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兵论

作者: 枭石 | 来源:发表于2018-10-23 17:42 被阅读6次

大唐天宝十四年,安史之乱始。当时,中国无武备,精兵强将皆戍边疆。安禄山既反,各道诸镇无敢缨其锋者。上遂谴高仙芝、封常清出潼关以拒反兵。二将新败,方知贼势浩大。为今之计,当固守关隘,保长安免于战火,待天下稍安,则伺机而动。是时,中国不乱,人心在望,贼势必靡。     

然而,上不用将士之计,偏听小人之言。宦官边令臣密谓玄宗曰:“二将之计,实因战败之故也。陛下理应下召出兵,与贼决战,以中国之威盛,人心之所向,反兵何惧之有?毋需一战,贼兵顷刻土崩瓦解尔。”

上悦其言,下召出兵。二将以天下为己任,惶惧忧恐,拒不奉召。上怒,召杀之……

至此,玄宗一朝,名将丧之待尽,唯哥舒翰一人耳。

吾常思之,所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古人之战,无非攻城拔地,兼并河山之事。两军对阵,机谋决断皆在将领。良将晓勇之辈,必先察己查人,然后计出于胸,相机而动。如汉之韩信,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一战而取关中之地。兵法有云:知己知彼者,百战不殆是也。

然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先是安禄山假召勤王,朝廷震怖。常清不察敌之虚实,面见玄宗而大言曰:“今太平积久,故世人望风惮贼。然事有逆顺,势有奇变。臣请诣东京,开府库,募晓勇,计日取逆胡首级献于阙下。”殊不知府兵崩解,中国无兵可征。所募晓勇,不过市井负贩,无赖子弟耳。常清之败,理固宜然。

既败,二将稍事计议,收兵潼关,据险而守,保关中以御天下,是为上策。有道是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玄宗一纸诏书,何为功臣?何为良将?不过一抔黄土,呜呼哀哉!

相关文章

  • 将兵论

    大唐天宝十四年,安史之乱始。当时,中国无武备,精兵强将皆戍边疆。安禄山既反,各道诸镇无敢缨其锋者。上遂谴高仙芝、封...

  • 将兵说

    《孙子兵法》有云:兵不在多而在精,将不在勇而在谋。大意为:军队的质量不在于士兵的多少,而在于是否精锐,将领不在于是...

  • 孙膑兵法:八阵

    [原文] 孙子曰:智不足,将兵,自恃也。勇不足,将兵,自广也。不知道,数战不足,将兵,幸也。夫安万乘国,广万乘王,...

  • 【原创诗词】东旭鹰作品

    信仰不灭丹心在, 圣士忠义正道行。 金木水火归沃土, 智勇仁霸皆性情。 疾风劲草辨善恶, 神王将兵论输赢。 古梦末...

  • 将兵与将将

    记得在看历史的时候,韩信曾对刘邦说,臣能将兵,君能将将。 很多年过去了,一直不明白将兵和将将有什么区别呢?不都是管...

  • 道法阵将兵

    太多的人只是关注如何找到兵,少数的人在关注如何找到将,极少数的人明白没有阵,有兵有将如何安置?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 慈不将兵

    我很久没有认真思考过同事之间的竞争,也习惯于各项排名都不如人意,因为ABC三类班级,自己是带的最差的,有什么资本去...

  • 晨读《资治通鉴》[452]| 班超亮节释李邑——尽量不要报复人

    汉章帝任命班超为将兵长史(大将军下设长史、司马,不设将军,直接由长史将兵,就是将兵长史),任命徐干为军司马;另外派...

  • 华杉版资治通鉴【435】尽量不要报复人。2019-04-12

    7、 皇帝拜班超为将兵长史(大将军下设长史、司马,不设将军,直接由长史将兵,就是将兵长史),以徐干为军司马,另外派...

  • 山居旧事

    记随笔。以后可能会作为文案添写歌词。作者初柔赫。 1 常与论颠沛于世者何以安心。 衣单者奢暖,饥餐者奢食,将兵者奢...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将兵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miaz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