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小儿推拿的课上完了,发笔记

小儿推拿的课上完了,发笔记

作者: 85酒吧 | 来源:发表于2021-09-10 09:20 被阅读0次

    小儿推拿概念

    小儿推拿是建立在祖国医学整体观念的基础上,以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等学

    说为理论指导,运用不同于成人的手法,作用在小儿体表某些特定穴位上,使经络通畅、气血通畅,以达到治病保健、助长益智的一种外治疗法。

    一,小儿推拿的适应证

    小儿推拿的适应证较广,常用于感冒、咳嗽、发热、腹痛、腹泻、呕吐、咽炎、消化不良、厌食、积食、哮喘、夜啼、肌性斜颈、近视、盗汗、脱肛等治疗,以及小儿保健与预防。

    二、小儿推拿的禁忌证

    虽然小儿推拿操作安全,运用广泛,但也有一些不宜推拿的禁忌证,应予以注意。

    1.各种皮肤病患者以及皮肤有破损(发生烧伤、烫伤、擦伤等),皮肤炎症、不明肿块,以及有伤口瘢痕等局部。

    2.有明显的感染性疾病。

    3.有急性传染病,如猩红热、水痘等。

    4.严重的心、肺、肝、肾等脏器疾病。

    5有严重症状而诊断不明确者慎用。

    三,小儿推拿补泻作用

    虚者补之,实者泻之。

    “补”乃补正气之不足,凡能补充人体物质之不足或增强人体组织某一功能的治疗方法,即谓之“补”。

    “泻”乃泻邪气之有余,凡是有直接祛除体内病邪的作用,或抑制组织器官功能亢进的治疗方法,则谓之“泻"。

    【小儿推拿补泻作用】

    补~从远端至近端。

          轻、慢、摩。

    泻~从近端至远端。

          重、快、揉。

    小儿肝长有余肾不足。

    肾经:小拇指 补 从指尖推到指根

    肝经:食指 泻 从指根推向指尖

    脾经:大拇指

    注意事项:

    【不能留长指甲,不能直接推,要有介质,精油或粉,小儿多用粉,精油包含物多,小儿皮肤过敏】

    桡为阳,大拇指侧;桎为阴,小拇指侧。

    小儿推拿操作要求

    1、不能留长指甲

    2、要用介质

    小儿推拿手法操作要求

    轻而不浮、重而不滞、平稳着实、持久有力。(一个穴位,100~300下,少了没效果。)

    脾为生痰之源,肺为储痰之器。

    小孩发烧要保持大便通畅

    三天不大便,烧不退

    灌肠易伤身体,用开塞露稍好些,初次便出颗粒状

    下通上紧,嘴巴要管住,易清淡,忌油腻。

    咽炎,消化不良引起,热往上走。

    盗汗、自汗,自汗正常生理现象;盗汗,尤其入睡后半夜依然大汗,汗血同源,考虑补钙。

    小儿推拿常用手法

    一、推法

    推拿法分直推法,旋推法,分推法。

    1、直推法:以拇指桡( rao)侧或指面,或食中二指指面在穴位上作直线推动。

    2旋推法:以拇指指面在穴位上作一定方向的旋转推动。(动态绕圈)

    3、分推法:用两手拇指桡侧或指面,或食中指指面在穴位向两旁分网推动称分推法,也称分法。

    二、揉法

    以拇指,食指,中指或掌根,按在选定的穴位上;作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旋转揉动,称揉法。操作时压力轻柔而均匀,手指不离接触的皮肤,使该处的皮下组织随手指的揉动而滑动,不要在皮肤上摩擦。

    三、掐法

    以拇指指甲或拇,食二指指甲重刺穴位称掐法。(例如中暑、高烧等昏迷,掐人中。)

    四、按法

    以拇指指端或中指指端,在选定的穴位上逐渐向下用力按压称按法。(头顶百会穴用按法)

    五、摩法

    以食、中、无名指的螺纹面或掌心附着于穴位上,以腕关节连同前臂用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环形移动摩擦,称摩法。(顺时针,力度比揉法小,适合婴幼儿腹胀、拉肚子。)

    六、拿法

    以拇,食两指适当拿住选定的穴位,两指反复递增用力,或用拇指和其它四指拿取某一部位之肌肉或筋膜,同时相对用力,一起一落,一松一紧地拿,称为拿法。(风池穴,退烧!肩井穴)

    七、捏脊法

    大拇指抵住皮肤,食指成捏脊状,自尾椎骨端至大椎穴,沿脊椎两侧旁开1.5寸,自下向上推,然后再以两食指梳下来。(捏脊法的好处有好多呦,刺激脾经、胃经、膀胱经,可以促近孩子的智力发育、成长发育等。)

    小儿头面部穴位

    百会穴

    定位: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连线交叉点。

    操作:按法。固定患儿头部,以拇指端或

    掌心适当用力按之,稍停后抬起,按3~7次;也可用点按法,点按约30次,按后可再揉100~200次。

    主治:惊风(高烧)、脱肛(拉肚子、尿床)、遗尿、目眩晕症(成人)、印堂 头痛、夜啼、久泻(长时间拉肚子)等。

    临床:按揉摩之能镇惊安神,升阳举陷。

    有呕吐、恶心等症时,用此穴会加重病情!

    祛风四大手法

    (感冒、头疼、流鼻涕、打喷嚏,38.5摄氏度以下,建议物理降温。)

    1、天门穴

    定位:两眉中间(印堂)到前发际成一条直线。

    操作:两拇指从眉心向额上前发际处交替直推,称开天门。约推30~50次。

    主治:发热、头痛、神疲、惊惕不安等。

    临床:开天门能发汗解表,开窍醒神,镇惊安神。

    2、坎宫穴

    定位:自内眉梢到外眉梢成一横线。

    操作:两拇指自眉心向两眉梢分推,称推坎宫(分头阴阳),约推30~50次。

    主治:发热、头痛、惊风、目赤肿痛等。

    临床:推坎宫能疏风解表、醒脑明目、止头痛。

    3、太阳穴

    定位:两侧眉后凹陷处。

    操作:用中指端揉,称揉太阳,30~50次。

    主治:发热、头痛、惊风、目赤肿痛等。

    临床:揉太阳能发汗解表,清热明目止头痛。

    4、耳后高骨

    定位:耳后入发际高骨下凹陷中。

    操作:两拇指或中指端揉,称揉说耳后高骨。揉约30~50次

    主治:发热、头痛、烦躁、神昏、惊风抽搐等。

    临床:揉耳后高骨能发汗解表,多与开天门、推坎宫、揉太阳等合用,也常合称治外感四大手法。

    5、风池穴

    定位:颈后枕骨下,大筋外侧两凹陷中。

    操作:以拇、食二指对拿称拿风池;用拇指甲掐,称掐风池。拿约为5~10次,掐3~5次。

    主治:发热、头痛、目眩、颈项强痛、目赤肿痛等。

    临床:拿风池能发汗解表、祛风散寒。

    6、迎香穴(流鼻涕)

    定位:鼻翼外侧,鼻唇沟凹陷中。

    操作:用两拇指或食、中二指端按揉称揉迎香,约20~30次。

    主治:鼻塞流涕、不闻香臭、口眼歪斜、外感无汗等。

    临床:揉迎香能宣肺气、通鼻窍。

    7、天柱骨

    定位:(颈椎)颈后发际正中至大椎穴成一直线。

    操作:用拇指或食、中二指自上向下直推称推天柱骨(成人用刮法)。推50~100次。

    主治:呕恶、发热、溢奶、项强、咽痛、惊风等。

    临床:推天柱骨能降逆止呕、祛风散寒。

    8、板门

    定位:手掌大鱼肌面中点(鱼际穴)。

    操作:指端揉,称揉板门,约100~300次

    主治:食积、厌食、咳喘、呕吐、腹胀、腹泻、胃痛、嗳气。

    临床:揉板门能健脾和胃,消食导滞,运达上下气机。多用于腹胀、腹泻、呕吐、乳食积滞、食欲不振等症。

    9、胃经

    定位:拇指掌面近掌端第一指节。

    操作:固定患儿拇指,医者用拇指罗纹面从指根推至指关节处称清胃经。100~300次。

    主治:烦渴、呕吐、呃逆、食欲不振。

    临床:清胃经能清中焦湿热,和胃降逆,泻除胃火。

    10、中脘穴

    定位:剑突至脐之中点。

    操作:用指端或掌心揉称揉中脘;用掌心或四指摩称摩中脘。揉100~300次;摩3~5分钟

    主治:呕吐、吐泻、腹胀、腹痛、积滞、食

    欲不振。

    临床:揉中脘能健脾和胃,消食和中。

    11、足三里

    定位:足三里位于外膝眼下四横指。

    操作:以拇指端按揉,称揉足三里。

    主治:、积食呃逆、嗳气、肠炎、痢疾、便秘。

    功效:足三里主要是能强壮身体、提高人体免疫、增强抗病能力、有益寿延年。

    三焦

    肝=胆

    心=小肠

    肺=大肠

    脾=胃

    肾=膀胱

    1、脾经

    定位:拇指桡侧缘,从指尖到指根。

    操作:医者以左手握住患儿之手,同时以拇、食二指捏患儿拇指使之微屈,右手拇指自患儿指尖向里推为补,若将患儿拇指伸直,从里向指尖推为泻。推100-300次。

    主治:腹泻、便秘、疳疾、呕叶、黄疽、厌食、食欲不振、神疲乏力、疹出不透等。

    临床:1补脾经能健脾和胃、调补气血。2清脾经能清热利湿,化痰止呕。

    2、肝经穴(小儿多动症—肝火过旺)

    定位:食指罗纹面,从指根到指尖。

    操作:用左手握患儿手,以右手拇指掌面

    青证经 由食指根部横纹向指尖方向推为清;推100~300次。

    主治:惊风、目赤、烦躁、夜啼、癫痫、口苦、咽干、头晕、头痛等。

    临床:清肝经能平肝泻火,熄风镇惊,解郁除烦。

    3、心经

    定位:中指罗纹面,从指根第二节处至指尖。

    操作:左手固定患儿中指,以右手拇指面自指根第二横节推至指尖为清心经100~300次,

    主治:口舌生疮,小便短赤,高热神昏,五心烦热,惊惕不安,面赤目痛等。

    临床:清心经能清热泻火。常用于心火炽盛引起的口舌生疮、小便短赤等症。

    4、肺经

    定位:无名指罗纹面,从指根到指尖。

    操作:左手固定患儿无名指,以右手拇指面自指根推至指尖为清肺经。100~300次。

    主治:感冒、发热、咳嗽、痰喘、胸闷、自汗、盗汗、遗尿、脱肛、便秘等。

    临床:清肺经可宣肺清热,疏风解表,止咳化痰。

    5、肾经穴

    定位:小指罗纹面,从指尖到指根。

    操作:固定患儿小指,以拇指面自指尖推

    至指根为补肾。

    主治:先天不足、久病体虚、遗尿、膀胱蕴热之小便淋漓刺痛。

    临床:补肾能补肾益脑,温养下元,滋阴清热。

    小儿脾虚的表现

    1.没有长牙,却每天一直流口水;

    2.睡觉时眼睛是半睁开的,无法闭合;

    3.脸色偏黄,比较没有光泽,有明显的眼袋;

    4.嘴唇周围一圈,有淡淡的青色;

    5.不爱吃饭,稍微一吃点东西就饱了,就胀了;

    6.很爱吃东西,容易饿,但是不长肉;

    7.肌肉比较松弛,不结实;

    8.大便不成形,或者比较黏,或者前硬后软;

    9.舌苔中间部分经常厚腻、舌体胖大;

    10.有剥落苔、地图舌的孩子;

    11.嘴唇的颜色偏白、或偏暗红色。

    12.过敏体质、鼻炎、腺样体肥大大孩子一般都脾虚

    小天心

    定位:大小鱼际交接处凹陷中。

    操作:中指端揉按揉小天心;拇指甲掐,称掐小天心,以中指屈曲的指间关节捣,按捣小天心。

    主治:惊风、抽搐、夜啼、目赤、烦躁不安、小便赤涩、等。

    临床:按揉小天心可镇惊安神、利尿明目、清热除燥。主要用于惊风、夜啼、烦躁不安、目赤肿痛、口舌生疮。

    四横纹

    定位:在掌面第二(食)至第五指(小)根部横纹处,即指与掌的交界处。

    操作:右拇指甲自食指至小指依次掐之,掐3~5次。四指并拢从食指横纹处推向小指横纹处,称推四横纹,推100~300次。

    主治:疳积、腹胀、腹痛、咳喘、惊风、气血不和、。

    临床:推四横纹能退热除烦,行气散结。

    保健手法总结

    小天心

    补肾(肾经)

    板门穴

    四横纹

    中脘穴

    捏脊

    上火+咳嗽(风热感冒、黄痰)

    保健手法+肝经+肺经

    单纯咳嗽

    保健手法+肺经

    五个穴位,守住健康的“五扇门”,让你的身体“开门大吉”!

    1、 睡眠不好——神门穴——守住你的睡眠门。

    2、 肾气不足——命门穴——守住你的肾气门。

    3、 肝火旺盛——太冲穴——守住你的养肝门。

    4、 心脏不好——内关穴——守住你的护心门。

    5、 头晕头痛——百会穴——守住你的健康门。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小儿推拿的课上完了,发笔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kygw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