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中国的书院

中国的书院

作者: 公子帅1796 | 来源:发表于2020-12-11 16:59 被阅读0次

    中国的书院制度非常有意思非常值得研究,当我们都以为大学是西方来的,中国没有现代化教育制度,其实是有错的。中国完全有一套自己成熟的书院教育制度,从春秋战国的“稷下学宫“开始中国就有一套自己的教育体制,而所谓“现代化“教育制度,什么叫现代化,西方的就叫现代化吗?那中国的教育体系为什么不能叫现代化体系呢?

    所有这一些先入为主的误区,就是因为中国自19世纪落后了,所以才觉得自己事事不如人,把几千年的东西都一起,把婴儿和洗脚水一起倒掉。

    唐德刚做的《胡适口述自传》里提到胡适的父亲胡传就是通过在上海的“龙门书院“学习,而成为理政之才。


    经过慎重考虑之后,乃于1868年春初进了新近复校的“龙门书院”。该院山长(院长)刘熙载先生是当时扬州有名的经师。父亲被录取之后,便在该院读了三年——从1868年到1871年[7]。

    在父亲的回忆录里,他记载了当时书院里的生活,特别是一些同学之间的交往与学习的经验。他的同学之中后来有许多都在政治上和学术上有相当成就的[8]。父亲对这位了不起的刘山长的教学方式也有所记载。他说所有在书院中受课的学生,每人每日都得写一份“日程”和一份“日记”。前者记载为学的进度;后者是记学者的心得和疑虑。为这种“日程”和“日记”的记述,该院都有特别印好的格式,按规格来加以记录。这些“日记”和“日程”父亲均保留下来。其中有趣而值得一提的,便是这印刷品的卷端都印有红字的宋儒朱熹和张载等人的语录。其中一份张载的语录便是:“为学要不疑处有疑,才是进步!”这是个完全中国文明传统之内的书院精神[9]。

    我所敬重的老朋友吴稚晖先生,生于1865年,比父亲小二十四岁。吴先生也曾经告诉过我一件有关另一“书院”的惊人而有趣的故事。吴先生曾就读于江苏“南菁书院”。当吴氏第一次拜谒该院山长名儒黄以周先生时,他看到黄先生书斋上挂着一大幅使他难忘的格言:“实事求是,莫作调人!”这句格言如译成英语或白话,那就是:“寻找真理,绝不含糊!”这些也都说明了我国19世纪一些高等学府里的治学精神[10]。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中国的书院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lojg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