钩沉永昌:明清时期保山书院教育浅考

作者: 猪大拙 | 来源:发表于2017-09-20 12:02 被阅读227次

明清时期保山书院教育浅考

          大拙

先说“书院”。

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历史上一共出现过七千多所“书院”。

书院教育是中国传统教育中非常有价值的组成部分,溯其根源,应该是先秦孔子所开创“私学”。汉唐时期,儒家个人讲学所设“精舍”(精舍原指学舍、书斋,《后汉书》中有具体记载,后才指僧道居住或讲道场所)应该可算书院的前身。最早的官办书院记录始于唐朝玄宗时期,开元六年(公元718年),洛阳开办了有史记载的第一家书院,“丽正书院”。宋代文化思想开放经济繁荣,官办的“官学”模式僵化,缺乏学术活力,官学的教育教学只面对科举取士,逐渐的沦为了士人追逐名利之地,官学在热衷科举应试的推动下炙手可热,但是在思想学术上日趋式微。在这样的背景下,秉承儒家教育理想,又能和科举取士相结合的,由学者士人,集结非官方力量资源创办的“书院”就开始兴盛起来。著名的宋代书院有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等。

书院教育的兴办初衷和办学理念可以用朱熹的话概括:“(熹)窃观古昔圣人为学之意,莫非使之讲明义理,以修其身,然后推己及人,非徒欲其务记览,为词章,以钓声名取利禄而已矣。”书院教育,如朱熹所言,教育教学的目的不是或者说不仅是应试,“务记览、为词章”,更不是“钓功名、取利禄”,而应该是“讲义理、修其身,推己及人”。

元代,书院被纳入官学轨道,书院“几遍天下”。明朝初年,明王朝重视官学,并且规定不是官学出身的生员不得参加科举考试,自洪武、永乐后数十年间书院不兴。

钩沉永昌:明清时期保山书院教育浅考 钩沉永昌:明清时期保山书院教育浅考

明朝中前期开始,云南、保山与中原的联系日趋密切,地方官绅及所驻守流员都意识到对于边疆地区来说“国家最重者乃推人才,人臣最急者亦推人才”,“书院者,储才之区也”(参看《新纂云南通志-6》)。而官学的办学又不能完全满足保山当地社会发展的需求,作为官学之外文教的有益补充,官绅们带头组织创立创办“书院”,保山书院从无到有,从微至盛,贯穿之后明清将近四百年历史。

保山明清建筑

据《民国保山县志稿》载,保山最早的书院创建于明朝嘉靖四十二年(公元1563年)。当时,建于正统九年(公元1444年,麓川之役之后)的永昌府学历经百年风雨,除主建筑“明伦堂”及前左右“志道、据德、依仁、游艺”四斋尚存之外,由于办学规模及投入日减,一些附设建筑“馔堂(餐厅)”、“号舍(宿舍)”已经倾圮,于是知府杨朗在“馔堂”和“号舍”的原址新建两所书院,“正学书院”作为永昌府书院,“保山书院”是保山县书院,这两所书院紧邻府学,作为府学的办学有力补充,作为保山历史上书院教育的肇始,直至明末清初才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保山的书院从一落成开始,从选址到办学都带有极为浓厚的官方色彩,与中原书院的“山林”之气——自由独立的办学思想有着明显的区别。

这之后二十年,明万历十一年(公元1583年),当时永昌府兵备按察使李材(别号见罗),召集永昌当地的吏员、士人、生员在永昌府学的旧址(黉序)讲学,来听讲学习的人很多,一时间保山城文气大盛,极为推崇李材的士人学子们想要建一所“学宫”来拜师学习(“集郡邑吏讲于黉序,相从者众,谋筑宫而师事焉”),终因民间力量薄弱未成。知府陈严之,副总兵邓子龙听闻之后,慷慨捐出俸禄,另择民居建书院,以李材的别号“见罗”为书院命名。由于缺乏财力物力人力的支持,在李材等人离任之后,见罗书院很快就名存实亡,四十年后,天启三年(公元1623年)巡按御史罗汝元巡察永昌府,有感于斯文不在,要求当地府司重新修缮见罗书院,当地名士、学者闪继迪为重修见罗书院写了记。不久即又停办,至清初,见罗书院废弃不存。(见《云南通志稿》“书院义学”卷)

见罗书院“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就是明清时期保山书院教育命运的代表,较为理想化的教育愿景和教育模式,缺乏政府国家的有力有序的支持,这样的“民办教育”生存发展都是无比艰难的,因人成事,人亡政息。

保山老城墙城门

从清代康熙年间开始到清季终结,保山城内先后存续两所书院。

九隆书院建于康熙三十八年(公元1699)年,时任永昌知府罗伦(罗伦在历任永昌知府中名声不显,但查阅府志,在相对短暂的任期内主要政绩,兴府学、建书院、重修霁虹桥,注重民生,重教兴学,其为政可鉴)兴建九隆书院于当年保山书院旧址。八十一年后,乾隆四十五年(公元1780年),保山县典史李惠重修九隆书院,当时的知县李芳华和官员士人张福昶、顿权等人先后捐赠田亩作为九隆书院的公田,每年以租谷17石作为膏火束脩(办学助学经费)。九隆书院废弃于清末。

清代保山还有另外一所影响较深,知名度较高的书院,这就是始建于城内马里街,后三迁其址、多次重修重建的永保书院。

乾隆三年(公元1738年),时任永昌知府徐本仙、时任保山知县张福昶共同捐置田亩,佃租36石5斗作为办学资金,始建永保书院于马里街。乾隆五十五年(公元1790年),知府陈孝迁永保书院于仁寿门内,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知府刘彰宽又把书院迁址于拱北门内原“镇署”,但尚未竣工而中止,直至三年后的道光三年(1823年),历任三任知府(刘彰宽、伊里布、宋湘)会同邑中官绅士民,续修增制,永保书院方告落成,据宋湘《永保书院碑记》所载,永保书院规制宏大,落成之年三月入学之日,“多士云集,灯火星明,书声琅答”盛况空前。先后有徐本仙、陈孝升、张福昶、庆玉、陈廷焴等人捐置田亩为束脩膏火之资。

永保书院 仁寿门

虽然偏居一隅,但永保书院的命运和中国社会时局息息相关,在动荡的咸丰十年前后,永保书院再次被毁,又到二十三年后,永昌知府郭怀礼又一次重修永保书院,这一次永保书院规制拓建,增为前后四进大院,两廊设讲堂,后进增设藏书楼,配合“新学”思想,书院增设了操场,生活设施水井厨房俱全,据资料记载,藏书楼藏有经史子集,典籍时文、诗词歌赋等,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办学仅依靠捐助的书院教育“痼疾”,拨划公田及税银每年一百余两,作为固定办学经费,聘请品行高洁,学识深厚的著名学者士人担任山长,先后有张凤锦、朱兰溪、林春华等人担任山长主持书院。光绪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永昌知府郎承先以“用财多、成材少”为理由,勒令永保书院停办,至此,保山明清书院教育近四百年的历史终结。

钩沉永昌:明清时期保山书院教育浅考

浅析明清时期的保山书院教育,介于官学和私学之间,秉承“培养人才”理念,到“学优则仕”的办学任务之间摇摆,由于地域文化相对落后,虽然每次创办都闪耀着最朴素本真的儒家教育思想,未能充分体现书院教育原本该有的独立自由的学术精神,但是,书院作为官学(永昌府学、保山县学)的有效补充,使保山从“汉初不韦,首开文教之风”,直至“文教深厚,曷克至此”的文献名邦,书院传播儒家文化,对保山的文教事业发展,增强边疆民族地区的文化认同,甚而对边疆地区的社会心理文化构建,边疆稳定有着不可忽视的贡献。

补录:原明清永昌府和今保山市辖区,明清时期书院还有位于施甸县的“少保书院”、“摩苍书院”,位于龙陵县的“龙山书院”,位于今腾冲市的“春秋书院”、“秀峰书院”、“凤山书院”,位于今永平县(今属大理州)的“博南书院”、“华平书院”;限于篇幅,未考。

参考文献:

钩沉永昌:明清时期保山书院教育浅考 钩沉永昌:明清时期保山书院教育浅考 钩沉永昌:明清时期保山书院教育浅考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我出去割草:文章很棒!但是图片不要有公众号水印哈
    猪大拙: @野果河 没办法啊,我没有一手图片😀

本文标题:钩沉永昌:明清时期保山书院教育浅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ezns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