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高(一)

作者: 咘糖 | 来源:发表于2021-06-23 18:00 被阅读0次

  1883年11月,在梵高写给弟弟提奥的信中,说道:“有时候我会考虑要不要成为一个思想者,但是我逐渐意识到我并非天生擅长思索......所以我尝尝碰壁,因为我渴望交流,不能满足于自言自语......我对生命的规划就是,尽我所能地创造更多的素描和油画,那么当生命结束的时候,我希望可以带着渴望、爱与深思回看往事:哦,我本可以创作的画啊!”(摘自《梵高 手稿》)读到这里的时候,很有感触,一是因为无法理解外界对梵高的古怪评价,明明这是一个有追求有梦想有思想的人,或许是过于沉迷于作画过程显得和当时的人格格不入吧!
  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选择了什么就注定了我们会成为什么样的人。记得刚入社会的时候,很多事情总是谨小慎微,为了让自己显得已经习惯当时的环境,总是做一些违背自己内心想法的事情。如今回想起来,最遗憾的就是当时的时间意识薄弱,浪费了很多的宝贵时间在一些无效社交上面,或许当时看起来自己融入了群体,但是内心其实并非如此。
  了解并尊重自己的内心。现在很多人都说要做自己,do yourself。但是也许这些人中的很多也只是为了适应氛围而喊出口号。做自己的前提是需要了解自已。了解的过程并非易事,梵高也是经历过尝试过很多领域最后确定了自己的艺术领域。但是能跨出这一步,即使中间曲折,也总比永不跨出要强很多。
  另一个令人产生共鸣的就是梵高对画画的执著。“当生命结束的时候”,可以说梵高是用自己的生命在画画。不得不说,当时的梵高定是在画画的过程中找到了自己的价值,甚至于愿意用一生来为画画效力。都说人来到世界上,都是带着使命来的,哲学上也有经典三问:“我从哪里来?我是谁?我要去哪里?”我从哪里来的答案定是要提到历史,学生的时候对历史课总是不明所以,无法理解为什么要学这种枯燥乏味的东西,如今看来这种想法却是如此幼稚。“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正式才历史的学习过程中,我们才回看到过去发生的事情,才能了解到我们的当下是怎么来的,而我们的当下也决定这我们的未来。我是谁,这个就很宽泛了。在《哲学起步》这本书里就用了三个字回答这个问题——等着瞧。人的潜力无限,过早的限定只会让自己贴上标签画上了圈,而用一生去寻找和实践,更似有趣。去哪里这个答案或许因人而异,恰如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是,一生如果来去找这个答案,定身有趣。

相关文章

  • 缘•麦田——读《梵高地图》

    一、缘起麦田 从前不知梵高,从前不懂梵高,从前不喜梵高。 梵高是谁,哦,那个割掉自己耳朵的画家吗?这是从前对梵高的...

  • 梵高(一)

      1883年11月,在梵高写给弟弟提奥的信中,说道:“有时候我会考虑要不要成为一个思想者,但是我逐渐意识到我并非...

  • 为什么爱自拍

    梵高爱自拍 是梵高吗?梵高没这个福分,他那个时代没有能自拍的相机。这幅创意是在告诉我们,梵高很爱自拍。梵高一生画了...

  • 《梵高·梵高》

    《梵高·梵高》 农舍和谷仓 普罗旺斯阿尔勒 怀着一切我所向往着的 到南方去 你的血液里没有钞票和伪装 没有月亮 甚...

  • 梵高 梵高

    “我的作品就是我的肉体和灵魂,为了它,我甘愿冒失去生命和理智的危险。” 1. 画作落笔签字不喜欢用“梵高”,而是喜...

  • 梵高--永远的向日葵

    1) 读了两本不同版本的《梵高传》,看了很多梵高的油画,才敢说自己稍微懂了一点梵高。 由于工作和兴趣的关系,对梵高...

  • 【大师作品】史上最悲情的画家

    文森特·威廉·梵高(Vincent Willem van Gogh,1853-1890)又称”梵高”,以下称“梵高...

  • 梵高

    梵高是怎么死的? 《渴望生活。梵高传》告诉我,梵高是自杀的。 1890年7月27日,37岁的梵高,在一片麦田里把脸...

  • 天才与疯子

    前不久才热映的《至爱梵高》,通过将梵高的画作以动画的形式呈现出来,描述了梵高传奇的一生。天才梵高还是疯子梵...

  • 梵高自画像

    梵高的爱人是个妓女,梵高把所有的钱都花在了画画和妓女身上。有一天妓女说想要梵高的耳朵,于是梵高把自己的耳朵割下...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梵高(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mjmy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