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我活看还是我死去,我都是一只牛虻,快乐地飞来飞去。
《牛虻》以牛虻的命运、遭遇和结局为线索开展文章,将牛虻钢铁般的意志、视死如归的精神和疾恶如仇的品格,淋漓尽致的表达出来。
牛虻原名亚瑟,出生于意大利一个英裔富商家庭,因为自己身份的原因,他从小受到家人的排挤与歧视,在痛苦中度过童年,而身边能给她关心和安慰的也只有青梅竹马的琼玛和神父蒙泰尼里。
由于新任神父的告密,亚瑟第一次行动失败,青梅竹马的琼玛误认为他出卖同志,打了一耳光后,愤然离去。可屋漏偏逢连夜雨,一心想把他赶出门的嫂子告诉他一个秘密,他是神父蒙泰尼里的私生子。
教会的出卖、同志的决裂、出生秘密的败露,让亚瑟对人世、对宗教所有的美好憧憬荡然无存。一路之下,砸碎神像,留下一份遗书,佯装投河自尽,前往了南美。
13年后,亚瑟已不再是亚瑟,在南美的那些苦难经历让他变成一个更加坚定的革命者,待着一生伤残回到原来生活了19年的地方,用辛辣的语言和讽刺的漫画与敌人进行斗争,也与红衣教主父亲进行斗争。
一次革命行动中,红衣教主蒙泰尼里的出现,让牛虻犯难,他没有向他,向自己的父亲开枪,因为如此,教会势力把它抓住,关入牢房。同伴们的营救,但身负重伤的牛虻在爬出牢房后晕倒在地,不省人事,但是这次营救功亏一篑。
红衣教主来医院看牛虻,并试图说服牛虻放弃革命,可牛虻又不是什么软主,与蒙泰尼里死搅蛮缠,后面控诉教主当年的行为,这一下才使他们父子相认,可父子相处的时间不多,因为只要蒙泰尼里签字,牛虻便要被枪决,父亲又怎么会让儿子去死?
牛虻劝说教主蒙泰尼里跟自己走。
“神父,您的上帝是一个大骗子。他的伤痕是假的,他的痛苦完全是做戏!只有我才有权占据你的心!神父,您让我历尽一切痛苦和折磨。”
“我什么也不要求,谁会逼迫别人爱他呢?您能在我们两者之间自由选择,看您更爱哪一个?倘若您更爱他,那你就选择他吧。”
“您必须在我们中间选择,倘若您爱我,那就从您的脖子上拿下十字架,然后和我一块儿走……”
可蒙泰尼里他不只是一位父亲,他也是红衣教,他有他的信仰,他的上帝。他也是一个生活在痛苦中的人,有儿子却不敢相认,相认后还要选择是一块儿走还是父子永远分离。
“我自然会和你的朋友联系,可是——和你一起走——这绝对不可能——我是一位教士。”
“我不接受教±的任何恩赐,我不再妥协了,神父,我已经尝够了妥协和妥协后果的滋味。要么您抛弃您的教士职位,要么把我抛弃。”
“我怎么可能抛弃你呢?亚瑟,我怎么可能放弃你呢?”
“那么您就放弃吧,您必须得从我们中间做出选择。您打算把您的爱分两份儿——一半给我,一半给您那魔鬼一般的上帝吗?我不会接受他的残羹,如果您属于您的主,就不再属于我。”
“你要把我的心扯成两半吗?亚瑟!亚瑟!你想把我逼疯吗?”
“您必须得从我们中间做出选择。”
牛虻也爱他的父亲,可为了生,为了继续革命,为了最后的一丝希望,他必须这么做,也只有这么做,他才有活下去的机会,但他却不知道自己激进的言语给他父亲蒙泰尼里带去了怎样的心理负担,蒙泰尼里也是人,人心都是肉长的,丧子也怎会不痛?
牛虻要求蒙泰尼里必须从他和上帝之间选出一个,也不接受妥协,一步步的紧逼,也没有让蒙泰尼里改变主意。因为作为主教的他,上帝是他的信仰,他也是为了自己的信仰而活。牛虻的死亡让蒙泰尼里整日活在痛苦中,也在痛苦中死去。
没有一个人可以在自己的生活中不经历一点风风雨雨,为了各自的目标、信仰奔波,却也逃不出生活这个深潭。就像牛虻说的,“我们大多数人都是堕落的,只不过各自堕落的形式不同罢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