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即比一般石料更美丽的石料,也就是彩石。玉的含义广,凡是自然生成的、加工后成为细腻匀润,色彩鲜艳,质地坚韧而又性能稳定的美石,皆为玉类。
玉通透温润,是君子和美德的象征。
自玉诞生之日起,它的文化就充溢了中国各个历史时期。
新石器时代,玉标志着社会等级观念和原始宗教观念正在渗入玉制品中。经历了商周,玉彻底成为了权力、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礼崩乐坏”的春秋战国时期,就出现了一块惊世骇俗的美玉——和氏璧。
历经了十九年艰苦战争的秦始皇陛下身着深玄绛裳,头戴通天冠,手捧和氏璧,威武庄严,君临天下。
直到唐朝,各名族间交流空间繁荣,中外文化艺术相融合,创造了灿烂的盛唐工艺文化。当时玉器雕刻博大清新,华丽丰满。宋辽金也不过是在大唐基础上改进了。
明代是玉雕工艺史上的鼎盛期,玉器工艺空前发展并在全国各地形成了颇具规模的生产地,渎山的大玉海和大禹治水玉山子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
明代也出了一位“琢玉圣手”——陆子冈。
烟雨朦胧的江南,一位青衫的男子匆匆跑到屋檐下避雨。怀中护着他在玉市上精心挑选的原石,伸进口袋里握了握一直贴身存放的铻刀。冰凉的刀入手,便让男子浑身一震,也许是琢玉的刀和杀生的刀有着天生的区别,铻刀自身便带着一股清冶之气。
男子习惯性地把铻刀拿在手中摩挲,指尖滑过刀身上的每一寸纹理,然后不着痕迹地收回,看了看怀中的玉,不禁轻笑出声。
入夜,男子借着烛台的微弱光线,打量着手中那对新鲜出炉的镂空缠枝花镯,是一对玉镯,巧夺天工。可以想象,这对玉镯待在心上人的纤纤素手上,仿佛连理枝般。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做连理枝。
男子轻轻地擦拭着玉镯,然后用铻刀在手镯内侧刻上自己的名字——陆子冈。
玉镯在古代,相当于戒指在现代。跳脱便是古时手镯的意思,是恋人定情时所赠。
但那对玉镯永远送不出了。
何以致契阔,绕腕双跳脱……
无论是权倾天下和氏璧,还是替人消灾的玉翁仲,亦或是增强人欲望的玉代钩,又或者是定情的双跳脱,再或是为死者殓葬的金缕玉衣……都是美玉无暇。
直到现在,玉在中国的地位一直很高,它不但具有神圣的审美价值,还是神物,也就成了无价之宝。
自古以来,玉发钗、玉带、玉杯、玉印,各种玉制品应有尽有。
可是……或许,玉也有别的含义,只是没人发现罢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