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湖南7旬老太写出百万字“天书”,称有神人指点,文字专家看不懂

湖南7旬老太写出百万字“天书”,称有神人指点,文字专家看不懂

作者: 鸿鹄迎罡 | 来源:发表于2022-01-26 20:46 被阅读0次

文·段宏刚

平日爱好读书、喜欢钻研历史文化的蒋建国,是湖南邵阳罗城乡一名小学校长。2006年的一天,他忙完一天的工作准备回家。

路过当地大坝村的一条乡间小道时,偶然发现有一本书在路边静静躺着。嗜书如命的蒋建国想也没想,弯腰捡起书,掸了掸封面和封底的灰尘,随手翻阅起来。

这是一本手写书,书中的文字都是奇形怪状的符号,形同“天书”,但是,这些符号排列得很有规律,看起来相当整齐,分明就是一种文字。

蒋建国惊得目瞪口呆,他努力地启动大脑,在自己有限的学识和经验里,不断查询这些文字符号的出处。

他甚至把这本书拿回家,按照上面的文字形态临摹了一段时间,试图找出其中的规律,但是,毫无头绪。

最终,他从别人口中得知:书中的文字符号应该是“女书”

“女书”是从湖南永州市江永县诞生的一种表音文字,也是全世界唯一的“女性文字”,主要作用是用来记录当地方言,字体形态右高左低,近似倾斜的菱形,传承方法通常是“老传少,母传女”,按照当地土话的唱腔形式口口相传。这种文字专供女子使用,所以叫“女书”。

这个线索让蒋建国很兴奋,他把书揣在怀里,背上干粮,在方圆四处打听会写“女书”的人。

在走访、调查中,一位村民说他见过类似的书,还知道有人会写这样的字。

按照这位村民提供的线索,蒋建国敲开了此书作者的家门。

令蒋建国惊讶的是,此书作者是一位老太太,名叫唐庚秀,她的家中竟然有上百本类似的手抄本,如果按照每本书至少有1万字来计算,这些书足足有上百万字。

唐庚秀对自己的作品十分珍爱,很多作品被她精心装裱起来挂在墙上,如同供奉圣物一样。令蒋建国更吃惊的是,唐庚秀老人竟然不认识一个汉字。

那么,她又是如何写出100多万字的“天书”呢?这又勾起了蒋建国继续往下追问的兴趣。

唐庚秀老人出生在20世纪40年代中期,没有上过一天学,斗大汉字不识一个,连自己名字也不会写,13岁时做了童养媳,然后一直生活在偏远山村。这样的经历让她根本没有机会接触到“女书”,更不要说去写了。

很显然,这些文字并非像“女书”那样来自祖传。

在蒋建国和文字专家刘彬徽的耐心询问下,唐庚秀才打开了自己的话匣子,说起了关于“天书”的创作经历。这些“天书”是唐庚秀自创的。

说着说着,唐庚秀眉飞色舞,信誓旦旦地讲:是某个神明传授她写“天书”,要她作为天书在人世的传人,督促她每天去写。如果偷懒不去写,神明就会惩罚她,让她的眼睛出现暂时性失明,只有坚持写下去才能身体健康

对唐庚秀的话,蒋建国和刘彬徽自然是不相信的。

经过进一步深入了解,这些“天书”的产生总算揭开了谜底。

原来,在1990年春,唐庚秀生了一场大病,精神有些错乱,似乎患上了健忘症,连身边熟悉的面孔都记不清是谁。她只觉得有无数个陌生符号占据了自己的意识,在她脑海里跳舞一样左冲右撞。大病初愈后,这些符号在她大脑里依然很清晰,每天会闪现在她的眼前,于是,她就把它们记录下来了。

当然,记录这些符号并不是一蹴而就,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起初,对没有文化的唐庚秀来说,把脑海里的抽象意识转变成具象的符号相当困难,再加上她买不起纸笔,就随手捡起木棍、树枝、木炭块等东西,在地上画,每画出一个图形,就代表是一个字,代表了自己的一段意识。

后来,生活条件有所改善,唐庚秀买来日记本和笔,在本子上写写画画。每天不论是下地干活还是外出散步,她都要带上写了“天书”的日记本,抽空拿出来读一读、写一写。而到了傍晚,她会郑重其事地坐在桌子前,摊开日记本,坚持写到深夜。日积月累后,100多个日记本就被她写满了。

当写作成为一种习惯,如果被强行制止,绝对是一种痛苦。

唐庚秀每天要坚持写上7、8个小时,如果不去写,她就会无精打采、浑身难受。她每天必须把自己心中所想一一写出来,心中才会宽慰许多。

家人担心她累坏身体,曾经阻止过她写那些“没用的东西”,但在唐庚秀的强烈要求下,家人还是放弃了,任由她去写。

唐庚秀所写的“天书”,除了她自己之外,没有任何人能认识。

但是,文字专家刘彬徽很快发现:这些“天书”跟古文字在演变方式上有不少相似的地方。

最明显的地方是,一些字在书写中会使用增减笔画的方式,甚至会使用“假借字”的方式来完成书写。

有些字唐庚秀不知道或者说还没有创造出来,在写作过程中,她会用自己已知的字来代替。比如,“高大”的“高”她不会写,就会用“个”来代替,这符合汉字“假借字”的演变规律。

文字专家刘彬徽经过深入研究后发现,唐庚秀所写的“天书”,尽管跟汉字有一些类似的地方,但是,在整个古文字的演变体系里,找不到相关的依据。

也就是说,唐庚秀的“天书”,算不上是一种文字,只是她自己通过长期归纳,而总结出来的一种记录符号而已,并且,这种符号只有她一个人才认识。

真正的文字,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在大众之间流行和传播,是记载信息、传播文化知识、交流思想情感的工具,具有不可替代性。而唐庚秀的“天书”,显然不具备这些特征。

唐庚秀在创作这些“天书”的20多年来,并不是闭门造车,她经常会看电视,当电视屏幕上出现一些文字后,她会拿起笔模仿。有时,她看到墙上的标语,书报上的文字,也会模仿着写出来。

由于没有文化根基,最初,一些字她无法模仿出来,只能通过画圈的方式来写,后来,写得多了,熟能生巧,她笔下的圆形符号越来越接近方块汉字。

可以说,唐庚秀是在汉字文化土壤里生长起来的,她的“天书”必然带上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子。

对别人来说,唐庚秀所写的“天书”确实没有什么价值,但对她本人来说,这些符号记录了她的生命历程,在不断书写中,她获得了精神的满足。我们应该尊重唐庚秀老人的选择,当一个人年老时,懂得享受坚持一件事给自己带来的快乐时,这何尝不是一种价值?

相关文章

  • 湖南7旬老太写出百万字“天书”,称有神人指点,文字专家看不懂

    文·段宏刚 平日爱好读书、喜欢钻研历史文化的蒋建国,是湖南邵阳罗城乡一名小学校长。2006年的一天,他忙完一天的工...

  • 天书

    世界上,有几种天书。分两大类,无字天书和有字天书。普通人看不懂的,都是天书。 无字天书是最重要的一种天书。《西游记...

  • 天书

    《天书》 (写给生活的她) 文/快乐的人 天书 很难读懂的一部 似形无影 横七竖八 文字涩苦 写出的却是 繁华无数...

  • 湖南农大科研玉米被偷,损失上千万,农民不知者无罪?

    7月7日下午,湖南省浏阳市沿溪派出所接到报案,称有村民正在湖南农业大学浏阳教学实习基地偷摘玉米。 据调查,被村民损...

  • 诗||天书

    《天书》 /黎峰 一生都在天书中行走 却看不懂天书,反而藏得很深 世人,从不收敛各自短处 青天辽阔在上,他们自认渺...

  • 长安旧梦(一)

    2010年7月中旬,我从北京到郑州,然后从郑州坐了2个小时的高铁,抵达了西安。 百度百科云,西安古称长安,自古帝王...

  • 老乡们行行好吧

    7 月 7 日,湖南浏阳,湖南农业大学浏阳基地科研玉米被当地村民偷摘。学生称,他们全班科研竞赛实验因此受影响,损失...

  • 有个作家梦

    有个作家梦,想拿文字描绘世间百态,想用文字记住曾经 现在 未来 ,想用文字写出一幅风景画……

  • 给你讲个笑话

    给你讲个笑话吧:违法必究,执法必严。 7 月 7 日,湖南浏阳,湖南农业大学浏阳基地科研玉米被当地村民偷摘。学生称...

  • 《易经》为什么神秘?

    《易经》是一部天书,所谓天书就是看不懂的书,但《易经》是一部天书不是由于它过于高深,恰恰是由于它过于幼稚所致。 什...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湖南7旬老太写出百万字“天书”,称有神人指点,文字专家看不懂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mgah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