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观课议课与课程建设》读书分享

《观课议课与课程建设》读书分享

作者: 冬阳_21a2 | 来源:发表于2019-07-12 01:06 被阅读0次

        项城课题群的各位小伙伴们,大家晚上好!我是鲍冬冬,是今晚我来推荐一本书教研活动的第一个推荐人。我今天推荐了的这本书,是陈大伟教授的《观课议课与课程建设》。初次知道陈大伟教授这个人是在看崔云漷教授的《走向专业的听评课––观课议课》时,崔允漷教授提到了陈大伟教授的一些观点。然后出于好奇,就很想了解一下,同样对观课议课有思考,有研究的陈大伟教授。偶然从胡老师那里看到了陈教授的《观课议课与课程建设》,这个意外惊喜真是让我激动不已。怀着一颗敬畏的心,十多天来一直在读这本书,这本书为作为教师的我们想要寻求专业发展打开了一扇窗,让我们看到从各个方面改变之后,我们理想的生活,同时也让我们了解到在改变的路上所要做的一些实践,读这本书,感受到陈教授严谨的思维,丰富的理论。今天也很高兴能有机会把这本书推荐给大家。首先我来介绍这本书的作者陈大伟教授。他现在是成都大学师范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教师专业成长,课程实践和教学改革。他所提出的观课议课,产生了广泛积极的影响,被人民教育列为创刊60年报道过的最有影响力的事件之一。陈教授在序言中说,作为教育人,目睹学生,教师,学校乃至中国教育的艰难和痛苦,他心里也很难过。他一直在纠结,在思索,教育的出路在哪里?而他的思考没有仅仅停留在思想层面,而是赋予行动中。这本书就是作者陈大伟教授多年的实践研究成果。这本书由观课议课的实践与文化和课程建设的问题与解答了部分组成。我们知道教学的改革最终是教师的改革,聚焦课堂,帮助老师解决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些问题,才能实现教学改革,才能让教学的改革能够落到实处。

        作者呢也是在关注课堂,想借助此书,提供有效观课议课的工具,建构有效教学实践模式,改变课堂和教学现状,追求理想课堂建设。那么我今天在这里主要给大家分享一下观课议课的实践与文化部分的内容,这是一本值得精读的书,这本书值得一读再读,把它记在心里,内化到行动。

        关于文化,陈教授在书中的序言中是这样解释的。文是什么?在古汉字里文是一个壮汉胸膛上的纹饰,纹饰应该具有美感,是一种追求美的行动,表达了一种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化是什么呢?化左边的单人旁是一个人,右边的匕也是一个人,一正一反,化就是改变。文化从动态看就是用一个美好的东西引起改变。看完这本书的观课议课的文化和实践部分,回过头来我体会到,陈教授旨在借助观课议课这个美好的事物来引领教师进行改变。

        关于学校如何改革,教师如何发展?陈大伟教授的建议是注意抓住三愿一是愿心要有改善生活,改进教学的愿望和心态,使教学改革和自身发展有动力。二是愿景,有一面理想的镜子去照现实的问题是改革和发展有一个比较明确的方向去追求。三是愿径,也就是要寻求大家愿意行走的有效途径,使改革和发展有可靠的方法和路线支持。

        观课议课的实践与文化部分从七个"观",引导教师观察平时教学教研活动中的问题,引领教师领略改善这些问题后的美好风景,并给教师们提出实现改变的建议和途径。

        首先,第一个是改善生活的实践观。根据陈教授的观点,教师实现课堂教学方面的成长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自我实践反思,二是观摩学习,三是上公开课。但是事实上针对学校组织的课堂教研活动,教师们并不情愿上公开课,实际效果也不理想,总之一句话,现有教研方式对改善教师生活不给力。针对这种现象,陈教授提出一种理想的追求:不对课下结论,而是对课上的某一教学现象,教学情境展开讨论,谋求共同的发展,建立和谐的教研文化。

        陈教授在这一章节的开始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大家自己来读。有一位校长在一次培训活动中接受了教师尽可能的接近学生,缩短与学生的空间距离,因此可以把教室里的讲桌放置在学生当中的建议。回到学校后,校长组织全校教师开会,交流了自己的心得和体会,并且征求意见。我们学校里讲座的位置能不能便宜,便大家能不能把讲桌放在学生当中,教师们欣然答应,觉得没什么困难。第二天,校长巡视,发现所有讲座都在教室前面,位置没有变化。仪式,校长走进其中一间教室,讲讲着班到学生当中。过了一会儿,他又来到这间教室,发现讲座又回到原来的位置。后来校长再一次走进教室,发现讲座又到了学生当中。快要下课时,校长巡视,发现讲座再次回到了教室前面。后来校长叫住了上课的老师,昨天你第一个赞成将讲座放在学生当中,今天你怎么?老师一脸的尴尬,不是我不听,在你搬动讲座之前,我自己就搬动过,但是我发现将讲座放在学生当中,我找不到当老师的感觉了。读完的话请打1.现在,大家想一想,为什么老师们拒绝把讲桌放到学生中间呢?

        不知道我们的老师有没有这种感觉,我们喜欢站着讲话,喜欢用很高的声音去讲话。这让我们有一种当老师的感觉。这个故事当中,老师们还是能够接受把讲桌搬到学生当中去,这样一个事实,也具备把讲桌搬到学生中间的能力。但是却不能顺利的把讲桌放到教室的中间。因为改变我的位置意味着改变我的生活习惯。改变教学意味着改变我惯常的生活。由此我想到了陈大伟教授提到的另外的一些观点。听课的时候,听课教师是执教者的助教。根据听课的需要,听课教师可以做到学生中间去。议课的时候,听课教师与执教者是平等对话,互通讯息的关系。议课的时候,听课教师不是对执教者的课进行评价,而是描述教学过程中的案例情境。

        通过改变讲桌位置的故事,陈教授提醒我们,不能把课程和教学改进的问题过于简单化,而是生活改善的问题,我们不能固守陈规,要敢于冲破固有的思维定式和教学习惯。同时,它也告诉我们在观课议课时,要有空杯的精神,不能装着自己原有的行为习惯和思想来参加观课议课活动。

        那么为什么要改变生活实践呢?

        在课堂上,无论你的课堂是十分钟,20分钟还是一个小时,那么这有限的生活就流失了十分钟,20分钟或者一个小时。你的时间和学生的时间都在流逝。你应该对自己的生命负责,也应该得学生的生命负责,工作本身就是生活。我想没有人不想提高自己的教学生活质量,提高自己的总体生活质量和人生质量。

        怎么改变生活实践呢?

        通过观课议课,观课议课是一种研修活动。通过研修,对问题进行研究,解决问题,对自我进行充实和完善。根据陈教授的观点,观课议课是一种提高教师专业素质,改进课堂教学的工具。能否用好工具,是实现改进课堂教学、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想用好观课议课这个工具,需要理论的沉淀,才不至于只做低水平的重复。理论学习有时候有点枯燥,但他就像爬山,爬山后的风景必是值得你的付出的。

        第二是成长创造的幸福观。观课议课教研活动能让教师不断创造幸福,体验幸福。

        在平时的教学生活中,我们有这样的体会。如果一节课上的很得心应手的话,那么我们就会很开心。我们也能从一个老师的脸上看出这个老师上课的感受,是幸福还是烦恼的。幸福的老师提到上课就会满脸笑容,很期待,很有成就感,很想享受课堂。没有创造性,不能高质量完成教学任务的老师,下课之后我们就能从他的脸上看到怒气,有时也会听到他们的唠叨。在成长创造的幸福观这一章节里面,陈教授描述了一个幸福教师的幸福生活。课前有期望,老师因为对自己的教学创造充满信心,盼望着上课的铃声响起来,盼望着走进教室。课中有创造,教学过程中得心应手,并能创造性地回应教育事件,能高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课后能审美,对课堂教学进行回望和审视,能获得符合或超出预期的愉悦体验,这包括对这些能力的实现和发展的审美,以及对教学的劳动过程和劳动效果的审美。创造性地做每天都要做的事情会让人感到幸福。改变让我们能够享受当下的幸福,也能够给我们留下美好的回忆,让我们的人生变得丰盈,美好。

        陈教授在第二个章节中提到,观课议课能够让老师体会到成长而产生的幸福感。打个比方来说,认识和了解煎,炸,炒,蒸鸡蛋的方法,不否定煮鸡蛋的方法,不发点兼鸡蛋的方法,只是多提供一些选择,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观课议课活动追求的是在和谐的氛围一下就一个问题提出多种可能的解决方法供参与活动教师选择,每个老师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更好的教学生课堂生活,产生更好的教学成效。

      这一章节给到我们的提示是,在观课议课的活动中大家针对一个问题进行多方面提出教学的可能性。老师们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结合自己实际的教学情况,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提高教学效果,一定不断创造并体验教学的幸福感。

        第三个观是促进思想的发展观。观课议课能促进教师透过教学现象了解现象背后的规律,做研究型、智慧型教师。

        在这一章节里。陈教授把教师的劳动分成三种类型,一种是体力密集型,他们起早贪黑,加班加点,付出了很多体力,但是动脑子不够,考虑的不充分,老师辛苦,学生受累。第二种是技术密集性,他们的方法和手段多,但至于为什么选择这些方法和手段,自己没有想过,有人说这种人是思路不清方法多,方法不明干劲足。第三种是智慧密集型,他们在不断的质疑,又在不断地提物,在质疑中改进,在体悟中创造,聪明的干活。我想这做智慧密集型是我们所追求的目标。

        陈教授告诉我们为什么要思考,思考什么,怎样思考的,引导我们做一个智慧型的教师。在观课议课活动中,陈教授提醒我们,观察是离不开思考的。首先要洞察教学行为,教学效果和教学设计之间的关系,认清这些关系,也就获得了经验。还要思考教师背后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追求。充分理解这种教学现象背后的想法。同时还要发要挥教学想象力,向内追问,假如这节课由我来上,我该怎么设计。

        在没有分享观课议课是如何发展教师思维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需要理解一个概念,就是教育假设。我的理解教育假设就是对将要进行的教学进行到一个教学前的思考,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手段、教学步骤、教学评价等等的思考。

        那么现在从三个图我们可以很清晰地看到观课议课是如何促进教师教学思维发展的。

        第一个图就是将教学流程图。第一个图:先有教师的教育假设,然后形成教育方案,在教育方案的指导下,有一系列的教育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生行为,最终达到一定的学效果。

        第二个图是以学论教的议课路线图。先从学的效果推测学的效果,学的行为之间的关系,然后看在教师的什么行为上,发生了这样学习的行为。

        第三个图是从采纳大家的建议的基础上,从新的假设开始,形成新的教育方案,产生新的教育行为和学习行为以及新的教育教学成果。

        第四个是以学论教的质量观,观课议课致力于推进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

        观课的时侯把关注重点和焦点,从教师身上转移到学生身上,根据学生的学习思考教师的教。议课时,把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效果作为课堂教学研究的基础和依据。不过,观课议课提倡在不干扰和影响教学的情况下,观课者可以观课目的和需要选择教师里面合适的位置进行观察,也可以为座位周边的学生提供帮助。

        第五个是相互滋养的生态观。一粒种子能否生长,能否长成参天大树,这固然和种子本身有关,但也和播撒在什么样的土地里,生长在什么样的环境紧紧相关。从这方面来理解,教师的成长离不开教师间的相互合作,离不开教师工作的环境。相互滋养的生态观,追求的是让教师在合作中共同成长。在成长的过程中,教师首先是育自己,发展自己,教育学生才有资本和基础,其次是育学生,教师需要更有成效地帮助学生获得生存的本领和生活的智慧。再次是育同事,不仅是与同事共同成长,还要与同事共建有利于成长的环境。利他的也是利己的。

        怎么通过观课议课做到相互滋养呢?

        观课时把自己看成助教,遵守课堂纪律,并在不影响教学的情况下,帮助学生进行学习。议课时不把自己当成局外人,而是站在对对方的立场考虑问题,理解对方。把对方的问题当成自己的问题,与授课教师共同研究,解决问题,从而共同进步。也就是说,观课教师要与执教者同在共行。针对现有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根据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向和目标提出建议,使建议既立足于实际,又走到现有的教学实践前面。

        第六个观是境脉特征的真理观。观课议课强调围绕课堂上的事实和现象开展活动。在议课的时候常见的事是议课者提供自己在课堂上观察到的事实和现象。采用在课堂上,我发现在课堂上……我注意到……的话语方式,一直展开对话与讨论。而不是我建议做这样的改进,我认为这节课有以下优点。所有的建议都是根据具体的案例和现象提出的。不是空话,套话,不是空洞的理论,就是事实的陈述,现象的描述。以及基于这些描述的现象、事实的解决策略。

        课堂的现象千变万化,所以陈教授提出观课时要确定主题,围绕主题进行观课和议课,对话和交流,以获得对这个问题的理解。陈大伟教授提出了主题的来源,如何为主题进行协商和分解,从而更好的解决问题。观课的主题就是问题,是执教者或观课者关注的问题,参与观课议课的老师要通过协商,确定共性的问题,有价值的问题,大家都想解决的问题作为主题。同时,参与活动教师也要对这个问题进行分解,确定不同的老师在课堂中有不同的观察点。大家都是在解决自己的问题,同时也在解决别人的问题。

        第七个观是促进理解的对话观。观课议课需要理解教学,理解自己,理解他人,而理解需要对话。观课议课活动有课前说明会。执教者要介绍教学背景,自己的教学创新,教学问题等,课后会有议课。课后的议课不仅仅有授课教师说课和做课后反思等,还有其他教师评课。课后的议课还应包括所有参与观课议课活动的教师信息交流。在这里,授课教师不再是交点,也不再是被动承受,而是参与就某个教育案例或主题的讨论者。大家围绕问题,倾听和表达彼此的意见,共同进步和发展。相互敞开心扉,彼此尊重,做到自信而不封闭,虚心而不盲从。(图)

        美好的事物在向我们召唤,改变是痛苦的,但是如果我们不愿意改变,没有人能改变我们。改变也是快乐的,关注学生的学习,关注自身、学生、同事的成长和滋养,针对教学中的案例或主题,倾听和表达观点,自信而不封闭,谦虚而不盲从,坚持每天进步一点点,让改变慢慢发生,做智慧型教师,体验幸福生活。

        很感谢陈教授的这本书,为我打开了专业发展的一扇窗,通过我今天的分享,不知道你有没有尝试的冲动呢?今天在项城课题群里看到这么一个【早安心语】分享给大家。

        世界上所有的成功都来自于假设,先定为,后信为,再装为,终成为。生活不能等待别人来安排,你想要什么样的生活只有你自己知道

        自已去规划和设计,自己去争取和奋斗,自己去调整和改变,你才能一点一点距离理想生活越来越近

        纵使不会事事如意,但你可以骄傲地说,我曾用尽全力,所以不会遗憾。学最好的别人,做最棒的自己。不求与人相比,但求超越自己!群里八月份关于观课议课的活动即将拉开帷幕,小伙伴们,你还等什么呢?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吧!感谢大家的聆听,我的分享到此结束。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观课议课与课程建设》读书分享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llsk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