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游戏力
【作者】劳伦斯·科恩
孩子不听话怎么办?有些妈妈会不厌其烦的唠叨,有些爸爸则会直接开吼。其实,还有第三种选择:他不听,就玩给他看啊。
80/90后的一代人,大多生长在传统的家庭氛围中,长辈都秉承“说你是为了你好”的教育观念,成年后也有相当一部分人自我认同感极低。所以,这届家长不仅关注早期教育,更关注心理健康。既担心因为没有立好规矩自家宝贝会变成熊孩子,又担心管制太多孩子心理受挫,留下童年阴影。
《游戏力》是一本道/术并重的工具书。它用孩子能听懂的第一语言—游戏,打开一扇亲子交流之门。
“是什么让我们如此疯狂,想要孩子做的好,先要他们感觉糟?”初听这句来自于个体心理学创始人阿德勒名言,就让我浑身被击中了一般久久缓不过神来。
长久以来,父母总是居高临下,不肯蹲下看一看孩子眼中的世界,也不肯停下了听听孩子在说些什么。游戏力,就是这么一种双向翻译器,它可以让孩子表达想法,也可以让大人表达爱意。玩中学已经被很多人接受,可玩的功能远非仅此而已,还可以建立和修复联结/建立安全感,甚至解除焦虑。大人吼孩子在所难免,但是冲突后如果可以投入的陪伴孩子一起游戏,情感联结很快就可以修复。环境变化如入园/转学等情况引起的焦虑,也可以借由角色扮演游戏解除焦虑。游戏中的旗舰——打闹游戏,不仅可以促使人体分泌有益于大脑的营养物质—内源性类鸦片,还可以让孩子拥有更多的掌控力,对于人际关系,探索未知事物和面对困难解决问题都是非常重要的必备能力。
当孩子出现行为问题时,背后一定有一个未被满足的需求,这时候随时随地的游戏可以释放情绪/缓和气氛,或者解决问题。早晨,孩子拖拖拉拉不肯起床,妈妈把不耐烦的催促变成一个穿衣魔术的游戏,不仅可以加快速度,更重要的是让每一天都有一个愉快的开始。晚上,孩子不肯刷牙,爸爸当牙细菌大肆进攻牙齿王国,妈妈帮助孩子刷牙战胜细菌,爸爸仓皇而逃,每个人都会带着笑容进入梦乡。孩子间发生了冲突,家长的介入不是判定谁对谁错,而是高喊 ,“喂,有本事冲我这个大块头来啊,看看谁更厉害”结局一定是两个小伙伴一致对外,重归于好。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把游戏力渗透到生活中,做个有趣的大人,孩子的童年留下的就只有幸福的记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