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你没看错,我要被妈妈拉着在海边的女孩,为你点赞,事情是这样的。
最近,在微博上发现一则新闻,在辽宁的一个海边,有人报警,一对母女想要跳海,多名民警火速赶到现场。
一名神经崩溃的女子,正拉着一名10岁左右的女孩,往海里走,女孩拼命的反抗,哭。女子却不为所动,继续往前走。
六名民警好言相劝一番无效后,只好手拉着手下水,强制性的将母女俩拉回岸边。
事后,年轻妈妈说:“最近上网课,孩子不好好上课,写作业还拖拉,嫌我管的太多,老跟他吵架”。便想带着她到海边来,教育教育他。
人们一切的焦虑,痛苦的根源都源于缺乏边界,规则边界,关系边界。
大多数的父母都会根据自己的经验,给孩子设定一个标准,觉得是为了孩子将来少走弯路,如果没有达到,那就是孩子的问题,焦虑,崩溃。
当一个父母缺乏界线,付出太多,对孩子偿还期望就越高,容易认为掌控孩子的思想。
想要积极的推动孩子的学习,就要客观的看待自己与孩子的关系,尊重孩子的边界。孩子青少年时期,是心理边界形成的关键时期,会自主吸收周围环境,将自我与他人区分,形成自我意识,只有父母以身作则,尊重与孩子的界限,用生命去影响生命,孩子才会明确自己的边界,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中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1,让孩子认识什么是边界
如果孩子拥有强烈的界限意识,他们可以清楚的知道哪些是自己的事,自己有责任做好自己的事,不要依附父母。
上网课,是孩子自己的事,写作业是孩子自己的事,我们有责任去努力做好自己的事,不要依靠别人。
哪些是别人的事,别人的事,你可以尊重和接受,不能强加干涉,也不应该干涉。
对于父母来说,上网课,写作业是孩子自己的事,我们能做的就是尊重孩子的决定,帮孩子找到上网课,写作业的内动力,引导她们主动去做功课。不去过度关注,为她们减轻压力。
哪些是大家的事,就像亲子之间的界限,孩子需要明确自己的任务,父母需要不越位,不干涉,不剥夺,管住自己的嘴,拉住自己的手,给孩子机会,把她放在主动的位置上,自己控制自己,自己主动去努力,通过自己解决问题来成长,同时也需要父母与子女之间合作,才能完成。
当孩子,懂得为自己的言行负责,知道只要自己努力了,就可以有哪些收获,孩子凭借自己的努力,取得成绩,学会自我认同,感受到自己的价值,从学习的过程中,看到自己努力的结果。
王梓恒在《家庭关系痛苦的根源》中说过,这个世界上的三件事,自己的事,别人的事,老天爷的事,已经清晰的划分了妈妈与孩子之间的界限。
2,孩子敢于明确的表达自己的观点,有力量守好自己的边界
就像上边新闻中被妈妈拉着去海边体验生命的孩子,就是有明确界限的孩子,当妈妈越界时,就觉得不开心,不舒服,不被尊重,感到妈妈踩到她的边界,她用哭,反抗来悍卫她的边界,视妈妈为强烈入侵的敌人,孩子越没有能力去悍卫自己的边界,对妈妈入侵的敌意就越强。
相反,如果一个孩子轻易的让别人度过自己的边界,即是在教对方轻视你,你付出的再多,对方也不会看见你的付出,因为人都是自恋的,他会觉得这一切都是他应该得到的,对你缺乏尊重。
很久以前流传。微博上流传着一个父亲教孩子表达观点的视频,被疯狂的转发收藏。
一个小女孩因为父亲喝了它的汽水,侵犯了它的边线。不开心和父亲吵闹痛苦发脾气。
父亲问他:“”你为什么哭?”
孩子不说话?
父亲说:“”是因为我喝了你的汽水吗?”
孩子抽泣的说:“”是。
那你就直接告诉我爸爸你喝了我的汽水,我不高兴了。自己把你的不高兴说出来。不好吗?为什么要哭?”
孩子不说话继续哭。
爸爸说:“你看啊,这事儿是这样的,我没有请求你的同意,就喝了你的汽水儿。这是爸爸不对。你要告诉我,而不是哭,你不说,爸爸就不知道错在哪儿,所以以后有问题。你感觉到不舒服就说出来好不好?”
孩子停止其孩子停止哭泣。同意的点点头。
有清晰界限感的孩子,面对侵略自己边界的妈妈,会拼命表达自己的观点,让妈妈看见自己的边界,拼命保护自己的边界,让自己的力量得以流动,而这点正是21世纪孩子应该具备的能力。
德国著名的心理学家海查,曾做过一个实验,他对有强烈反抗倾向的100名儿童,和没有这种倾向的100名儿童追踪观察发现
前者80%的人意志坚强,有主见,有独立分析,判断事物和做出决定的能力,而后者反有26%的人,意志坚强,其余的人则遇事不能做决定,不能独立解决问题。
3,父母充分的尊重和信任孩子,不越位,不干涉,强制变引导,家人协同一致,守好界限
听父母讲过一个学霸和他父母的故事。
一个学霸以总分637分考入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金融专业。
而前一年,她以一分之差与北京大学无缘。当时情绪非常低落,父母非常理解女儿的感受并没有责怪学霸,也没有安慰她,但当她选择了复读时,父母表示全力支持。
父母对女儿的支持就是给她充分的尊重和信任,即使她在看电视,也不会阻止她。
细想一下,那些学霸的父母,一般的都是很温和,平等的,不会和孩子贩卖自己的焦虑。他们的主要教育方式是引导孩子,引导孩子自己做学习计划,自己执行计划,他们所能做的就是在学霸有所懈怠的时候,给予他们力量,让他们继续执行自己所订的计划,直至完成。
有的父母总认为比孩子早出生,怕孩子受苦,想把自己所有的经验,知识,技能传授给孩子,可反过来想,孩子是比父母活得久,死得迟的人,父母提供的任何经险和技巧都不足以让他来应付未来的社会
一双好鞋子,应当给予脚成长的空间,不束缚,不变形,让脚长成它本来的样子,鞋子再好,脚也需要时不时的出来透透气。
父母对孩子的关注并非越多越好,合乎情理有界限的爱,才是推孩子的正确方式。
父母要做的是那个在旁边给你鼓掌或加油的那个人。
4,就像纪伯伦在《致孩子》中写到的一样,你的儿女,其实不是你的儿女,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的渴望而诞生的孩子,他们借助你来到这个世界,却并非因你而来,他们在你身边,却不属于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