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后的四月,同去年不同的是已然有了夏天的味道。一连压抑的世事放在日程表里进行着倒数计时,我便安心放置它们入那样规整的格子之中。只是一连惊蛰过后的春日,草木初盛的时节,我却开始喜欢起足以连为一片的油菜花田。
父亲所埋葬的公墓旁就是那样一片不大的花田。那些有些灰褐色的砖石在黄花之中掩映着,像是一种出于对过去的纪念。那样鲜艳的色泽让人所觉全然是生命的灿烂,无一丝的陨落哀伤之感。清明总伴着谷雨,然至于那雨滴是否落下,还只是随风飘荡在空中沾上衣襟,都全然没有规律。水泥铺就的小路常常泥泞不堪,墓碑旁初生的松柏也只有灌木丛的高度。
去年的今天,迎着空气中尚润湿的气味,我去河边的公园里采摘下常青树的枝叶。那些新生的枝叶带着青草沁人心脾的气息,它们被封入石盖之下,直至多少年之后都不会再见到天日。放置骨灰盒的地方足以放置两个不大的盒子,墓碑上靠着右边刻下的字告诉我多年后母亲也许终将安放于此。只是时光荏苒到一年后的今日,我方才发觉面对今后如此多的不确定,人能所做的也只是尽人事听天命。
在去年的那个冬天结束后的春日,我对于去往南山腰上的陵园与殡仪馆的路变得无比地熟悉。只是半山的地方朝北望去,莫名向着城市的方向却总是晴天。与其说是神仙作法不如说是风水地理显灵。只是我仍旧认为葬礼日应当是将尸骨封存入地下的那一天,它同祭日及清明同样得重要,哪怕是生为终将被后辈所忘却的纪念。
我想起来过往时候的生活,亡者也曾有他健壮的体魄,那个时候的我们所被期许扮演的角色都那样令人噙泪。一面是独当一面兢兢业业,一面是嗷嗷待哺年轻似乎有无限被塑造的可能。后来的我从中得出希望的传承这样的意义,将它放置在时间的长河之中做一滴不知何事被蒸发殆尽的水滴。人生前行复前行,然无论在哪种境地都当存面对生活的勇气。
想到像是演出结束后的采访。人们说起他们的偶然机缘,在舞台上,每个人依着角色对号入座。在那样的维度之中,我们不存在另外的世界,我们不存在另外的关系,我们就是此刻所成为的那个角色。于是我们终究之间产生亲情爱情友情,像一场彩色默剧,我们在舞台上不期而遇。而我,如若得以将这短暂的惊鸿一瞥化作亘古不变的涓涓细流一般的情愫,像是彩色河流中的颜色,终究在流动之中,我们找到生命与生命之间的出路。
以此祭以戊戌清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