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以后,咱们只有死别,不再生离。
——这是钟书先生对妻子杨绛的许诺,也是我听到的最美丽最动人的情话。
《我们仨》记录了杨绛先生晚年对家庭生活的回忆,分三部:
第一部 我们俩老了
第二部 我们仨失散了
第三部 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
从一个人,到两个人,再到三个人,再到两个人,再到一个人。生命仿佛就是一场渐行渐远的相遇。
我想大多数人的生命历程大概是这样的:
一开始,你带着父母的基因来到人世,你身体里流着一半父亲的血,一半母亲的血。你继承了父亲的刚毅和母亲的细心。你们血浓于水,永不分离。
可是渐渐地,你成长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拥有了自己的三观,开始奋力挣脱父母的怀抱,发誓不撞南墙不回头,一定要单枪匹马地杀出一条血路,向全世界证明自己!
后来,你踏入社会,饱尝人情冷暖、世态炎凉,头破血流,撞了南墙,吃了亏也长了智,带着行李和一身疲惫狼狈地逃回家乡。
再后来,父母的身体渐渐缩小,胃口渐渐缩小,声音渐渐缩小,只到某一天,你坐在客厅,开着电视,张嘴想喊,爸妈,什么时候开饭?的时候,才突然意识到,他们其实已经不在了。
有句话很俗,但不无道理,"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人们常常将这句话挂在嘴边,警醒自己徒增安慰,警醒他人口是心非。
我们是否真的能做到全心全意维持一个家的完整?
就像杨绛先生一家一样,与世无争,与人无争,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遇到困难,总有人分担,稍有一点快乐,也会变得非常快乐。
突然想起读大学之前,父亲跟我说过的一句话,你好好读书,别担心学费。只要身体健康,没病没痛,咱们一家人平平安安就行。
其实他是因为我爷爷奶奶的病,每日担心操劳,怕了。他怕我一个人在外读书,生了病没人照顾,他怕我不会关心自己,天冷天热由着性子不管不顾。他怕我天黑出门不安全,再三叮嘱。他怕的无非就是少了一个人,我们这个家不完整。
杨绛先生在送走女儿和丈夫之后,悲哀的叹息,现在,只剩下了我一人。以前被称为"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栈,家在哪里,我不知道。我还在寻觅归途。
只有有亲人在的地方才是家。
只有盛满了一家人共同回忆的地方才是家。
只有相互扶持,相互鼓励的地方才是家。
少了一个人,家,都不能称作是家。
希望看到这篇文章的你,今晚睡觉时能做一个好梦,梦中你们一家人的手紧紧地握在一起,听的到彼此安稳的呼吸,感觉的到彼此平稳的心跳,彼此陪伴,知道爱你的人在身边就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