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叶曼先生讲楞严经节选

叶曼先生讲楞严经节选

作者: 南来的云 | 来源:发表于2021-12-05 12:09 被阅读0次

      序:人命无常,国土危脆。马航失踪飞机又有几百人的生命处于危险之中,这些天所有整理经典的功德的回向给这些人们,也回向给所有处于苦难之中的众生,祝愿早日脱离苦海。

    (正文)不是不知道,多少事情,我们说的这些粗浅的东西,你们能来学佛,都知道得清清楚楚。问题是我们要找人来confirm,把这个再说一遍,是想得到确认。等到我们知道佛也这么说,大家也这么说,哦,原来这叫不住为客,可是我们没有想到那个动摇为尘啊。这个动摇什么动摇?心啊,念念不住。

    能够把这些都知道了以后,为什么会这些东西,大家也不会这么难过,这从哪里来的?跟其他宗教完全不同,有上帝就有魔鬼,老是有相对的,佛教不是的。所有一切一切都是从本性出来的,爱要哪个要哪个。假设要荣华富贵,我一个朋友就说,学佛我是要考虑考虑啦,不过我下辈子还要投胎,就要在这个世间,因为这个世间很好玩,因为她这一辈子很幸福,她不知道这个是无常的。

    我们今天能变成人啊,人身难得啊,所以大家好好珍惜。无论我们阔,阔到天下第一富,穷,穷到无立锥之地,只要有这个人身很难很难的,只有当人身的时候,我们才能修行,才能见性,见性怎么样?饥来吃饭困来眠,还是得大小便,一切都跟一般人一样。事情来了只是解决事情,并不烦恼,因为你知道一切无常,我们的欢乐无常,痛苦也无常。我们的欢乐无常不想承认,不肯接受这个。然后说痛苦无常更不接受,我这辈子就这么苦,太可怜了,自怜自艾,怨天尤人都来了。

    从这个东西你能够见到自性本空,你就知道有一个不变的东西在。于是呢,所以在这个胡思乱想中间,你能够悟得了这个真理。根本你不必空它,空它又多一道手续,本来就是空的,也不用我来空它,我来空它还是人为的。真正知道客尘是虚妄的,它是虚妄的,就是我们生死的根本。

    我们把不住的客当作主人,把这个动摇的,我们以为它永远不变。假设你能知道这个主是空的,而且是从来不动的,它是寂然常净的,这个就是涅槃清净体,我们要见的就是见这个。可是呢,阿难说我的见性还没有安静呢,那么谁无住啊,所以佛说开合就是客尘。阿难见性了,便是住空。世尊手开开了,又合上了。阿难的见性是不是开开了又关上了?没有啊,他的见性永远在那儿。知道这个见性永远在那儿,这个不随客尘烦恼变化,他能够看到这个手开合,后边有声音,都可以知道,为什么?因为常住真心,性净明体从来没有变过。他能够见到、听到,只是随缘而已,那个使他见闻觉知的东西从来没有变过,从来没动。我们学佛就是看这个东西。从哪儿找?从见闻觉知里找,从见闻觉知里修。所以这样子的话,于是你就可以了解,空的、主人的、动静的,显然非常清楚。我们这个心念时时刻刻都在那儿变,原来我能够见闻觉知的这个识精啊,从来没有变过。

    所以佛跟阿难说对对,就是这个样子。我们才知道一切万相,乱吧,变吧,我慢慢老了,头发少了,脸皮也皱了,身体也弱了,爱怎么变怎么变,但是我的见性从来没变。我戴花镜也是个增上缘、助缘,并不是近视镜让我们看啊,是我们原来能看的东西的工具差了,那个工具用得久了需要帮助。

    我这个机器用了八十四年了,还在动,我每天都感谢这个身体和脑筋,因为还能工作还能用,很了不起的事情。所以真正能够知道的话,一切万相爱怎么变怎么变,爱怎么乱怎么乱,看到一切生死,爱怎么生,爱怎么死,跟见性完全无关,完全无关。能够以世间万相之中忽然看到这个不动的本性,我们才能真正能常恒不昧的,再也不会被外境把我们抢走,也不会被外境使我们动心,于是我们怎么样呢?我们就不为物转。我们之所以出麻烦是因为心被万物在转,心随物转就是物的奴隶,不为物转,你就可以自己作自己的主人。

    所以了解这个的话,外境无论如何动,而你的见性都不动。释迦牟尼放光,于是阿难往左看或右看,阿难的头转动,见性转动没有?没有转动。见性没有转动,没有开合。我们了解的话,很难分辩,对于这件事情,不是释迦牟尼举例子的话,我们很难分辩。所以我们常常不只阿难啊,都认为是眼睛看到的。头摇眼睛转,以为见性随着转。所以阿难答复,头动而见性不动,佛说,如是如是,夸奖他。

    头动见不动,还是主客,还是客尘,无论怎么转,无论怎么动,我们所谓的识精元明从来没有变过。我们旅行出去,走一万里路,天南地北走,这个见性从来没有动过,既然身体移动,见性没有变动。那么生跟死,跟我们离开一个地方到另外一个地方有什么分别。能够知道这个的话,我们连生死离别都看穿了,要死便死,能生则生,死生没有什么了不起的。所以真正了解这个的话,这个见性到底怎么样?所以我们讲易经,讲过神无方而易无体,永远变动不拘,可是自性恒常。我们老了,自性没有老,我们死了,自性没有死。所以庄子根本就说“生者寄也,死者归也”,他还不能像佛家说的“真如理地不立一尘,佛氏门中不舍一法”。在理上一尘不立,在事上没有一个东西不是佛法。

    志公和尚,梁武帝那时候的和尚,非常有名,曾经有句话说“不起丝毫修学心,无相光中常自在”。丝毫修学的心都不要起,我们好像在学,好像在修,实际大家听听其实是把自己东西解开。无相光中常自在,在这个无相光中永远自在,假设起一点点的修学心,你就知道这个原来是从外得的。心经为什么那么了不起,最了不起的观自在菩萨之所以修成,就是因为无智亦无得。前头的全都没有了,四圣谛十二因缘,六根六尘六识全都没有了。

    了解了这个以后,美国的禅宗大师到台湾的时候,他去见南老师,请他住在南老师那儿。南老师不会说英语。一天晚上,他们两个闲聊,请教南老师,能不能开示一下?南老师就露了一手。

    “切忌从它觅,条条与我疏”。他是说你千万不要从别人那儿找这个东西,只要从别的地方找,越走越远。

    “我今独自往,处处得逢渠”。所以最要紧、最要紧的我们修行是要靠自己。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自己假设不想悟道的话,不想要把理明白的话。佛现身在我们眼前,我们除了磕头什么用也没有。我自己找它的时候,到处都是它。

    “渠今正是我,我今不是渠”。我每天都碰到它,它就是我啊,因为身内真如还遍外。但是我不是它,我为什么不是它?因为我还有个我在。

    “若能这么会,方始契如如”。就这么样体会这个东西,这才能跟如如契合。这个在古音念芋芋。

    当时南老师提出这个来,于是有人翻译成英语,结果这位禅师说这个公案没听过,铃木大师也没有把禅宗的公案翻译成英语,很好很好,有时候原文看不懂,但是他翻的看懂了。于是他请南老师解释解释,不能从我这儿找东西啊。

    所以我们这了解了,我们内守幽闲,把眼睛闭着,我们自己想空了、空了,自己堕在法尘分别影事。为什么开头就说,内守幽闲犹为法尘分别影事。还有幽闲啊,幽闲是我的意识有的,我的意识对着什么呢?对着法啊,六根对着六尘,所有的意对着法啊,法是什么?法尘啊。还有个分别啊?我要幽闲啊,过去的事情、影子回到现在来了,因为我知道有这么个东西,只要我空了就幽闲了。

    所以真正了解了。阿难虽然是不拿识作为见性,但是不动的见性,动也是这样,静也是这样。见的时候看不见它,不见的时候也不为无,见识不为有,不见不为无。我们傻傻的,什么都没看,愣愣的什么都没看,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是不是见性没有了?不是的。见时不为有,不见不为无,这个就是识精元明。那么根本它就没有停止过,动摇什么呀?能够把这个体会到,它从来没有变过,从来没有动摇过,这才是离尘的空寂体,既空且寂,我们要见的就是见这个。

    所以佛呢,对于阿难说几句话如是如是,然后再引一层,再引一层,最后整个驳倒了。所以佛真是很了不起,他为什么要这么样?逼着阿难自己说出来,让他自己认识自己藏着的宝珠。我们的智慧,我们的般若、一切东西跟佛一点儿都不差,我们变这么笨,这么愚蠢,这么烦恼。为什么?因为我们不认识自家的珍宝。

    当我们认识了自己的珍宝了,你必须从理上推啊,所以现在有些人就认为我理上已经明白了,佛法无多子啊,没什么了不起的。我得好好修行啊,实在的,天底下的事情,当你理上明白了,生理立刻起变化了,这是我个人的经验。你理上不明白,你盲修瞎练啊,不是真的。能够真正证悟以后才是自己的东西,所以佛说,从门入者,不是家珍。孔子四书里说,升堂也而未入室也。佛告诉我们从这个门进去的,我只是走进去的,什么都是人家的,不是自己看到的。

    所以真正了解,佛引了这么多,所以这么做,主要主要就是为了让大家、所有的人好好了解。了解这一个,佛开示就是告诉我们这一个自性,非常幽秘,非常微妙,非常秘密,连愚夫愚妇日用都不知道,我们的学问很好,书也念得很好,连大圣先贤都不知道究竟。

    能够了解以后,我们就知道,所谓清净眼啊是什么眼啊?它只是一个工具,而称它为清净眼,必须把这个工具擦得好好的,真正使我们见闻觉知的不是这个东西。现在说是心非眼,还要驳,越驳越难懂,所以头一层一定要懂得。第一层是说能够见的眼睛只是工具,我这么讲讲,大概第一层显见可以明白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叶曼先生讲楞严经节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lmix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