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证明,人们会随时随地观察他人的所作所为,并随之模仿。
认可大多数人选择的,并跟风选择,类似说服力谈到的从众心理(跟风)。
1、盲目跟风
文中谈及到“可视性”,就是人们目光所及,大众选择的就是应该选择的,比如走在大街上哪家奶茶店、面包店等,排队的人多哪家就是最好吃的。之前我惧怕排队,但发现大家都喜欢的你不喜欢是不对的,所以自己吃东西随便点,但买给大家共享的必须去大家伙说好的,得随大众呀。
真实自我感受如何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人是否选择。好在这类盲目跟风,耗时耗力但无伤害,怕的是第二类错误跟风。
2、错误跟风
这类跟风呢,反正有人做,身边人做,那就是对的。像社会事件,犯罪、或是因认知缺失的辍学、早婚早育等等,或是生活事件,错误的健身减肥方法、饮食习惯等等。
这类事件看似是小众群体,却伤害力巨大。
去年十月份重庆公交因一位女士和司机争执导致公交车坠江15人死亡后,接下来7天,6件相似事故,40条人命。
感触很深,在朋友圈如此记录:
“每当一个悲剧事件上演后,其后很长一段时间都会重复出现类似事件。一度好奇,是之前一直有发生不曾被报道,还是因热点出现后诱导了后续发生。
打开自己的朋友圈,喜欢的文章、负面的情绪,大多都会选择仅自己可见。
情愿做个旁观者,不愿做个指点的参与者。”
3、真正借鉴
跟风、模仿,有好处吗?
有的,任何事物的发生总有意义所在,他人的选择总有可借鉴的地方,只是要用心甄别,而非一味盲从。
做不到悲天怜悯,那就做到不人云亦云,
做不到雪中送炭,那就做到不雪上加霜,
做不到积极向上,那就做到不影响他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