面的负面的,明显的暗含的,始终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而情绪本身就像跑步一样,在很多时候会有极点,这中极点有可能是挫败感的集中爆发,有可能是成功感的麻木等等,在一个长期的目标实现的过程中,情绪这个因素使人类的行为显著的区别于人工智能。一方面,我们需要去了解自己的情绪状态,不为情绪所控制。另一方面,我们要对负面情绪进行排解,方式不一而足,我的方法使跑步和倾诉。再者,积极情绪要引导和控制,我们天生对自己的功绩有一种骄傲自满,这样的心态从小学我们就知道不好,但控制好这样的情绪,仍然是我需要进行探索和思考的一个方面。
习惯
知乎上有一个问题是:“有哪些难以养成但受益终身的习惯?”。可见好习惯本身就具有难以养成和受益终身两个属性。习惯的力量不用再次强调,本文仅对书中几个好习惯进行一个介绍。
思考思维本身
这是一个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思考。思考不仅限于对信息的处理,还有我们对自己思考本身的思考。书中最后一大部分是介绍数学中精妙的思想还有编程中作者的一些思考。这些思维本身的归纳总结,我自己因为很久不接触数学、算法等东西,理解起来略有难度。但从心理学,认知学来对自己有一个了解也是对思维本身思考的一个方式。
信息来源
信息来源的部分我觉得可以和上文中注意力部分进行一个有机的整合。信息来源看似简单,但有时候我们会在信息噪音中,迷失我们原本对信息的需求。
读书
读书在现在的网络时代,仍是最快捷获取有质量信息的一个重要来源。反观现在流行的自媒体、微信公众号、博客博主,主要的流量转换模式一个是购买力,另一个就是集结出版。所以书本本身就是对信息的一个有质量的筛选,那些流于表面和没有深度的思考,通常不会是以一个书的形式出现。对注意力稀缺的现代人来说,读书无疑是一个成本低但非常可靠的获取信息的方式。
问题
why > how
关于对问题的一个解决,是我们大脑最重要的功能之一。但有时候我们对于问题解决的方法投入过多的热情和注意力,而对问题本身却没有花太多的时间进行思考。这是一个非常常见的误区,在这个方面我们需要培养的习惯就是,对问题本身的重视,或者对问题可以采取“倒推法”进行一个分析和解决。
人
人是我们获取信息的另外一个来源,但社交本身并不一定能够给我们带来我们需要的信息。
* 社交
无论是虚拟的社交还是现实的社交,我们如果要获得更多有价值的信息,往往是通过了解-信任-信息交换,来获取一个有价值的信息。但是在大城市的快节奏的生活中,社交有时候会沦为我们情绪的一个发泄工具。当然这本来就是社交的一个属性,但我认为这不是主要的社交功能。社交的好处在于,活动是交互的,人也是多方面的,你能抛出的问题和角度越多,对方才有可能回馈给你更多。如果你本身的思考就非常浅显,那么在社交这种交互活动中,很难收到深刻的启迪。所以一方面社交本身是信息获取的渠道,另外一方面,社交也是信息输出的方式。在最大化社交收益上,一方面要对自己有一个更为严格的要求,反过来,社交本身也需要进行反思和总结。
* 讨论和博客
讨论广义上来讲也属于社交的一个方面。 但讨论是属于比较高级的信息交换的阶段。作者在书中提出写博客和谷歌group对他思考问题和获取信息的一个促进和帮助。诚如作者所言,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很难用语言,把自己系统的思考进行一个表达,多数是一个结论、观点, 而更多的是一些客套话。网络博客和论坛在这方面就比传统的社交有更明显的优势,因为读者和作者本身对彼此的想法已经有一个初步的了解,讨论本身更多的是基于问题本身而非人。
输出
流体验
输出是对自己思考的一个总结和升华。这也是我为什么写这篇文章的初衷,正如文章所言,写作是思维和逻辑的一个很好的缓冲,在写作的过程中,你会发现更多的想法,同时也是对自己想法的一个再总结再思考。虽然一开始我已经对文章的框架进行了布置,但在写作过程中,还是有不少改动。而且在提笔之前对《暗时间》的理解也只是印象上的,并没有太多实质性的理解。所以输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思考过程。
写作作为最容易获取的流体验,更是值得推荐。就如跑步前的热身,一个流体验会更容易使人专注于所思所想,而非其他的信息噪音。
碎碎念
文章对微博微信等等的状态发布,定义为碎碎念。我觉得非常有道理。这些状态当然有存在的价值,一方面是属于情绪的发泄,另外一方面就是社交。但我们可能稍微做一个小改动,就会发现,碎碎念的价值其实并不高。那就是推迟碎碎念,比如你当时想要发的微博微信,推迟到晚上发,把一天想要发的记在本上,晚上再发。通常到晚上,你就会发现真正需要发表的和实际的记录的存在一个非常大的差别。一方面我们对工作学习有着先天的拖延精神,另一方面我们对于这种碎碎念反而是一点都不拖延。不如换个角度,拖延购物、微博、微信,你也许会发现你的焦虑会少很多,注意力也更容易控制。
摘抄
能够迅速进入专注状态,以及能够长期保持专注状态,是高效学习的两个重要习惯。
另外,经常李勇各种碎片时间进行阅读和思考,对迅速集中注意力和保持注意力都非常有帮助。
过早退出是一切失败的根源。
兴趣遍地都是,专注和持之以恒才是真正稀缺的。
有人会因为无法做出决定就推迟决定,然而实际上推迟决定是最差的决定,在推迟决定期间,时间悄悄流逝,你却没有任何一条路上的积累,白白浪费了时间。
弄清娱乐是娱乐,知识是知识,如果你真正得到一些知识,最好过滤一下你的信息。否则你只是在别人的思考中得意着。
这些不重要的事情自己来找你就可以了,即中断式被动关注,后者可以防止空转来浪费的时间,从而把最集中注意力的时间利用在最重要的事情上。
人与人学习的差距不在资质上,而在花在思考的时间和思考的深度上(后两者常常也是相关的)。
卡耐基用一整本书讲了一个有效的做法来避免焦虑--底线思考。
最糟糕的就是纯属性格上原因觉得每件事都得第一时间完成,很多看上去紧急的事情并不是真的不能再拖了,有的干脆就不需要或值得去做。
传统的阅读和思考永远优于所谓的再互联网上汲取新只是,后者往往浅表、不系统、乃至根本没有价值。
正如解决问题一样,问题卡住解决不了,第一时间要做的就是分析到底为什么解决不了,而不是直接求救。
硬着头皮过了那个情绪上最艰难的时候,也就适应了。
看一个人,只要看他读的书和见的人。还是很有道理的,这两者是一个人成长中最有价值的信息来源。
人际关系变动频繁的大城市,社交失败的成本近乎于零,所以正确而理性的做法是永远都勇敢的迈出第一步。
当你终于潜到问题的底层,触摸到问题的实质,把水面之下的冰山整体看清了的时候你会有一种通体舒泰的感觉。
有海量人肉在手动挖掘和转载有价值的信息,我们所能做的最差的一个决策莫过于停止做一件没有任何坏处却有一大堆好处的事情。(谈为什么写博客)
书写自己的思想是一件容易产生流体验的事情。
千万不要碎碎念,我能理解每个人都偶尔想发发老所的冲动。
Much of will is skill.
Much of intelligence is knowledge.
Overnight success takes a long time.
增大成功的几率,本来就是我们付出时间的原因。
困难的路越走越容易,容易的路越走越难。
why 永远在how之前。
不走到最后往往是不知道的,只要答案还未出现,我们大脑中的逻辑演绎之树的末端就始终隐藏在黑暗之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