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medium.learningbyshipping.com/writing-is-thinking-an-annotated-twitter-thread-2a75fe07fade
作者叫Steven Sinofsky,是一个非常喜欢书写的管理着,这里writing是泛泛的值书写,比如什么会议纪要,项目计划,规章制度等等。
首先说这篇文章真tmd难读,这难道就是英语最高段位的难度?基本上段话都没法顺利的读懂,只能通过字面意思猜测了。
文章上来说到现在流行的敏捷开发,书写这个喜欢在敏捷领域收到了很大的挑战,好多的声音认为在敏捷开发过程中,就不需要什么书写或文本记录的东西了,因为敏捷讲究的是快速和即时变化。他们认为书写这东西非常的老套且庸俗。但是作者的想法是,敏捷本身实际上也来自于计划,而书写正式计划的一部分,没有书写就没有计划,更何来的敏捷。没有计划,那么大家所有人的行为都会是布朗运动(查了一下,意思就是乱七八糟,混乱不堪的意思)。作者承认书写是一个很难的事情,他比口头说说要难上很多。所以可能有很多人不喜欢书写。还有人总是喜欢写PPT,而不是整页的文字,因为这样实际上更难。这句话我太认同了。
作者拿亚马逊公司举例,亚马逊是一个非常成功的公司,这毋庸置疑。所以很自然的亚马逊公司内部的所有流程或者方法都会被认为是使其成功的因素。但是实际上所有的流程,包括一些创新型的,一些激励型的,都有他自身的环境属性。在任何一个公司里面,流程在一开始往往的作用在于帮助大家完成任务,但是到了后期,流程往往成了工作的结果,所谓的为了流程而流程。举一个例子,公司给员工准备了一个长达6页的流程规范文档,并且要求员工记住着6页的内容。必然的,经过一段时间,按照文档上的要求,没有几个人达不到公司的要求的,所以只能因此说明公司的大部分员工都很优秀,这难道就是公司想要得到的么,未必,但是所有的流程都将像这样腐化下去。
还有一个让流程腐化的现象,那就是“博弈”(原文是gamed,我没翻译出来啥意思,看看后面的文字大体就知道啥意思了)。一些员工在留言的时候说,现在公司的流程规范已经不是6页了,现在字体更小,间距也更小了,文档中的什么图片啊,注释啊,表格啊都被去除掉了,所有的内容都更加精炼了。这正是公司内部各个部门之间博弈,寻求所谓创新的副作用。
很多人喜欢用PPT来书写,而且PPT上面的内容都是在开会前几个小时就写出来的,而且开会的时候就要用这些内容去对一个重要的策略进行评估,这显然是不充分的。所有的条目实际上都是只关注最终的业绩和结果。
上面所说的,反映了两个现象,第一,所有的事情的细节在丢失,缺失那些在讨论过程中关于“为什么”和“怎么做”的内容;第二,即便是可以后来可以靠人去补充一些信息,但是缺少初始环境和条件的记录,不知道之前发生了什么,更没有记录所有的结论是如何达成的。
如果不相信上面的现象,那就可以找一个大型的机构或者公司去看看,看看管理人员是如何用PPT来做计划的,看看大家是如何使用电话这种糟糕的方式沟通的。又或者观察一个新员工,看他是如何快速的浏览那些简单精炼的条目的。
书写有一个最大的作用,那就是它能够把一个决定的整个历史信息都记录下来,并且能够记录一个结论是如何达成的,这对一个公司非常重要,否者如果丢失掉了历史的信息,那么意味着未来还会不断的重复犯相同的错误。
书写的过程,会强迫你一个人在分享一个事情之前,去整体的思考每一个细节和步骤,什么想当然的“我知道”,“我的经验”之类的态度都会去除掉,这也会给整个团队带来一种勤于思考的氛围。
在你遇到了困难的时候,安静的坐下来,书写一个计划,往往这个时候,你想要的答案已经出现在你的眼前了。这种方法可以适用于一个产品,一段代码,一个定价策略等等。
接下来就说说执行环节,我们遇到的各种分歧,往往一个产品刚刚开始的那一刻起,计划的产生的收,分歧就伴随而来。如果一个计划只是一个口头说明,那么拿上就会有分歧产生。但是如果我们有一个详细的计划,详细到框架,讨论,讨论背后的逻辑细节等等,并且大家都基于这些详细的明确的内容进行每一天的工作,那么这个组织或者团队就会在未来取得更加一致的决定。书写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澄清和协作的过程,如果工作在执行之前就能够有一个很好的写作,那么相信以后面的工作效率会有很大的提升。最快的执行往往都伴随着一个很好的计划。
再说说公司的股东们吧,股东们经常忙碌与对公司外部的各种应酬,经常会写很多的材料提供给公司外部各个场合。但是如果股东们能够像对外部那样,也对内部的书写一些有价值的文章,那么作者认为很多公司内部的事情会有更高的效率。切记不要只是自己做一个提纲,然后找别人丰富内容,这种形式实际上跟上面说的PPT方式没有两样。
坦白讲,书写到目前为止,在所有环节和场合中,最大的问题就是书写需要时间,但是考虑到他的价值,这是需要每个人自己去权衡。
最后说的就是,公司要建立一个写作的文化,虽然这看起来是有些冒险,但是哪个企业的文化会害怕冒险呢,如果你想持续发展,那么最容易承担的风险就是通过写作来分享自己的想法了。公司里面往往最先停止写作的就是在公司带的最长的高管们,高管们需要写作,每一个人都需要写作。写作能力没有捷径可走,只有不断地练习,不断地去写作。
最后这段话我没有感觉,也不一定跟我的想法一致,各自理解去吧。
最后说些我的体会总结,没做过高管,所以高管要写的文章我没法说,就说程序员吧,程序员对文档有爱恨交加,著名的一句话,我写代码的时候讨厌写文档,我看别人代码的时候讨厌没有文档。我自己实际上就是一个典型的拥有此习惯的矛盾体,这不代表我自己不“懂事”,而是实在是肚子里的“懒虫”在作怪。作为一个老程序员来,我很赞同这篇文章的观点,绝大部分的什么敏捷,都是为避免写文档而找的借口罢了,在此并不是在埋怨程序员们,其中的煎熬可能只有咱们做过程序员的才能够了解吧。第一,咱们国家没有书写的习惯,不像人家美帝发达国家,从小就训练口才,阅读和写作,写作往往到了后期还更重要,让你做你不擅长做的事情,当然会没有什么好结果了,这不是规章制度就能搞定的事情。第二,咱们国家的程序员们的工作强度之大是美帝国家难以想象的,还要腾出时间,特别是腾出心事来完成写作,那这个人估计是要比普通人多处两个心眼才行了,一个心眼用来想文章,一个心眼用来想我这么努力到底值不值。第三,写文档实际上不比写代码逻辑少费脑细胞,代码就很难写了,还要以文档形式再来组织一遍,什么表格,流程图啊,要多烦人有多烦人。以我的经验,懒得书写的原因应该无外乎这几点吧,或者还有其他的,那怪我经验不够,想不到了。
不过不管如何,书写对一个公司非常的重要,公司层面应该尽量的去倡导一个有写作习惯的文化,需要让员工认识到,书写的习惯一方面是对公司有利,更会让自己收益(我想这个能力无论到哪一个公司都会是一个大招的)。习惯需要培养,思维先到位,然后尽早上路,早写早成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