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微信公众号“兰若学堂”推动的全球《论语》共背中兼任讲师,这个共背活动得到了全球数万人的积极响应,已经坚持了两年多了。
我将自己的讲稿在简书分享出来,也是希望更多的人能了解、学习《论语》,获得生命的喜悦。
《宪问篇》第4章
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孔子说,“有德行的人,必定会说有意义、有价值的言语;但是说有意义、有价值言语的人,却不一定是有德行的人。同样的,有仁义的人,必定有勇;但是有勇的人,却不一定是有仁义的人。”
此处所说“言”并非我们普通所说的说话,张居正说:“和顺积中,而英发于外,敷之议论,必然顺理成章而可听,是言乃德之符也。”和气顺理的思想感情在心里,自然散发出英气正气,说出一番议论来,顺着道理,自然成文章,于人有益,因此人人爱听,所以言语是德行的符号表现。
有德行的人,诚于中,形于外,内心秉持道德原则,又懂得应时顺势、通权达变,所说言语既符顺道义,又合于情势,于人于事皆有价值、有意义。比如在前面《先进篇》中,孔子对闵子骞的赞许:“夫人不言,言必有中。”
反过来,能说出有意义、有价值的言语的人,并不一定就有德行。或者是随口一说,自己也没有认真对待,更没有实践过,甚至可能自己都不一定相信。说出来只是为了说服别人,或者表现自己。
我们有多少人,劝别人或者评论他人事件时,振振有词、有理有据、义正言辞,可轮到自己遇事时,千般计较、利令智昏、昏招百出,说出的那些至理名言,到自己这都派不上用场。可知自己不是有德者。
更可悲的是,如果我们仅仅因为自己说了一些至理名言,得到他人的赞许,就误以为自己懂了这许多道理,以为自己有德行,那就实在是自欺欺人了。有人说,“懂了许多道理,还是过不好这一生。”真的是懂了道理吗?还是仅仅会说说而已?
王阳明说,“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古人有云,“只贵见地,不问行履。”关键是有没有真正懂了道理,正确的见解是否真正建立。正确的见解真正建立了,自然会去依之而行。不去行持,只是因为还有错误的见解没有改变,正确的见解还没有建立。
所以孔老夫子反复教诫,“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再再劝勉我们不要被自己表面的言辞欺骗,踏踏实实地依照圣贤的指导去改变见解,依照圣贤的见解去践行,才能真正成为有德者,成就自己,也才能真实利益他人。
上面所说是对于自己来说,要反省自己是否言行一致,却非要求别人。反过来,对他人的态度应该是“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正是因为有言者不必有德,所以许多人虽然自己不具德行,但他说的话却可能是有意义、有价值的,所以我还是可以从许多人那里学到正确的道理,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
我们许多人往往“因人废言”,看不上这个人,就对他说的话一概否定,这其实常常障碍了我们自己的学习成长。
虽三岁顽童,如其言可听,亦当听取。这一点上孔子给我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
孔子向七岁童子项橐学习的行谊,就显示了夫子的虚心向学,在《三字经》中留下了“昔仲尼,师项橐”,教诲后世的学人学习之道。
仁者必有勇,因为仁者以天下苍生的福祉为己任,所谓“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非有绝大的勇气毅力,不足以达成其志,便不能成为仁者。儒家讲仁、智、勇为三达德,一个真正的仁者必然具备大仁、大智、大勇。
但是如果仅仅是有勇气,却不符顺于仁义道德,自然不是仁者。即使奋不顾身,也只是无意义的匹夫之勇。
所以德和仁是儒家修身的核心,是根本,没有德、没有仁,便不是真正的君子圣贤之道。不管有多么能言善辩,有多么勇悍意志,忽视了仁德,都不能算是君子。反之,始终把握仁德的根本,不断培植增长自己的仁德之心,良善言语、勇气毅力也会不断增长。否则,一味追求言辞动听、勇气爆棚,却忽视仁德之心的长养,必然会误入歧途,与君子之道相背离。这实在是很可惜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