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2561503/e353cf20abb9ebab.jpg)
依旧子夜三点一刻左右醒了过来,手机整夜没关机,屏幕显示只剩下8%的电量,这克制了我继续玩手机的冲动,把它接上电源,打开学习强国的音视频,边听边完成每日的积分打卡任务。昨天新到了一本杂志《领导文萃》,睡觉前放在枕边,正好可以拿起来读读,打发这漫漫长夜。
我其实还挺喜欢读这本杂志。杂志设计装帧简朴,字体排版舒适,内容浅显易懂,但也不缺乏深度,每次都能从杂志里面学到一点东西。我看手机时,更多感受到的是手机内容对感官视觉的冲击,内心经常处于起伏状态。而读包括这本杂志在内的很多书籍则不一样,阅读的过程心态是平和且宁静的。个中原因可能跟手机内容载体、电子化产品以及碎片化阅读有关。
今天在这本杂志里读到两段话,都是关于价值观的问题,引起了我内心的共鸣。一段话是毛姆说的,也就是那个写下了《月亮与六便士》的英国著名作家毛姆,他写道:“什么是三观不同?你敬畏天理,他崇拜权威,这是世界观的不同;你努力是为了理想的生活,他努力是为了做人上人,这是人生观的不同;你站在良知一边,他站在赢者一边,这是价值观的不同。”这是毛姆在近一百年前所揭示的人类社会两种对立的三观,到如今哪种三观占据优势地位?
还有一段话是商界大佬冯仑说的:“公司是个是非地,商人是个是非人,挣钱是个是非事,变革的年代是个是非的年代。怎么样在这么多是非里面无是非,这就要求人有非常好非常稳定的价值观,是非取决于心,很多是非是心不平产生的。”商场如战场,职场其实也差不多,有太多的是非人和是非事,具备一个好的价值观好比守住自己的初心,就如同定盘星和压舱石一样,让自己保持心态的平和以及情绪的稳定,有利于身心健康。
我也一直在寻找遵循天理,契合自己心性的价值观。在以往漫长的岁月里,由于一直没有开悟的原因,人一直都浑浑噩噩的活着。从来没有认真独立思考过自己三观上的事情,把学校、家庭和社会上那种人云亦云、似是而非的大众化观点,作为自以为是的价值观全盘吸收。其实那些大众化的价值观,并不符合自己的心性,在本质上不能说服我,当然也就不可能给我带来强大的信念和支撑。现在看来,那些价值观是虚妄的。
也因为以前接受的是虚假的价值观,所以在心灵的磨砺上接收不到强力的外援,在好些年里面,我明显地感觉到自己的心灵在逐渐地荒漠化。三观或者说其中最主要的价值观,就好比人体的发动机,它塑造一个人的思维,并指引其行动的方向,同时为行动提供强大动力。当价值观是虚弱无力的,心灵也便会虚弱无力,思想和行为的虚弱无力便是自然而然的结果了。
心灵的荒漠化是幸福人生的天敌,必须要以建立符合世界底层运转逻辑的、正确的三观来加以拯救。要不忘记自己的初心,把自己的人生信念与不断学习成长,不断积累长期有用的价值结合起来,并且将这种价值体现在为他人和社会贡献服务上;要将追求小我的日益精进,融入到推进社会的文明进步之中,在岗位上发挥好自己的力量。比如说为了推进我市的文明交通,我该如何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并在此过程中不断磨练自己的才能,努力让自己和社会共同进步,等等。
要努力阻止心灵的荒漠化,就必须塑造符合底层逻辑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塑造的根本途径之一,可能是必须要将个人的小我融入到社会的大我之中,为更崇高的目标而奋斗。这是我得出的一个暂时的结论,是否正确还有待于检验。
讯飞语音输入65分钟,全文1400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