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暂休憩之后,我们即将背负行囊,重上战场。
我喜欢战场这个概念,因为世界本就富有好斗的本性,生活似乎还特别喜欢给那些好斗者勇敢的奖赏,也正因此,世界在拥挤纷争中不断前进,我们的物质和精神高楼越起越高。
但是从本能说,我们却又不喜欢。谁不想在家多呆几天呢?晨起自然醒,吃饭随意选,玩乐不可控,HAPPY一整天。我们喜欢这样的日日夜夜。
昨夜的月亮特别的圆,古铜色的镶在天空一角,映照着人间的喧嚣,你看到了什么和你想到了什么,似乎月亮都很明白。
假期就这样过去了,不知道这个假期自己收获到了什么没有。
我知道了自己之前的学习概念和方法是多么不清晰,头脑中有很多概念无形中不断影响且决定着自己的一言一行,更改这些概念、赋予一些东西全新的含义实属不易,寒假里自己就在做着这样的练习:
一是耐心。草根出身面对奋斗更容易陷入癫狂和痴迷状态,着急别人的成功,不耐烦自己在原地不前。可是细心观察之后不难发现,一切伟大的改变都源于每天的耐心坚持和守候,所以,我希望自己能够给自己一个时间轴的特殊标注,以年为单位就可以了。
二是坚持。当把一件事情内化到骨子里的时候就没有所谓的坚持了。如果替换一个词可以的话就把它当成细小的行动就可以了。人是一个有惰性的动物,同时又是一个可塑性很强的动物,例如假期里对自己读书的要求充分说明这一点,要读书,先不要想那么多,开始一件事情就可以了,坐在办公桌前、关门就可以了。
三是导图式思考法。如果说勤奋是自己不断重复自己不想做且又低端的事情,那样的勤奋有些意义,但对于成长并不算大。在思考上,无论是整体的战略性构架,还是个人现状的定位都可以画图进行,图形思维能够清晰的建立彼此间的联系,清楚呈现思维的构架,让自己的行动更有目的,让自己的思维城堡更加明了。
四是跳出舒适区。人的大脑和行为习惯使我们都有一种固化不前的本能,但要提升,必须跳出舒适区,也就是说自己理智上认为应该做却又暗自抵制的行为模式,例如写作,例如构思,自我现在能够感到大脑的这些潜意识抵制,稍微进行一些深入思考大脑就进入闭路模式,昏昏沉沉,脑细胞都缺少这样的历练。
五是时间管理。现在的确时刻感到时间的不可控,自己在时间里的无奈,就如假期计划里那么多的行动,真正落实下来的有一半就不错了。对于学习,更是如此,豪情万丈的开头往往伴随着一个唏嘘感叹的结局,自己无法掌控自我的时间梯队,根本把控不了自己的时间。
以上都是假期里自己的发现,有的在坚持,有的在改变,不过还好,总算开始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