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人民币汇率

人民币汇率

作者: Endilys | 来源:发表于2018-07-20 21:30 被阅读0次

人民币汇率概述

一 外汇的概念

1. 含义

动态含义:兑换

静态含义:支付

2. 外汇定义:对外支付的金融资产。现钞、外币支付凭证(银行存款凭证)或支付工具(银行卡)、外币有价证券。

二 外汇的特征

外币是一种金融资产

外汇必须以外币表示

作为外汇的货币必须具有较充分的可兑换性

    可兑现程度: 完全、部分、完全不

三 汇率的标价

1. 直接标价法

    以外币作为基准货币:

        基准就是一个整数,是不变的

        用不断变化的本国货币去换不变数量的外币

    汇率变动方向与外币价值变动方向一致

    人民币兑主要国际货币用直接标价

2. 间接标价法

    以本币作为基准货币

    汇率变动方向与本币价值变动方向一致

    人民币兑其他国家货币用间接标价法

影响人民币汇率的因素:国际收支

汇率就是一种货币购买另一种货币的价格。

人民币汇率:人民币购买外币的价格。

人民币汇率很大程度上受到外币(人民币)的供求关系的影响。

外汇市场的供求关系可以通过国际收支得以体现。

一 国际收支对汇率的影响

国际收支主要反映外汇收支,收大于支--顺差;反之,逆差。

1. 经常项目(currentaccount):反映一国实体经济的对外状况

   1.1  贸易收支 trade balance

        主要是货物的进出口

出口,获得外汇,外汇卖给银行

进口,外汇付款,从银行买外汇

1.2  服务收支service transaction

运输

旅游

银行和保险业务收支

军事支出

政府往来

其他服务收支等

1.3 收益income:职工报酬和投资收益

1.4 经常转移currenttransfer:非交易性的活动

        人道主义援助等

以上4个项目差额的总和构成经常项目差额。

结论:从外汇管理局的我国国际收支状况报表看出,经常项目,尤其是贸易收支顺差是近年来人民币升值的重要因素。

2. 资本和金融项目(资本账户):金融性的资金形态的资本流出和流入情况

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贸易顺差和资本顺差)是人民币不断升值的直接原因。

二 影响国际收支和汇率的影响因素

1. 利率

我国的高利率:导致外国资本流入--资本项目顺差

2. 经济增长情况

劳动生产率增加的较快--> 单位成本下降-->出口竞争力上升-->经常项目顺差

3. 贸易管制和资本管理

3.1 贸易管制:限制进口,鼓励出口--贸易顺差

3.2 资本管制:限制本币外币兑换;限制跨境投资。--抑制外汇需求--资本项目顺差。

4. 价格水平

价格水平上升--抑制出口,鼓励进口--贸易收支逆差

5. 汇率预期

预期增值,会提前购买

6. 央行的直接干预

因为外汇供应太多,导致人民币不断升值,而这种升值会有不利影响,为了缓和,央行持续购买外汇(外汇储备不断增加),减慢人民币增值幅度

汇率理论:购买力平价理论

理论要点:外国货币的需求基础是其购买力,因此,两种货币的汇率应该由其各自在本国的购买力之比,即购买力平价决定的。

1. 购买力平价

绝对购买力平价=A国货币购买力/B国货币购买力=(1/A国的价格水平)/(1/B国的价格水平)=B国价格水平/A国价格水平

相对购买力平价(考虑两个时间点的汇率的变化)

2. 汇率变动率

=A国价格变动率-B国价格变动率

3. 购买力平价的优势

把握了货币内在特性--货币的购买力即价格水平即期对汇率的影响。

使理论汇率的确定得到了量化的尺度(用价格水平反映的汇率,还可以用汇率变动率反映其变化)

4. 购买力平价的缺陷

4.1 该理论成立需要各自假设条件成立

假设1: 所以货物和服务都可以进入国际贸易

假设2: 国际间贸易没有任何阻碍,是自由的

国际贸易的交易成本,如运输费,关税为0

4.2 条件并不满足:

有些物品,服务不能贸易:土地,旅游

交易成本高:理发;关税高

4.3 因此,无法通过套购使一价定律实现,汇率就偏离购买力平价。

4.4 相对购买力平价的计算缺乏合适的价格指标:CPI,批发价格,销售价格等都不能反映进出口商品和服务的价格

4.5 价格影响汇率,但汇率也影响价格

5. 如果汇率水平和购买力平价不一致,称做购买力平价不成了,可以商品套购。随着大量商品套购的进行,套购空间减小直到汇率水平和购买力平价一致,没有套购空间,称做购买力平价成立,其结果就是一价定律。

汇率理论:国际收支论和利率平价论

一 国际收支论

BP=CA+KA=0(当经常项目差额和资本项目差额之和为零,则国际收支平衡)

国际收支论就是从这种均衡状况来考察各种因素对汇率的影响。

1. CA经常项目

进口主要是由本国国民收入(Y)、汇率(S)、相对价格(P-本国,P*-外国)决定的。

出口主要是由外国国民收入(Y*)、汇率(S)、相对价格(P-本国,P*-外国)决定的

因此,CA=f(Y,Y*,P,P*,S)

2. KA资本项目

资本项目取决于本国利率(i)、外国利率(i*)、对未来汇率的预期(Se)

KA=g(i,i*,Se)

3. 国际收支均衡条件为:

BP=h(Y,Y*,P,P*,S,i,i*,Se)=0

从而均衡汇率为:

S=k(Y,Y*,P,P*,i,i*,Se)

此处,S是外汇汇率,Se是对外国货币汇率的预期:

4. 此理论的缺陷:

不能解释人民币升值现象,因为没有考虑劳动生产率变动因素。(按此理论,我国国民收入增长很快,应该是外汇汇率上升,人民币汇率下降)。

只能解释汇率的变动,无法解释汇率的具体点位。

没有考虑其中各因素的相互影响的关系

二 利率平价论

利率平价论认为当前外汇汇率(St)与未来的预期汇率(St+1)之差必须等于两种货币的利差,否则就会引起利息套购(套利)。

其前提条件是资本能自由流动。

人民币升值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一 有利影响

1. 升值结果:

进口成本减少,促进经济增长;

对外购买力上升(境外购物和旅游);

抑制通胀。

2. 升值预期

吸引外来直接投资(不仅获得投资收益,还有汇兑收益)

促进人民币国际化

二 不利影响

1. 升值结果

本国货物服务价格上升,出口竞争力下降,传统行业销售困难,导致就业减少,消费减少

出口乘数现象导致出口受到的不利影响得到放大,经济增速放慢(三架马车之一)

2. 升值预期

加剧升值压力(跨境资金流入)

市场主体持有外汇意愿下降

三 央行的外汇干预

1. 未来避免升值幅度大,央行持续买入外汇

减缓升值

人民币大量投放---这种现象叫外汇占款,导致通货膨胀

四 外部均衡和内部均衡

1. 宏观经济目标:实现内外部均衡

2. 内部均衡:充分就业和价格稳定

外部均衡:贸易收支稳定

3. 内部失衡的表现:

封闭经济:储蓄-消费=投资 即 储蓄=消费+投资

储蓄大于投资,说明内需(消费和投资)不足

4. 外部失衡的表现:

过剩的产品被迫出口,造成贸易顺差;央行大量买外汇,造成人民币过多,价格受到上升压力,导致内部经济失衡

五 央行的两难问题

1. 听任人民币升值,出口受冲击,影响经济增长和就业

2. 外汇干预导致人民币过多,产生通货膨胀。

3. 二元难题:稳定汇率目标和自主的货币政策不能同时实现


内容来源:网易公开课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人民币汇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mpqm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