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的五年内,我经常听到老公对我说:你检查你做得是不是合理得体,你就回到生活的常态中来,跳出你原来的思考来看看。说心理话,这句话影响了我很多。
这五年,我知道自己仿佛对教育入了魔,我认真地翻阅与培养优秀孩子的相关书籍,寻找想要的孩子会自我成长的方法,寻找培养优秀孩子的优秀父母,只想给孩子最优秀的教育。但是我忘了自己不是一个人在努力,身边还有很多人默默在陪着我奉献着他们的爱,而我无视了他们的存在。我也忽略了自己照顾家庭的责任,也忽略了照顾好自己,也忽略了路边的风景,邻居们的友情,也忽略了金钱对我的影响。回到常态就是以一颗平衡的心处理好一个正常的人类需要面对的一切:自我,他人,环境;当下和目标;个人与团队;理想与现实。
因为这个入魔,我出现了各种问题,出来混迟早要还的感觉。比如朋友说的“你总是只抓重要的,不处理紧急的”,我之前想的是:哪来那么多杂事碍着我,这些都不重要,你们处理去吧!如今看来,这是没有平衡的结果,而且如果问题提前规划了就不会有紧急出现!所谓紧急出现,是说明你忽略了你在意的,并且发酵了。只要生命在生活中,我们虽然自带自己的基因,但不可避免要面对生活的常态:自我,他人,环境;当下和目标;个人与团队;理想与现实。
今天,听金振豹博士分享:“打坐和韵律跑这两项训练一静一动。静的着眼点在能量和意识。动的着眼点在肉身的强化。这两者如鹰之两翼,对我们生命力的持续发展缺一不可。” 突然领悟到,生活就是细细品味,每一个举动与自我的链接,他们之间的关系对自己的影响,由自我到他人的共情,从人到自然的体会联系。生活的感觉就是感受那些举动给自己带来的愉悦平衡健康的感受,因此充满了美好。细可以入骨入心,大可以宇宙万千,都在一念之间。
竟然是这样的方式来领略到生活的意义!我真是服了我自己。天生理性吧。
静心对我而言,就是给自己平衡的机会!觉察是我当下需要做的功课,如何最大程度地平衡地利他是我的理想。
网友评论