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教学 教海文荟
观课议课与课程建设

观课议课与课程建设

作者: 糊涂啊 | 来源:发表于2019-03-09 20:05 被阅读60次

一、观课

(二)观课的分类

(分类方法多种多样,根据教学需要选择一种分类方法)

根据观察目的与作用的不同,将观课分为:

1.诊断性观察(帮助上课人发现问题)——指对课堂中出现的一些现象和问题进行分析判断,得出结论,并给出建议。

2.提炼性观察(帮助上课人形成风格)——指通过观察,提炼出被观察者课堂教学的风格和特色。

3.专题性观察(从某个专题展开观察)——指为了研究某一或某些课题,而进行的课堂观察,也可成为主题式观察。

一、观课

(三)观课的内容(视角)--(吴晓红老师讲座)

顾泠沅老师的观察视角分为:内容设计、教学表述、进度安排、资源运用、激发动机、师生互动、自主学习、鼓励创新。

结合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的实践,从观察对象上来说,我简单的把以下几项内容作为课堂观察的主要内容。

1.观学生:学生学了什么?效果如何?不同的学生有什么不同的反应?学生的学习态度?参与练习的积极性如何?学习方法?小组合作情况?完成练习情况?练习的熟练程度?正确程度?展示技能的积极性?语言表达?学生产生的错误以及处理方法?等等

2.观老师:语言表达是否清晰?动作示范是否规范正确?教学方法采用是否得当?队形调整是否合理?教师教学基本功如何?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方式是否得当?等等

3.观课堂: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度?课堂教学的整体氛围?师生互动的形式和效果?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场地器材的运用?组织队形的安排?等等

一、观课

(四)观课的基本流程

1.观察准备(观察前)

(1)确定观察目的,选择观察对象(学生、教师、课堂教学……)

(2)选择观察类型和方法(直接观察-间接观察,诊断性观察-提炼性观察-专题性观察等)

(3)制定观察表格(观课记录样表)

(4)制定观察计划(观察的内容和范围、观察提纲、时间、次数和位置、记录方式、观察人员组织分工……)

一、观课

(四)观课的基本流程

2.现场观察(观察中)

观察者根据观察目的进行有计划、有步骤、全面而系统的现场观察。应根据不同的观察类型选择适当的记录方法。记录要及时、准确、有序、全面、详尽。记录格式要清楚、有条理、便于今后查找。记录的语言要尽可能客观、具体。同时,要记下自己的思考,包括记录观察过程中的“疑问”。

( 观察者可以针对自己观课的需要与有关学生进行适当交流,以便对该班的学习和教学情况有所了解;根据观察点的性质、观察量表的特点、上课场地器材摆放等实际情况选择观察位置,以适宜获取信息、不影响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为原则)

一、观课

(四)观课的基本流程

3.分析研究(观察后)

课堂教学结束以后,要对观察的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

对资料进行分析整理后,研究者就可得出研究结论。最后的结论可以以研究报告或论文的形式呈现。

一、观课

(五)观课的注意事项

1.提前做好观课的方案:观察内容、观察对象、观察点等

2.做好观课团队的分工

3.根据观课的需要选取适当的观课位置

4.认真做好观课过程的观察及记录工作

5.及时整理观察记录,并做好观课报告,做好与执教者进行细致的交流准备。

一、观课

(六)观课的建议——所有学科(陈大伟P48)

1.要提前进入教室,不能中途很轻率地敲门,打断教学。

2.在课堂上要关闭通讯设备,禁止随意接听电话。

3.要集中精力观察与研究教学,不做与本课堂教学无关的工作(如备课、批改作业等)。

4.不和其他观课者闲聊,不随意讨论和评价教学活动,以避免影响师生的教学情绪。

4.观课时把自己看成助教,适度参与其中,帮助授课教师开展教学活动。

一、观课

(一)议课的概念

议课是从这一课出发,通过对课堂上的事实和现象进行多角度的认识和理解,在参与者充分发挥教学想象力的前提下,探讨出更多的教学可能来,目的是拓展选择空间。即讨论和发现课堂中各个环节、因素之间的关系,探讨课堂教学的种种可能,从而认识课堂、理解课堂、改进课堂。

二、议课

(二)议课的内容

1.议学生: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运动技能的掌握程度,学习效果,学习目标的达成度,学生之间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之间的互帮互助形式,学生遵守课堂纪律情况等。

2.议教师:教师的基本教态(着装、穿戴、对学生的态度等),教师的基本教学素质(语言表达、讲解示范等),教学目标的设定与达成,教学重难点的确定与突破,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组织队形的调整与变换,评价机制的合理与适时,场地器材的摆放与运用,密度负荷的预设与实测等。

3.议课堂:教学设计的科学性,教学流程的连惯性,技能学习的渐进性,方法运用的合理性,重难点突破的实效性,组织形式的实用性,教学效果的有效性等。

二、议课

(三)议课的基本流程

1.执教教师自我描述本次课的教学设计:指导思想、教材分析、学情分析、目标设定、重难点的设定、教学的基本流程等。

2.执教教师对本自身在次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困惑

相关文章

  • 《观课议课与课程建设》3-20页感悟1

    《观课议课与课程建设》这本书是由"观课议课的实践与文化"和"课程建设的问题与解答"两部分组成 。 一、观课议课的实...

  • 2019-03-07

    天与地 ——读《观课议课与课程建设》有感 在我看来,《观课议课与课程建设》成为本学期的必读书目是有一些缘由的:首先...

  • 观课议课与课程建设

    一、观课 (二)观课的分类 (分类方法多种多样,根据教学需要选择一种分类方法) 根据观察目的与作用的不同,将观课分...

  • 《观课议课与课程建设》75–95页感悟

    最近正式开启了《观课议课与课程建设 》下篇之课程建设的问题与解答,读完75-95页后我心中的两大困惑也渐渐得...

  • 《观课议课与课程建设》读书分享

    项城课题群的各位小伙伴们,大家晚上好!我是鲍冬冬,是今晚我来推荐一本书教研活动的第一个推荐人。我今天推荐了...

  • 《观课议课与课程建设》20-48页感悟2

    最近读了《观课议课与课程建设》中促进思想的发展观以及以学论教的质量观 ,我感觉我非常认可陈老师的教育教学思想,...

  • 做一个和颜悦色的老师

    ——《陈大伟:观课议课与理想课堂建设大讲堂》学习心得钟艳华 2018年7月18日至22日,《陈大伟:观课议课与理想...

  • 观课议课73—95页读书感悟

    73—95 观课议课与课程建设读书感悟 一、用课程体现学校和教师的价值 1.有的家长把孩子学习好归于孩子聪明,把孩...

  • 读《观课议课》,促自我提升

    近几天,研读了陈大伟教授的《观课议课与课程建设 》中相互滋养的生态观、基于境脉特征的真理观和促进理解的对话观这三部...

  • 读《观课议课与课程建设》的感悟

    陈大伟教授在观课议课与课程建设一书中说:“现有的教研方式对改善教师生活不给力。”陈教授举得例子我有切身体会,我...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观课议课与课程建设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fpep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