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霞 3月19日)
昨天评论区有提问。
“你如何从抑郁中走出来的?挺好奇。”
我用“说来话长”和几句话敷衍过去。
我用词不够考究,我的“抑郁”不符合医学、心理学对“抑郁”的定义。
我的抑郁是一两年闭门不出,毫无征兆的情绪低落和眼泪,自暴自弃,无休止的自我贬低,与家人以外的所有人断掉联系。偶尔会有突然的暴怒,情绪失控到浑身发抖。
再描述下去,不是“抑郁”,更像是精神病。
“如何从抑郁中走出来的”,这个问题太大,对我来说,已用了七八年的时间。
读书、写日记、听音乐、运动、冥想,这些对我都有用。所有了解和探索的时光都没有白费。
我清楚的知道,生命中剩下的时光,也会一直与无常的情绪为伴。放弃挣扎,用爱和善意接纳自己。所谓好的,不好的,所谓正常的,不正常的,都是我的样子。
我并不孤单,世界上有众多的同伴,也有人写成了经验。比如《我有一只叫抑郁症的黑狗》。
除了抑郁症,精神分裂也有案例,电影《美丽心灵》讲述了一名数学家自己战胜精神分裂症的真实故事。
他生命中比别人多了三个人物,时不时的,会出现在眼前。起初,他不知道这些人物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后来,他知道自己这是精神分裂症。不再抗争,不去驱赶,坦然的生活在真真假假之中。
这电影让我触动。虽不曾精神分裂,但莫名其妙的眼泪、起起落落的情绪,也让我抓狂又恐惧。从不知道,到知道,再到接纳,各种心路历程,成为我生命之书中重要一笔。
手边刚好有克里希那穆提的《生命之书》。借由引导将心洗净。
昨晚睡前,女儿抱来几本绘本书,宫西达也的恐龙系列,《你真好》、《我爱你》、《永远永远爱你》等,读到每一本的最后,我都留下了眼泪。敏感的神经,敞开的心灵,不再抗拒眼泪。开心的、伤心的、感动的,所有泪水,都是我真实的生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