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闹钟响起,唤我醒来。起床落座,大脑依然是空白状态。不,好像有许多念头在依次飘过,没有片刻停留,却也无法挽留。
我不能再听任它们自由自在地流动,前几天的经历告诉我,一个又一个清晨的美好时光就是在我这样的听之任之和苦思冥想中消失的,所以,今天我要有所改变。
于是,我选择立刻起身提笔,记录此刻所有能够抓住的念头。
想起昨日群里有位同学分享的《掌控》精华,从运动、饮食、休息、心态四个方面来管理自己的精力,让自己的精力能够得到最大化的利用,产生最大的效用。
我们知道只有一个精力旺盛之人,才有可能在他感兴趣的领域里有所建树。
其实时间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公平的,一天24个小时,谁都不会多谁也不会少。每天的吃喝拉撒睡和工作、学习,这些必选项谁都逃不过,需要应付和面对。
在相同的时间里,有的人可以成为美食家,而有的人却一日三餐都处于疲于应付的状态。有的人可以训练成健身达人,而有些人身体孱弱却没有时间改善。有的人可以将同一份工作做到极致,而有的人却看似处于忙碌状态,但实际却把工作做得一团糟。这或许就是人们本身存在的差异吧。
如果看到差异就能立刻去学习和改善,那么大多数的人总是会处于不断进步的状态,会拥有一个未来可期的美好人生。
而有的人看到差距时,却毫不在意,或者一味为自己的平庸找很多借口去开脱。那么,不出所料的话,直到他觉醒之前,都会有一个一眼万年的生活状态罢。
有的人把工作放在第一位,有的人更注重学习,还有的人家庭是第一要务。无论怎样的选择,都会反应出一个人的观念和思维方式。其实只要合理安排,谁都可以按照自己的选择有所收获。
我想起易效能管理模式的极致践行者叶武斌老师,他虽然将自己的事业做得很出色,但他所有的工作安排都是排在家庭和孩子的后面。
因为他觉得家庭幸福和孩子的教育、成长是最重要的事,需要他的亲力亲为,他做事业也是为了更好的为这些他所最关注的事服务。
家庭旅行、孩子学习时间之外的陪伴、为孩子选择新技能的学习和引导等工作,每年他都要亲自制定好这些计划,然后他的工作会围绕这些计划进行二次规划。
令人赞叹的是叶老师的个人事业做得也是风生水起、有声有色,或许这就是精力管理的效果吧。
其实人们每做一件事都是可以做到自己认为的最佳程度。只是要看这个程度的设置是怎样的。因为目标的设定也充分体现了一个人的综合素质。
有的人觉得完成任务就是目标,而有的人完成的却比目标任务更进一步。于是,我们就可以通过每个人的工作状态和完成任务质量的高低,来评价其工作能力,然后秉承“能写上、庸者下”的原则,合理使用人才。
如此看来,精力管理真是一件非解决好不可的大事。它关系着我们今后的生活和工作状态,更能影响到一个人的生活质量。
所以,在清晨每一个五点钟闹钟响起的日子,不要无为虚度。不管能力大小、动作快慢,只要我们志在前方,便不要停下前行的脚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