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和妈妈一起看了一部电影:赎罪。
电影一开始是风景如画的英国乡村,我和妈妈还聊着人家的房屋格局、壁纸、家具、服装等都如此潮流,完全看不出那是1935年的英国乡村。但是当我们发现电影总是把一个场景拍两遍,一遍是小女孩的视角,一遍是真实发生的视角时,我们意识到电影真正的开始了。
小女孩看到的场景总是与真实发生的场景有着天壤之别,而她还坚信她看到的是如此真实,并根据她的想象把别人在心里进行了一番贴标签式评判。她是喜欢罗比的,可是她发现罗比和亲姐姐居然暗生情愫,她还看到了罗比是“色鬼”的场景。我们不得而知这个13岁小姑娘在心里进行了怎样的一番挣扎,怎样调和心里的嫉妒、爱意、难以置信和失望。于是当后来她的表姐洛拉被强奸,她是第一目击者,她分明看见了真正的强奸人,可是在那一刻,她复杂如调味料的心情终于发酵而出,她强大的想象力也发挥了作用,她坚信强奸表姐的人是罗比。警官问她:“你是亲眼看见了,还是你认为是罗比?”,她犹豫了一下,然后斩钉截铁说:“我看见了,我看见是他。”于是罗比被判入狱。后来二战爆发,罗比被从监狱放到战场上。他在敦刻尔克大撤退最后一天死于败血症。小女孩的姐姐成为一名护士,后死于炸弹。从始至终这对有情人都没能在一起。而罗比到死都是一个强奸犯。小女孩终有长大的一天,她也终于知道她当年做错了什么。她想赎罪。
赎罪特意把这个13岁小女孩设定成作家,以及小女孩长大后确实写了一本赎罪的书,想必也是有几层用意的。其一,电影布局需要。整个电影是倒叙的,以小女孩作为知名作者,年老之时面对电视台的采访,娓娓道来这段往事展开电影。其二,作家往往是充满想象力的,仅凭细枝末节就能脑补出一段故事,还能活灵活现逻辑完整,因而(尤其在年少之时)很容易被自己的想象蒙蔽双眼。因此把小女孩设定为作者也很符合剧情发展。其三,这部电影改编自小说,因此我们很难说作者在这部小说里是不是放入了自己的赎罪心事,于是也把小女孩设定为作者。
但我很讨厌赎罪这种事,如果不是和妈妈一起看电影的话,我早在罗比入狱的时候就关掉电影了,就如同我在看《追风筝的人》看到哈桑被强奸的那一刻,放弃了这本书。如果你也曾做过错事,也曾深深伤害过别人,或者你曾被伤害过,那你大概懂得,通过把错事写下来,通过批判自己,是可以降低自己的罪恶感的。可是把已经发生许久的错事写下来,除了让别人知道这私密的事,除了能宽慰自己的心,还有什么用吗?被伤害过的人获得救赎了吗?
曾经造成的伤害就像碎了一地的玻璃渣,可以扫干净,但是永远不能复原。
赎罪只能让犯下大错的人自己得到救赎,而真正需要救赎的人,早已被伤害到支离破碎或早已不想再谈及过去。
如果你是一个有良知的人,那就不要试图去伤害别人,否则你的良心会督促你一辈子赎罪,而赎罪或许能帮助到别人,却不一定能真的救赎到那最应该被救赎的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