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所谓,知人知面不知心。为什么?因为我们看到的接触到的只是其中的一面或者几面,并不是所有的,完整的他。
我们常说:“知子莫若父”。但是说到底天底下真没几个父亲可以拍着胸脯说:我对自己的孩子知根知底。其实这也不怪父亲,毕竟谁都有自己的秘密。更何况还隔着代,有着“一定矛盾冲突关系”的父子。
当然了,如果拿每个人的秘密来说,那就较真了。抛开小秘密不谈。我们每个人都有太多的身份与标签。从来到呱呱坠地那一刻开始加,直到寿终正寝我们自己可能都不知道自己究竟有多少标签,多少身份,多少面。
怎样才算了解一个人?我想不可能很透彻的了解一个人。以为有时候我们自己都不是很了解自己,谈何别人了解我们。我们了解别人。其实什么时候把别人表现个你的那一面了解好了就够了。
还记得“野生作者”大冰写的几本书,支持的“既可以朝九晚五,又能够浪迹天涯。”所展现得多元生活,不就是“千人千面”的一种最好展现吗?这些“江湖故事”都是有血有肉,真实存在的。它们给我们展现得正是这些“江湖豪杰”的其中一面。在这一面之后,还有好多面,还有他们更加精彩的人生。
不说故事,说我们自己,何尝不是“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每天都努力的做到“面面俱到”。既然我们自己都这么复杂,为什么要求别人简单。我们为什么不可以“就事论事”不牵扯那么多。人与人相处简单点不好吗?有时候觉得真的累,做同事就好好处理工作上的事情啊,个人生活和你有什么关系?如果有关系就下了班再说啊,为什么要牵扯到工作上,彼此消耗。交朋友就是叫朋友啊,他家里有没有钱和你有很大关系吗?没钱你是能借钱还是能帮他发家致富?有钱你是要劫富济贫还是要分上一点?单纯点图他这个人对你交心,讲义气不就好了?难道你是因为了解他们家的情况以后才,安排的与他邂逅,拜把子?做人不要太功利嘛,朋友不是用来利用的。
其实不单单是同事,朋友。我们还有好多面,其实在我们转换的每一面的时候,一定要告诉自己,单纯一点,你现在的这一面就是属于这样的,不要牵扯到其他的面。是要承认,我们身边的社会环境是一个“人情社会”,“人脉社会”,“价值社会”。我们总是要凸显出自己多方面的价值,才可能为我们自己拓展出更多面。但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当我功利化了我们所有的面以后,我们往往收到的反馈是“锦上添花”并非“雪中送炭”。为什么?因为所有人在标榜自己的价值所在,导致我们会有更多的选择性,致使我们学会对一个人权衡利,因为世界这么大,相似的人太多了。所以每个人看似很重要,其实并不重要。
我们为什么每处于一个时间段回过头来看,会发现身边真正的没几个?那是因为大多人到最后都会“泛属性”并不专一化。仔细想想,我们的发小,死党他们属性复杂吗?一点不发杂,因为我们的意识里不论过了多少年,我们有了多少变化,经历了多少风雨坎坷,那几个人始终只有一个身份:发小,死党。我们不会管他是在菜市场卖猪肉,还是写字楼里写文案,又或者身居高位。当我们开始在乎他们背后的东西的时候,那他们便不再是:发小,死党。
所以,做人单纯些。我不是很认同“知人知面不知心”这个观点。你知其一面,回其一面,你们便知了这一面的心。但是俗话“贪多嚼不烂”你不可面面俱到的了解他,他也不可能面面俱到对你,因为你可能都没有面面俱到的把你暴露给他。我向往大冰叔那“多元化的平衡生活”,也尊崇“千人千面,只认一面”的交往方式。较好比“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你的千百面我只相识这一面。
就像《庄子·山木》:“谓贤者之交谊,平淡如水,不尚虚华。”“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中说的概括出的成语:君子之交淡如水。君子交往的时候心怀坦荡,所以无须存有戒备之心。不用讲究太多礼节及客套语,不用太过谦卑。可以轻松自然,心境如水一样清澈透明。我们可能达不到君子的心性,但是我们至少可以做到单纯不功利吧?
千人千面,我只希望我可以好好了解你给我的的这一面,千人千面,我只希望你可以好好了解我给你的这一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