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人认为爱是简单的,困难的是寻找正确的爱的对象,或者被爱。爱是一门艺术,正像生活是一门艺术一样。如果我们想知道如何爱,就必须遵循学习其他任何艺术的同样方法,诸如学习音乐、绘画、木工或医学技艺及工程艺术的方法,都能够适当地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精通那门艺术的理论,另一方面熟悉那门艺术的实践。但事实上,很少有人尝试学习爱这门艺术,尽管他们明显地失败,尽管他们对爱如饥似渴,却又认为几乎每一件事都比爱重要:成就、名望、金钱、权力——几乎人们的所有精力都用来研究如何实现这些目标,而不是来学习爱。
【给予】
在物质领域内“给予”意味着富有。然而,最重要的奉献领域不是物质财富领域,而是特殊的人的领域。他把自身有活力的东西给予他人,给他人以快乐,兴趣,理解,知识,幽默,伤感,使他充实了另一个人。他通过增强自己的活力感而提高他人的活力感,不是为了接受才“给予”,而“给予”本身就是一种高雅的乐趣。在这一过程中,另一个人身上复活的某些东西,又反过来影响他。在真正的“给予”中,他必须接受送回给他的东西,因此“给予”隐含着使另一个人也成为献出者。他们共享复活的精神乐趣,在“给予”的行为中产生了某些事物,两个当事者都因这是他俩创造的生活而感到欣慰。对爱来说,这就意味着:爱是创造爱的能力,无爱则不能创造爱。我们只能用爱来交换爱,用信任来交换信任。同于如果你想得到艺术的享受,那你必须是个有艺术修养的人,如果你想感化别人,那你就必须是一个实际上能鼓舞和推动别人前进的人。如果你的爱作为爱没有引起对方的爱,如果你作为恋爱者通过你的生命表现没有使你成为被爱的人,那么你的爱就是无力的,就是不幸的。不只在爱情中“给予”才意味着接受,同样的表演者受观众的鼓励,给予必然意味着获得。
【爱的要素】
爱常常包含着共同的基本要素:关心、责任、尊重和了解。爱是对所爱对象的生命和成长的积极关心,哪里缺少这种积极关心,哪里就根本没有爱。爱和努力是不可分的,你爱你为之努力的东西,同样你为你所爱的东西而努力。关注和关心包含了爱的另一方面,同时也是责任感的表现,责任完全是一种自愿的行为。假如没有爱的第三种要素—尊重,那么责任有可能蜕变成支配和占有。尊重不是害怕和畏惧,是指按其本来面目发现一个人,认识其独特个性。尊重意为没有剥削,让被爱的人为他自己的目的去成长和发展,而不是为了服务于我,尊重仅存在于自由的基础上。不了解一个人就不能尊重他,爱的责任若没有了解作为向导便是盲目的,了解若无关心为动力,便是一句空话。了解有多种层次,作为爱的一个方面的了解没有停留在表面上,而是深入到本质。只有当我能够超越对自己的关心而按其本来面目发现另一个人时,这种了解才有可能完成。比如即使他并未明显露出自己的情绪,我就知道他生气了。我还可以比这更深的了解他,因此我便知道他很急躁、忧虑重重,他感到孤独,感到内疚。了解还有一个与爱有关的基本问题。即与了解“人的秘密”紧密联系。生物学角度,自然生命本身就是一个奇迹,一种秘密,人无论对自身还是对他的同胞都是一个深不可测的谜。即使尽我们的一切努力,也不能完全了解自己。了解秘密的途径就是爱。在爱的行为中,我奉献我自己的行为中,在洞察另一个人的行为中,我找到了自己,发现了自己,我发现了我们两个人,我发现了人类。爱的行为是充分了解的唯一途径,这种行为超越了思维,超越了语言。它是达到结合体验的大胆尝试。然而思想上的认识,只是心理学上的认识,是在爱的行为中充分了解的必要条件,心理学作为一门科学有其局限性,正如神秘主义是神学的逻辑产物,心理学的最终归宿是爱。关心、责任、尊重和了解是相互依存的。只有在成熟的人身上才能找到这四者的交融形态;凡成熟的人都能创造性地发展自己的能力,他们放弃了自诩为无所不能的自恋,把已获得的谦恭置于真正的创造性活动产生的精神力量基础之上。
【性爱】
在人对结合普遍的现实需要之外,出现了一种更为特殊的生物性上的需要:对两性结合的欲望。两性本质截然相反,在每个男人和女人身上都是如此。从心理学意义上说,同时他们也是兼有两性。他们自身带有接受和洞察的天赋、肉体和精神的天赋。不管男人还是女人,只有在其截然相反的两性特质结合时才在自己的人格中发现了结合。这样,两极性是一切创造力的基础。从生物学上讲,这一点在精卵结合是小孩诞生的基础这样的事实中表现的很明显。而在纯心理范围内也同样如此。在男女的爱情中,两个人各自都获得了新生(同性恋者无法达到这种两极性结合。因此,同性恋者忍受着永无终结之日的分离的痛苦,他也与没有爱的异性恋者共同分担着这种痛苦。)弗洛伊德的错误在于:他仅仅把爱视为性本能的表现或升华,而没有认识到性欲是对爱和结合的需求的一种表现。与他心理学的“唯物主义”相符合,他发现了性本能是为解脱体内痛苦的追求而引起的化学性紧张的结果。性欲的目的在于解除这种痛苦的紧张,性的满足在于这种解除的成功。如同机体营养需要而引起的饥渴一样,性饥渴同样难以忍受,仅就这一范围而言,这一观点是有其合理性的。就解除紧张需要而言,两性之间的吸引只是部分动因,主要动因是与异性结合的需要。
首先,人们常把性爱与“堕入”情网的强烈感受(即两个陌生人之间的屏障突然崩解)相混淆。但这种突然的亲密感从其性质上说是短暂的。陌生人变成熟悉的人后,再没有需要突破的障碍,再没有突然亲近的感受。“被爱的”人已像自己一样熟悉。或许,更准确地说是也不甚了解。如果和对方有更深的交往,如果你能体验到对方个性的多样,对方绝对不会变得如此熟悉,而穿破障碍的奇迹也许会天天发生。但对大多数人来说,无论是他们自己还是其他人,很快就会被彻底了解。在他们看来亲密的关系主要是通过性关系建立。既然他们感到与另一个人的分离主要是肉体的分离,那么肉体的结合便意味着克服分离。此外,对许多人来说,还有克服分离的其他方式。谈谈某人的私生活,某人的希望和焦虑,显露孩子气的一面,建立对世界的共同兴趣,所有这些都能被用来克服分离,甚至表达自己的气愤、憎恨、完全没有自制力也是亲密的体现,这可以解释已婚夫妇常具有的反常的吸引,他们似乎只有同床或互相发泄怨气和愤怒时才像是亲热。然而,所有这些类型的亲密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减弱,结果是另寻新欢,觅找新的陌生人的爱。人们常幻想新的爱情会不同于先前的爱情。迷惑人的性欲大大助长了这些幻想。性欲旨在结合——绝不仅指肉欲和解脱痛苦的紧张状态。但性欲可能被孤独引起的焦虑、征服或被征服的愿望、虚荣心、伤害欲甚至毁灭欲激发,正如它能够被爱激发一样。在大多数人头脑中,性欲与爱的观念并不相悖,他们很容易得出错误的结论:他们在肉体上互相需要时便是相爱。爱能够激起性结合的欲望;在这种情况下,肉体的关系很少有贪欲和征服或被征服欲,而是与温情脉脉相伴。如果对肉体结合的欲望不是被爱激起的,便绝不会导致稳定的结合。此时,性吸引产生了结合的幻觉,然而没有爱。这种“结合”留给这些陌生人的是如同先前一样远离对方——有时使他们互感羞臊,或者互相憎恨,因为幻觉消失后,他们甚至比以前更强烈的认识到他们的疏远。如果说性爱是爱,那么它需要一个前提,那就是从自身存在本质出发去爱——并且也在他或她的存在本质中感受另一个人的爱。人的本质都是同一的。爱本质上应是一种意志行为,是用自己的生命完全承诺另一个生命的决心。的确,这是隐蔽在婚姻背后的理论基础,是传统的诸多婚姻形式——两个伴侣不是自发选择,而是别人代为选择,却又指望相爱——的后盾。在当代西方,这种观点显然十分荒谬。爱应是一种自发的情感产物,是突然被一种不可抑制的情感所俘虏的产物。人们没有看到性爱中的一个重要因素——意志。爱上某人不只是一种强烈感情,还是一种决定、一种判断、一种承诺。如果爱仅是一种感情,便没有那种永远互爱的诺言的基础。感情可生可灭。
【自爱】
有种信念假定:我有多爱我自己,我就有多不爱别人,自爱等于自私。我们应该认识到“对他人之爱与对己之爱是相互排斥的”这一表述中的逻辑错误。真正的爱意味着产生爱的能力,它蕴含着爱护、尊重、责任和了解。它并不是被某人所感动意义上的“情感”,而是一种为被爱者的成长和幸福所作的积极奋斗,它源自于爱的能力。爱某个人是把爱的能力付诸实践,也是集中反应。爱是肯定所爱之人是根本人性的化身。爱一个人意味着爱人类,即有些人只爱自己的家庭,对“陌生人”没有感情,其实,这种现象是根本没有爱的能力的标志。倘若一个人能够卓有成效的爱,他也会爱自己;倘若他仅能爱其他人,他便根本不会爱。自私和自爱的区别。自私者只对自己感兴趣,一切为己,对给予不感兴趣,只热衷于索取。他仅立足于他能从中得到什么立场去看待外部世界;他对其他人的需要、尊严和人身尊重漠然视之。在他的眼里只有自己,别无他物;他从是否对自身有利的角度来评判每个人和每件事,他根本不能去爱。自私者不是过于自爱,而是缺少自爱;他实际上恨自己。这种缺乏对自己的喜爱和关心,仅是他缺乏创造力的一种表现,留给他的是空虚和萎靡。他必然是不幸并焦虑不安地关注着从生活中摄取某种满足。这种满足限制了他自身的获取。从现象上看,他似乎过于关心自己,而实际上不过是枉费心机地试图掩盖关心真实自我的失败。弗洛伊德坚持认为,自私者是自恋的。他们仿佛从他人身上摄取了爱,而又把爱输送给自身。其实不然。正确的是:自私者不能爱他人因而也不能爱他们自己。“无私”本质上是自私的理论。无私的人不为自己谋求任何东西,他只为他人而活着,他为没有看重自己而自豪。他迷惑不解的发现:尽管他无私,他却没有幸福可言,他与最亲密的人的关系也格格不入。在无私的外壳下,隐藏着难以捉摸而且特别强烈的自我为中心的特质。在我们当代的文化中最常见的是“无私”的母亲对孩子的影响。她相信,由于她的无私,她的孩子会体会到被爱意味着什么,随之也体会到爱意味着什么。然而她的无私的作用根本没有与她的希冀一致。实质上,无私的影响常常更坏,因为母亲的这种无私蒙骗了孩子,使孩子无法批评她。如果你有机会研究一个真正自爱的母亲的影响,你就会发现,没有任何东西比一个自爱的母亲的爱更有助于让孩子体会到什么是爱、快乐和幸福。梅斯特艾克哈特更好的概括了自爱的思想:“如果你爱自己,你也就会像爱自己那样爱每一个人,只要你爱自己多过于爱他人,你便不会真正地爱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